2016年上半年耐火材料工业运行形势分析

1~6月,同口径比较全国耐材产量1057.46万吨,同比降低5.71%。其中致密定型耐火制品697.63万吨,同比降低2.02%;保温隔热耐火制品25.91万吨,同比增长15.09%;不定形耐火制品333.92万吨,同比降低13.69%。...

[原创]石灰石尾矿做骨料“变废为宝”好途径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低品位石灰石矿的处理一直是水泥企业较为头疼的问题。直到近年来,国内高速增长的砂石骨料需求的出现,终于为水泥企业实现对低品位石灰石矿的处理提供了一条好路子。...

广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35条实施意见出台

广东省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要求,具体包括35项实施意见。...

国企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国有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手段,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因此,在当前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开启之时,罗建钢认为,其核心点要聚焦在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上,同时呼应“万众创新”的要求。...

宋志平:企业整合是为了形成腾飞的巨龙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表示,企业整合最重要的整合之后,要有清晰的战略。不是为了简单大而大,把大家混合起来,形成一个大胖子,一头虚胖的大象。而是希望形成一条巨龙,能够腾飞。...

乔龙德:坚决打赢建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2016年会长全体会上的讲话...

[独家]抱团只能取暖 生存还需割肉 ——简评2016上半年水泥行业兼并重组

上半年的行业并购与当前严峻的行业及宏观经济形势密不可分,但在行业亟需产能出清的背景下,联合重组能在其中发挥多大的作用不得而知。...

六个关键词带你走进2016上半年的水泥行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纵观今年上半年水泥行业,经济环境依旧恶劣、产能过剩未见明显好转,加之节能环保压力增大,企业改革、转型之势日盛。现在2016下半年已经开启,上半年我们没有看到水泥行业春暖花开,但我们可以期待,强烈的阵痛过后,是整个行业的新生。...

[周评]华北:市场价格仍不理想 销量下滑明显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从下旬情况来看,月初华北京津冀市场价格仍不理想,主导企业与中小厂家之间差价拉大,月内销量下滑明显。...

[周评]西北:涨后维稳 陕西有停窑意向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上周西北多地市场仍处涨后维稳阶段。...

[周评]东北:价格行情大稳小动 整体需求略有回升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八月东北市场价格行情大稳小动,进入下旬有少数工程施工加速但影响不大,整体需求略有回升,但仍是旺季不旺,上周行情暂也无明显变动。...

人生追求无止境——记金隅太行水泥掌舵人李怀江

一个年亏损3000万元的国有企业,经他之手,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15亿元、年利润过亿元的大型水泥企业。他就是李怀江,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06年底,邯郸金隅太行加盟金隅集团后,他就担负起了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活企增效的重担,被称为“金隅太行水泥”的掌舵人。...

全国碳交易市场时间轴布局完成

《巴黎协定》签发以后,我国公布了2020年和2030年的减排阶段性目标,目前来说,我国关于碳减排的市场经济政策体系和系统完备的制度还未建立起来,因此减排任务颇具挑战,而完成这一挑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持因素就是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所以,关于碳交易市场的相关消息一直都是大众关注的热点。...

刘世锦:让东南三省派官员拯救东北三省

刘世锦认为,东北振兴必须在体制改革上拿出亮点。他建议,东北三省各找东南三省结合,搞“特殊合作区”,由东南三省派出官员参与管理,且直接把东南三省的体制移植到“特殊合作区”。...

《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杨林红:适应新常态,保持水泥行业健康发展

水泥市场的低迷和回升是经济环境的反映,也是行业理性回归的表现。在十三五期间,无论市场如何起伏动荡,都应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心态,做好市场协同工作,保持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宋志平:大力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前全国正在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着力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任务。今年初以来,钢铁、煤炭等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中国建材集团在改革中实现混合所有制的共生多赢

中国建材集团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成效显着,不但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而且走出了一条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道路,开创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生多赢的崭新局面。...

河南省确定8家国有企业作为“混改”试点

这种互相混合,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王海杰认为,这一轮国企改革顺应了改革趋势,不存在国资私有化或国资流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让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国有资本交叉持股,目的是继续释放制度优势。...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行动指南。...

中国建材集团:“混改”改出新天地

中国建材的混改既是压力所倒逼,也是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逻辑的主动选择。中国建材处于充分竞争行业,水泥、玻璃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布局分散、恶性竞争情况较为突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推进资源整合、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成为中国建材集团成功“突围”、实现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如何才能走出“去产能、增产量”的怪圈?

去产能是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但受近期煤炭、钢铁价格反弹的影响,去产能进程放缓,产量不降反升。产能过剩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共同作用的结果。去产能的过程中,市场失灵可以通过制度来解决,能否克服政府失灵,才是决定去产能进程至关重要的因素。...

[原创]2016年上半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大热词

2016年的上半年已经画下句点。在这半年里,混凝土质量控制价、暴雨倒逼“海绵城市”建设、房地产去库存、混凝土企业各种玩跨界、大企业强强联手、建筑业营改增……等关键词串起诸多新闻事件。小编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2016上半年十大行业热点,看看有没有你所熟悉的。...

供给侧改革范例:宋志平的整合式生长

在宋志平看来,中国建材之所以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最重要的战略前提,就是看清了“整合”这个基础原材料行业生长方式的世界潮流。具体到中国经济的特殊现状,长时间以来,宋志平推动两条改革主线齐头并进,“一个是靠联合重组,把资源整合起来;第二个就是靠混合所有制,将资本整合起来”。...

宋志平:为什么要搞混合所有制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央企投资论坛上演讲时表示,混合所有制的优势就是“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混合所有制的优势,并不是谁吃掉谁,而是大家合在一起变成一个上市公司,或者变成《公司法》下的股份有限公司,大家按照股权行使各自的职权和享受各自的利益。...

