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内水泥行业替代燃料平均热量替代率偏低?
在全球碳中和趋势下,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面临能源成本与环保压力双重挑战。传统生产依赖化石燃料,碳排放高。替代燃料热处理技术成为关键转型路径,通过生物质、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化石燃料,减碳潜力显著。
不过,目前国内水泥行业替代燃料热量替代率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近日,中国水泥网特别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热工专家王俊杰,聚焦“替代燃料热处理技术及其在水泥行业的应用”,分享前沿技术成果与落地经验。
一、当前国内水泥行业的替代燃料平均热量替代率水平
我国水泥行业大量使用替代燃料始于2022年左右,当时煤价居高不下,甚至5500 kcal/kg的烟煤到厂价格达到了1500-2000元/吨。替代燃料,如轮胎裂解炭黑、废纺、塑料、生活垃圾筛上物等,单位热量的价格较煤炭低很多,促进了替代燃料在水泥行业的推广应用。
随后几年,随着GB 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等推动,水泥行业的替代燃料使用率(也就是替代燃料热量替代率)有了长足进步。比如,2024年度华新水泥累计使用替代燃料441万吨,国内窑线替代燃料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已达到26.7%;海螺水泥替代燃料占煤炭使用量13%;天山材料替代燃料实现热替代率4.0%。
不过,从全国水泥生产线整体来看,距离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印发的《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中所要求的,“到2025年底,水泥窑使用替代燃料技术生产线比例达到30%,水泥行业替代燃料消费比例力争达到10%”,尚有一定的距离。
二、当前影响替代燃料在水泥行业快速推广的主要因素
(1)替代燃料供应量
从人均废物产生量与水泥产能之比来看,我国处于较低水平,这从供需关系上决定了水泥企业可利用的替代燃料资源较为有限;
(2)煤价回落
这两年煤价明显降低,导致单位热值替代燃料的价格与煤价相当,甚至还高于煤价,水泥企业利用替代燃料“无利可图”;
(3)其他行业对替代燃料资源的竞争
这两年除了水泥行业,像是电力、钢铁、石灰等诸多行业都在引入替代燃料,像生物质这类优质替代燃料还用于制造液体燃料,对水泥行业使用替代燃料形成了明显的冲击,再加上水泥行业这两年利润下滑较严重,在替代燃料资源争夺上处于劣势;
(4)替代燃料生产、使用等环节标准仍不够完善,制约了替代燃料企业的加工和水泥企业的使用。
当前,水泥行业正面临节能降碳及产业智能化升级双重考验,为贯彻相关政策要求,加速推进水泥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网定于9月23日-24日,在山东淄博召开“第十四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智能化高峰论坛”。本次大会将汇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众多产业相关方,集群体智慧,推动水泥行业节能环保及智能化转型升级。
会议期间还将组织参观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二氧化碳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示范项目。
编辑:李彬恺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