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大渡河硬梁包水电站全面投产,彰显中国电建技术实力,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助力“双碳”目标,书写英雄河畔绿色发展新篇章。...
此次启动的碳足迹因子研究项目,将通过对水泥生产全过程的碳排放进行精准核算和分析,建立科学、准确的碳足迹因子数据库,为水泥企业制定碳减排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其碳减排工作对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新材院成功中标临海市交通投资集团物资有限公司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开采项目采矿工程及加工生产线设计项目,这是公司在矿山工程设计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该项目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是当地交通建设与建材保障体系的重点工程。...
润天环保低碳研发中心落成,致力于推动水泥行业绿色转型,助力“双碳”目标,打造环保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新平台。...
这两年除了水泥行业,像是电力、钢铁、石灰等诸多行业都在引入替代燃料,像生物质这类优质替代燃料还用于制造液体燃料,对水泥行业使用替代燃料形成了明显的冲击,再加上水泥行业这两年利润下滑较严重,在替代燃料资源争夺上处于劣势。...
福建省印发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措施,推动绿色勘查、智能开发、清洁生产、储运优化及重点行业用煤效能提升,强化煤电节能降碳,推进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加大政策支持,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旨在通过优化产能结构、推广节能技术、提升能效水平、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推动水泥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西南水泥所属四川利森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获得碳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近年来,四川德阳利森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碳管理深度融入企业管理体系。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机制,系统分析生产全流程的碳排放状况,持续加大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升级改造传统高耗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海螺水泥MSCI ESG评级升至BBB,彰显其绿色低碳转型成效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国际认可。...
《办法》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严控“两高”项目,优化管理权限,完善监管机制,推动节能降碳工作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集团2024年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全年营收1601.68亿元,纳税43.6亿元,投入安全生产资金26.27亿元,高效完成农民工工资代发约120亿元。聚焦建筑工程、基础设施投资、现代物流三大主业,推进重点项目38个,建成高速公路5条段,物流营收突破445亿元;优化企业治理,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82%任务,开展合规培训680场次;服务民生,文旅项目年服务超2.5亿人次,农贸市场年服务市民3900万;践行绿色低碳,打造西南首个“零碳工厂”,推广绿色建筑与生态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结论(50字以内):** 集团2024年履行社会责任成效显著,推动经济、民生、绿色高质量发展。...
各相关单位要以《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为基础,结合各自领域绿色发展目标任务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情况,研究制定和落实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好各类绿色金融工具对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支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约束性指标,新增钢铁、水泥等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强化考核与监管,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碳中和目标实现。...
国家明确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为约束性指标,新增钢铁、水泥等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强化考核与监管,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示《四川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西南水泥所属四川华蓥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四川国大水泥有限公司成功入选。...
**关键结论:** 江西万年青水泥2024年经营稳定,债券“22江泥01”按期兑付,无增信措施,受托管理人履行监督职责,公司资信良好,偿债能力正常。...
本次座谈会成功搭建了水泥行业净零转型与区域合作交流平台,形成行业—金融—智库—企业的系统化合作机制,共同为推进全球水泥行业实现净零排放贡献力量。...
中国天瑞水泥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展示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宣布股票恢复买卖,增强市场信心。结论:业绩稳定,恢复交易,前景可期。...
中国天瑞水泥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公司营收与利润双增,财务状况稳健,宣布恢复股票买卖,展现良好发展态势。...
演讲中,王加军介绍了华新水泥的整体发展概况与核心减碳路径,剖析了“地维解剖麻雀项目”“新能源车辆项目”“武穴标准砖项目”等标志性案例,展示了华新在替代燃料、智能化工业系统、降低熟料系数、余热高效利用及新能源开发与替代等关键领域取得的技术成果。...
工业技术公司“碳氨联合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成套技术”入选2024年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名录,技术优势显著,应用前景广阔,将有力推动环保目标实现。...
2025年6月10日韩国水泥协会于Cemtech Asia 2025大会发布“2050韩国水泥行业碳中和实现战略计划”。计划到2030年、2050年逐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最终实现碳中和。Cemtech Asia大会吸引多国专家,探讨水泥行业低碳转型。韩国水泥协会提出减少排放的三大支柱策略,包括推动ESG管理等,还阐述了实现目标的具体技术研发方向等。...