广东有序有效推进国企改革 产业升级和混改成效初显

“广东多年以来国企改革的成果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有序、有效。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从广东的实际出发。其次,我们非常注重改革的落地和改革的效果。”广东省国资委主任李成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上海发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见 提出8大重点任务

8月5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推动上海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意见》共包括九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第二到第九部分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废止规章百余件 我国环保政策与时俱进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文件清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环境保护部近日对所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并发布《关于废止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对10部部门规章和121件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

魏加宁:如何成功推进供给侧改革?

如果不尽快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恐怕连“L”型都没有,而只能是面对危机。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大力度、实质性地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并辅之以适当的定向刺激政策,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增长、迈上新的台阶。...

去产能要市场化更要法治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天津谈及去产能时指出,淘汰严重过剩的产能,重点是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主要是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严格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

市场化法制化去产能需解好两个不等式

李克强总理在7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关于市场化化、法制化去产能的部署,不仅进一步彰显了中央加快去产能的决心,同时也是对行政化去产能方式的纠偏。...

治理“僵尸企业”沉疴须对症下药

毫无疑问,要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必须就治理“僵尸企业”的沉疴对症下药,因而他们提出了有针对性和新意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新华社评经济形势:传统产能过剩行业陷入低迷

应对分化走势,要加快转型发展。记者近日赴全国多地调研深刻感受到,不论地方、行业还是企业,凡能主动适应新常态、调整结构动手早,更加注重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一些转型滞后、体制机制僵化的,则面临巨大压力,甚至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刘源泉:对当前预拌混凝土产业状况及有关问题的分析

预拌混凝土因其质量性能的特殊性,其流通与使用完全受运输距离的限制(一般不超过30公里),因此属于典型的“地材”,而且其生产所需的全部原材料也都属于“地材”。...

中国工业部门僵尸企业全貌:政企合谋是主要病因

“僵尸企业”长什么样?有多少家?之前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改革提速助力缓解国企债务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国有企业庞大的债务处置成为国企改革与产能出清中的难点,在地方国企债务负担加重的时候,化解债务负担的唯一出路就是地方政府拿出勇气把“呼吸机”拔掉,不再给债务过多的地方国企“输血”,严格按照破产法来对僵尸企业实施市场退出,将并购重组与破产清算相结合。...

山西省运城市政协主席调研冀东海天水泥闻喜公司

冀东海天水泥闻喜有限责任公司由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与闻喜县海天商贸有限公司合资创立,2016年07月26日,运城市政协主席柴林山一行深入冀东海天水泥闻喜有限责任公司调研。...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对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工作作出部署。...

助磨剂行业需要国家政策更大力度支持

从水泥助磨剂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它虽然起源于水泥生产过程、隶属于建材(水泥)行业管理,但它毕竟是一种化工产品,政府并没有给其下达相应的产业政策,因为它应归类于化工产品的“表面活性剂”或“功能高分子材料”。...

浙江临安:是谁纵容无证混凝土搅拌站?

日前,浙江临安市当地群众向记者反映,很多小型混凝土搅拌站都未经过申报项目审批和备案,未取得环评和能评,未取得规划建设局的生产资质证在生产经营。...

工信部:上半年水泥产量增速3.2% 企业亏损面超40%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今日表示,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利润分别下降70%多和50%多;钢铁行业效益虽有改善,但是整个行业利润率只有1.61%;水泥和平板玻璃这两个行业的企业亏损面分别在40%多和30%多。...

陕西省工商局:支持重组水泥等过剩企业

日前,陕西省工商局出台《关于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助力全省“十三五”高点起步、良好开局。...

为中国经济“L形”翻转开药方

当前要提振经济,核心在减税。在减税的同时,需配合财政扩大需求的政策、赤字政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金鸿祥:刍议混凝土的预制和现浇

装配式混凝土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发展,并成为行业的热点。我国全面发展建筑工业化,不应只侧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也有很多工业化技术。北京市住总集团原副总工程师金鸿详撰写了《刍议混凝土的预制和现浇》一文。...

他山之石:日本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处理经验

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 )举办的“日本PPP 项目和产能过剩·僵尸企业处理经验”专题论坛上,原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CIDEG特聘研究员津上俊哉先生专门介绍了日本僵尸企业处理的经验教训,并对中国处理僵尸企业和产能过剩提供了五点建议。...

[原创]混凝土质量要通过“控制价”来保驾护航吗?

虽说预拌混凝土价格乱象人人深恶痛绝却倍感无奈,然而社会上哪个行业不也是在市场竞争中不问出处,优胜劣汰也成为其自然法则。难道混凝土质量还要通过“控制价”来保驾护航吗?您怎么看这个最近发布的"质量控制价"?...

徐殿利:对“十三五”期间耐材行业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

就“十三五”期间耐火材料行业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及如何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行业转型发展,实现由耐火材料大国向耐火材料强国转变的跨越式目标,谈一下个人看法。...

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部门,应该不应该有价格执法权?

2016年6月国内某市混凝土协会召开2016年行业会员大会,会议通过了《关于执行质量控制价的决定》等文件。“决定”自2016年7月1日起,新签订的预拌混凝土合同,供应预拌混凝土的价格不得低于市住建委和协会网站2016年5月5日发布的“质量控制价”。...

周小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消除价格扭曲

消化过剩产能,特别是在消化过剩产能中如何保护好职工的利益,如何解决好转岗、再就业等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非常复杂和综合的问题。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包括研究结构性改革时,都很重视这个问题。...

李克强:欧盟应理性看待中国产能过剩 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李克强称,中国过剩产能确实不少,但中国近90%的钢铁产能面向国内市场,因为中国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中西部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和需求,希望欧方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