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收入倍增”,让民生鲜花盛开在市场沃土上

2012/11/12 00:00 来源:

......

10年砥砺奋进,铸就辉煌民生路。新的起点,新的航程,民生幸福的源泉究竟在哪里?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消费是民生的保障。正因此,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蓝图催人振奋,也催人深思:如何准确理解报告精神,让收入的丰盈绽放在每个普通人的笑靥中?

  朝着“收入倍增”的目标迈进,务须夯实市场经济的路基,让民生的鲜花盛开在市场的沃土上。积30余年改革开放之经验,市场机制越规范,市场的活力就越发达,劳动报酬的增长也就越踏实。

  市场经济是已知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是社会财富竞相涌流的源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康庄大道,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收入倍增”的目标并不遥远。毕竟,10年翻番折算为逐年增速不过7.2%上下,而即便在市场化改革的艰辛探索时,实现这一速率也并非难事。所以,当前最紧迫的要务仍是相信市场、完善市场。

  相信市场,却不迷信市场;市场失灵处,正是政府作为时。如何平衡增长与通胀?怎样协调总量与结构?尤其莫让虚高的房价冲抵渐增的收入。但是,剪除荆棘是为了使得道路更平坦,而不是相反。政府最重要的责任,是为企业的发育提供良好的市场机制,是为市场的繁荣创造健康的法治环境。相比缺位,政府越位对市场的伤害更严重、也更须提防。

  即使在最需公平的收入分配中,亦应充分信任价值规律的效率。有一种习见的、貌似有道理的论调,认为政府的着力点应放在转移支付的二次分配,以及慈善捐款的三次分配上。殊不知,相对于完善一次分配的市场机制,这些均属低一层次的无奈之举。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让劳动者在市场竞争中追逐幸福,比被动受惠更有效也更有尊严。

  那么,劳动要素收获合理报酬的阻力到底何在?从外在因素看,主要是垄断性、资源型行业的挤占,以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人为阻断,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成长;从内在因素看,一些地方对劳动合同法贯彻不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同工不同酬问题仍较为突出……促进收入合理增长,还得先清理规范非市场因素,莫让机制之痒贻误共富时机。

  清除路障,完善市场,离不开壮士断腕的改革创新精神。泱泱中华怀抱着丰沛的资源、广袤的市场、还有千千万万勤劳智慧的劳动群众,只要我们“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没有理由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唱响豪迈的增收壮歌!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政策导向是推动水泥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水泥行业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推动散装水泥事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03年1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国家经贸委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致浙江水泥散装率连续三年全国省、区第一的贺信上批示:“散装水泥发展的经验值得总结,使我省各行业、产业都树立赶超意识,奋发向上,力争先进,开拓创新。向水泥产业的干部、职工致敬,并希望继续保持先进,取得新的成绩。”

“三大工程”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三大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三大工程”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来看,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建设或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

《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发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22〕2号)要求,规范和加强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已经2023年8月4日总局第16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告。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0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0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0

贵州省

¥ 321.00
2024-05-30

四川省

¥ 347.07
2024-05-30

重庆

¥ 337.56
2024-05-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0

广东省

¥ 298.58
2024-05-30

湖南省

¥ 326.42
2024-05-30

湖北省

¥ 323.92
2024-05-30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0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0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0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0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0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0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0

上海

¥ 367.73
2024-05-30

黑龙江省

¥ 469.58
2024-05-3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0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0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0

山西省

¥ 319.88
2024-05-3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0

天津

¥ 358.21
2024-05-30

北京

¥ 339.43
2024-05-31 18: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