三和管桩通过丰富产品种类、优化成本管控实现净利润增长,未来将聚焦绿色低碳与智能化转型,拓展光伏、海工桩等新兴市场及海外业务,持续提升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
作为非金属材料制造商和投资商,中国建材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和成长空间,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非金属材料行业走出去的领军企业。...
当地时间2025年5月31日11时28分,由北京公司承建的布基纳法索黏土煅烧项目顺利开工,标志着项目建设全面启动,项目执行迈入实质性阶段。...
为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美丽中国建设号召,践行“宜业尚品、造福人类”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目标,推动构建现代化建材产业体系,充分展示建材行业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方向及责任,向政府和社会传递建材行业绿色发展的决心,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于2025年“六零绿色建材日”期间,首次开展全国建材行业“公众开放日”活动。...
生物质掺烧通过将生物质燃料与化石燃料混合燃烧,助力电厂和水泥厂实现低碳转型。技术路径多样,预处理是关键,未来需政策支持、技术迭代及产业链整合,推动规模化应用与深度脱碳,构建循环经济新图景。...
济宁海螺水泥是海螺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拥有一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线,园区内先后建成9MW余热发电、16.96MW光伏发电、11.5MW风力发电及9MW垃圾发电机组、9MW生物质气化补充热能项目,年发电量可达1.65亿度,是水泥行业首个“零外购电”工厂。...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是提升资源环境要素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为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5月19日至22日,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主导,世界各地高校、LC3技术平台及多家国际研究机构联合主办的非洲可持续建造大会“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in Africa”在肯尼亚内罗毕成功召开,会议为期四天,聚焦非洲绿色建造、碳减排技术与本地资源优化利用等前沿议题。中材建设作为受邀单位参展,充分展示了公司在绿色发展及碳减排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
冀东水泥东北地区首列公铁联运煤炭专列正式启航,标志着其在物流运输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建材股份投资者调研青州中联CCUS项目,认可其在低碳转型中的标杆作用,彰显企业在碳捕集利用与存储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
5月28日,“2025中国水泥双碳大会暨第十三届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继续举行。...
5月27日,“2025中国水泥双碳大会暨第十三届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工信部原材料司原一级巡视员吕桂新,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发洲,0CC主席马维平,娲石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华山,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执行会长王学军,北方水泥有限公司总裁王磊,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利,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仲圣,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许越,华新水泥股份...
生产工艺的特殊性、能源结构的依赖性以及产品需求的刚性,使得水泥行业的碳减排任务艰巨且紧迫,亟需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与协同合作,探索出一条符合水泥行业特点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肩负起减碳责任,将绿色发展作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要义,积极投身于碳减排行动中,这不仅是对环境和社会负责,更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重庆市发改委通过竞争性比选,遴选研究单位探索碳排放预算管理机制,选取3-5个区县试点,提出管理方案建议,工作经费不超40万元,2025年底完成。...
在碳中和战略驱动下,水泥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如何在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同时保持经济效益,成为行业的核心挑战。随着协同处置技术的成熟,RDF(垃圾衍生燃料)作为替代燃料越来越受到青睐。然而,传统的RDF制备工艺存在诸多痛点,制约了水泥行业的绿色转型。...
湖南省公示2025年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涵盖节能、减碳、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旨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沈卫国强调,企业减排技术选择需立足自身实际。因资源禀赋、装备水平与技术基础的差异,企业减排策略优先次序为:首选采用钙质替代原料技术,从源头削减碳排放;其次考虑替代燃料技术,平衡减排与成本;最后辅以节电省油技术,实现综合效益提升。...
金隅集团2024年营收1,107.1亿元,同比增长2.6%,利润总额4.6亿元,同比增长51.8%。会议审议多项议案,涉及年度报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及2025年经营计划,目标营收1,000亿元,聚焦主业升级与绿色低碳发展。...
金隅集团2024年股东大会文件重点:审议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水泥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已经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第九届理事会将迎来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具有影响力的领导团队。...
热门品牌
一周热点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