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网独家:当前水泥行业主要矛盾是需求急剧下滑和去产能力度不足的矛盾
众所周知,当前水泥行业很困难,运转率下降,利润严重下滑,部分企业已经亏损,而水泥需求已经跌破平台期,进入快速下滑通道,其中2024年下滑幅度接近10%,预计2025年下滑幅度略有减少,也在5%-8%之间,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国水泥需求约在13亿吨,长期看水泥需求维持在10亿吨左右。
而目前水泥产能在36亿吨以上,熟料产能在18亿吨以上,加上超产熟料实际产能在20亿吨以上,产能严重过剩,2024年熟料窑线的运转率已经低至50%左右,需求端的快速下降,窑线运转率会越来越低,要想提高窑线的运转率,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只有大幅度的降低熟料的产能,减少熟料生产线的数量,才能提高熟料线的运转率。
但是产能下降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都不想主动的淘汰自己,造成目前去产能力度远远没有达到需求下降的速度,行业运转率越来越低。就形成了当前水泥行业主要矛盾:水泥需求急速下滑和去产能力度不足的矛盾。
一、熟料生产线去产能
如果到2030年全国水泥需求13亿吨,按照熟料系数0.72计算,需要熟料9.36亿吨,如果按照维持70%产能运转率,需要年熟料产能13.4亿吨,对比现在熟料产能要去除约7亿吨,下面我们拆解下如何去除这7亿吨熟料产能。
1、未来还有多少新建熟料线项目?能减少产能多少万吨?
根据中国水泥网大数据显示,目前在建熟料线15条,筹建熟料线45条。目前大部分水泥企业已经意识到新建熟料线无意义了,大部分筹建线都只有产能置换公告,没有实质性土建开工,且2025年截止到目前已经有10条熟料线公告取消新建了,23-24年也有10条熟料线公告取消新建,部分用于新建的熟料产能已公告补充到现有熟料线合规化产能补充中去了。
未来新建熟料线会越来越少,目前有实质性开工的熟料线约10条左右,预计25年约有7条熟料线投产,26年预计新建投产的熟料线会在5条以下,27年开始减少到每年1-2条,甚至为0条,25-30年预估总投产新线17条左右,如果全部按照日产5000吨,全部2:1产能置换,能够减少熟料日产8.5万吨,按照300天计算,年减少产能2550万吨。
2、目前熟料线合规化补充产能,能减少产能多少万吨?
因十几年前政策原因,5000吨以上熟料线环评国家审批,5000吨以下熟料线环评省级审批,导致约有三百多条设计标准为5000吨熟料线报批4000吨到4900吨,目前实际产量约在6000吨,甚至更高,加上其他规格窑线也有部分超产严重,预估全国约有500条熟料线需要补充产能。按照每条线补充产能500吨,全部2:1减量置换,全国能减少日产能250000吨,按照年产300天计算,减少年产能7500万吨。
3、按照最新政策,把窑线年运行天数认定为330天、300天,270天,能减少产能多少万吨?
水泥窑按照以前的设计规范,年运行天数为310天,根据目前已公告的辽宁、河北,湖北、新疆、河南五个省份来看,认定为330天的窑线较少,占比不到5%,大部分是电石渣熟料线和特种熟料线,认定年产270天窑线占比约43%左右,认定年产300天的占比约52%。
如果全国都是按这个比例计算,全国约40%的产能减少40天的产能,全年熟料产能减少接近10000万吨;50%的熟料线产能减少10天,全年熟料产能减少接近3000万吨;这个计算还有个前提条件是目前很多省份的实际运行天数都不到270天,必须是全省熟料线错峰生产天数在认定的天数基础统一核减错峰生产天数,这样才实现出台认定运行天数政策的意义。
目前这种认定为生产270天的熟料线,还不清楚如果被产能置换或者去补充产能,怎么计算产能的事情,比如A厂有一条2500吨生产线认定天数270天,现在产能置换到B厂4500吨窑线,补充产能,是否因为减少运行30天,这个目前的1.5:1,或者2:1置换的基础上再砍一刀,目前政策还不明朗。
以上三种情况去产能合计为2.305亿吨,距离7亿吨去产能还相差很远,剩下的还有哪些政策可以去产能呢?
1、质量提升方面。国家已新出台《GB175--2023》,取消了部分32.5等级水泥,限制部分等级水泥的熟料最低掺加量,间接提高水泥中的熟料系数,缓解熟料产能过剩;目前看短期内,不会再次修订GB175标准,只盼望目前能够加强监督抽查力度,确保水泥质量特别是组分方面能符合标准要求。
2、能耗提升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GB16780--2021》,这个能耗标准已经是世界上行业最先进的能耗标准了。现在政策要求所有新建企业能耗必须达到一级能耗标准,并要求25年底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这两年行业大力进行节能改造,使用替代燃料等措施,目前看这个要求到25年底基本能实现。现在熟料线都是能耗先进的熟料生产线,通过能耗指标强制淘汰的熟料线很少了。
3、环保标准提升。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目标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取得明显进展,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区域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基本完成有组织、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很多企业都在抓紧进行改造,这个要求也基本能实现,通过环保标准提升能够降低的产能也有限。
4、水泥行业纳入碳排放。水泥行业已经确定2024年开始纳入碳排放,但是24年按照实际碳排放量发放碳指标,25-27年政策也比较宽松,基本起不到去落后产能的效果,到27年之后才会从严执行,加速去产能。
前三种政策去产能政策,目前看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只是促进了这二年的去产能进度,整体来看,并没有取得额外的去产能效果。其他智能化转型、替代燃料,光伏储能新能源应用等政策均非强制性手段,无法实现强制去产能的目的。那么还有哪些去产能手段呢?
1、强制关停日产2500吨以及以下熟料生产线。目前山东省已经执行,24年底已经淘汰2500吨普通熟料生产线,从山东经验看确实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山东省关停2500吨熟料线以后,熟料产能仍然过剩比较严重。从全国来看,除了个别偏远山区省份,已经可以出台政策,到27年底淘汰2500吨及以下的普通硅酸盐熟料生产线(特种熟料,电石渣熟料线、个别已经转型为地方固危废协同处置为主的熟料线除外)。目前全国2500吨以及以下的熟料生产线有500多条,除去特种水泥和电石渣熟料线等100多条线外,还有300多条熟料线,这二年产能置换新建和合规化补充产能预计会主动关停200多条线,如果出台27年底强制关停2500吨及以下普通熟料线,预估会关停约100条2500吨熟料生产线,减少约7500万吨产能。
2、关停无自备石灰石矿山熟料生产线。截止目前还有约几十条熟料线因各种原因无自备矿山,靠外购石灰石维持生产;石灰石矿山是熟料厂的核心原材料和竞争力,以前水泥价格高的时候还有利润,在目前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大部分无自备矿山企业已经处于赔钱状态,但是因种种原因,这部分熟料线目前还在维持生产,预计这部分熟料线如果在27年之前如果还没有落实自备矿山,肯定会被淘汰,建议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到27年底没有落实自备矿山的熟料线强制关停。预计折算下来有约20条5000吨当量熟料线关停,去产能约3000万吨。
3、大企业主动压减产能。根据目前严重过剩的情况,大企业应该主动调整结构,压减产能严重过剩区域的高生产成本、低运转率的熟料线,减少自身运行成本。这部分产能目前暂时不好预估。
4、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并关停产能。这部分最难,目前部分中小企业还抱有幻想,还认为自己有区域优势,并且前几年已经赚到钱,目前负债率很低,折旧也基本完毕,运行成本还比较低,不愿意被龙头企业收购,或者认为自己估值很高,就收购价格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5、设立国家层面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基金:设立行业整合专项基金,对产能过剩区域部分产能买断关停,优先安置职工和上下游供应商货款等;行业一直有这个提议,但是执行起来很难。
6、充分市场竞争,自主关停产能。充分的市场竞争,拼到最后,谁撑不下去了,自己主动关停。
7、靠出口熟料和水泥,间接国内去产能。通过近十年来的出口水泥和熟料数据来看,出口量很少,好的年份也才几百万吨,对于全国产能来说占比太少,且周边韩国,日本,越南等地,水泥过剩也比较严重,也在积极出口水泥和熟料。
二、水泥粉磨去产能
目前水泥粉磨产能过剩比熟料产能过剩更加的严重,目前针对水泥磨的产能过剩除了质量提升,能耗提升,环保超低排放提升外,目前国家产业目录是限制60万吨以下水泥产能,淘汰3.0米以及以下水泥产能。省级层面部分省份如山东已经开始淘汰3.2米水泥磨产能。另外山东和河北均已制定了省级的水泥粉磨产能置换办法。在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水泥粉磨产能置换办法,国家是通过抓熟料产能在控制水泥产能。
水泥粉磨去产能建议出台政策如下:
1、出台全国性的水泥粉磨产能置换办法,目前水泥产能全国过剩严重,建议不允许跨省置换,强制2:1以上比例减量置换。
2、全国范围内淘汰3.2米以下磨机,部分东部省份率先取消3.2米水泥磨产能。
3、全国范围内淘汰60万吨以下水泥粉磨站。
4、加强对小粉磨站的能耗指标监督抽查,通过差异化电价政策加速淘汰小粉磨站产能。
以上这些措施就是目前去产能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在需求快速下降的大势面前,水泥行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坚决去产能,维持行业合理的运转率,才能杜绝行业的无序竞争,保证行业的合理利润;同时也需要坚决制止部分已淘汰的小水泥厂违规生产或者配制假水泥销售,要加大市场打击假冒伪劣水泥力度,维护行业信誉;错峰生产只能解决短期问题,治标不治本,最终还是要去产能;水泥行业去产能还任重道远,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在水泥行业去产能的漫漫征途里,碳排放或将成为关键的破局点。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积极推动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网将在2025年5月27-28日,举办“2025中国水泥双碳大会暨第十三届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同期举行“2025水泥行业ESG排行榜”发布仪式。本次大会将汇聚行业精英,集结多方资源,为行业提供技术攻坚、政策落地、资源对接的全方位支持。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