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今年将推动水电气阶梯价格制度

国家发改委日前举行了今年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回应“地方GDP相加总和为何比国家统计局核算多出2万亿”的问题时,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丛亮表示,其主要原因是,各地重复计算、价格差异等核算技术问题。再加上一些地方为追求政绩,其GDP核算中还存在一些水分。...

四年为限 工信部发布建材化解产能过剩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发布了“化解两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的工作方案”,“到2017年底,将再淘汰水泥产能3亿吨、平板玻璃产能3300万重量箱。届时,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利用率将分别达到75%和80%以上,平均利润率不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化解产能过剩需防范四大风险

近年来,过剩产能问题变得比较突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和很多问题的根源。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4年经济工作的时候再次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的要求。...

发改委:十二五未来两年环保指标将加码

在当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透露,“十二五”规划的24个指标,有4个指标完成得不是太理想,进度滞后于预期,主要体现在环保方面。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正在研究新的措施,预备在今后两年加大环保工作的推进力度,使得上述指标完成。...

28省GDP总量据估算已超全国2万亿 20省下调预期

记者梳理26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仅有广东调高了2014年GDP增速预期目标。此外,20个省份下调了增速预期,5省份与去年持平,总体看依旧延续了“西高东低”的格局。...

多地下调GDP目标 万亿俱乐部或不再增加新成员

据不完全统计,在已召开两会的省份中,相较于去年地方GDP实际增速,下调了新增长目标的为多数。按照各地新的年度目标及上年目标完成情况,GDP超过一万亿人民币的“万亿俱乐部”去年、今年或许都不会再增加新成员。...

山西省关于化解钢铁焦化水泥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实施意见

为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焦化、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山西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山西省实际,提出实施意见。...

2014年水泥企业盈利或达历史最好水平 钢价预计仍将下行

瑞银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分析师密叶舟在14日举行的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预计,随着水泥行业供需情况的进一步改善,以及煤炭等原材料成本的下降,2014年水泥价格可能超预期上涨,水泥企业也有望达到历史盈利最好水平。...

水泥价格好于预期严控产能成新格局

受春节临近影响,水泥下游需求已开始明显减弱,水泥价格短期内将进入淡季下行通道,不过从目前回落幅度看,远小于市场预期。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农历正月或是全年水泥价格底部,而各地对加快淘汰过剩产能形成的新局面,也将支撑这一乐观判断。...

江苏过剩产能“割肉” 向水泥等优势产业开刀

近日,江苏省政府就《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向社会进行了公开通报。意见中涉及化解产能过剩的包括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四大产业。...

仅叫停难治高耗能企业病根

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日前联合发文,要求各地限期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并坚决叫停各地自行出台的各种优惠电价措施。但仅仅叫停,很难根治高耗能企业的病根。...

专家:新型城镇化不可恋“旧”

最近几年,城市化出现一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新型城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关系的问题。...

房价调控落空 新华社发文追问:问责会否“爽约”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表示,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将由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下一步既要增加供给,又要释放存量。“楼市调控的任务和责任应下沉给地方,对个别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适时约谈,共同寻找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

发改委:核准权限下放需地方落实“两个同步”

2013年12月31日,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就“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与网民在线交流,罗国三表示,简政放权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向。核准权限下放以后,确实需要落实地方政府的管理责任,要做到“两个同步”。这“两个同步”也就是“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

工信部发布2013年中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报告

工业生产增速止跌回升,东部地区率先企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0.4个和0.1个百分点。...

绿色建筑大发展需关注的问题

在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中,需要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生活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最终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化解产能过剩 严防“铁锈时代”降临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落实改革提出的重要任务。而化解产能过剩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干扰经济运行,不利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如果任其发展,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将中国带入“铁锈时代”。...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神秘 市政债或成最优排险途径

记者获悉,历时4个月、被社会各界称为“史上最严厉、最彻底地方债审计”结果或将披露。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应不会超出此前媒体报道的20万亿元,风险仍在可控范围。...

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组合拳“威力”初显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业领域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推动先进生产能力取代落后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

产能过剩治理宜“疏”不宜“堵”

最大限度地降低产能过剩对社会就业、企业效益等方面所造成的损失,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采取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技术创新、扩大对外投资、给企业灵活“瘦身”等种种方法说明,解决这一问题应因势利导,不能简单禁止生产要素继续流向过剩产业。...

钢价跌回20年前 86家钢企负债3万亿自嘲矮穷挫

回头来看,钢铁行业的希望还在“置之死地”之后。持续笼罩在国土上空的雾霾迫使政府着手解决污染问题,环保正在成为倒逼钢铁产能迅速出清的契机。钢铁产能见底之日,将是钢铁业重现生机之时。显然,大批钢企将无可避免地倒在“黎明之前”,但如能生存下来,将是“剩者为王”。...

以人为本重新估算中国城镇化率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这个定义是从物质上、显性化的角度出发的。...

工信部部长苗圩:化解产能过剩痼疾要迈过三道坎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19日对记者表示,化解产能过剩痼疾必须破除的三道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

2014年去过剩产能或将动真格

12月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结束,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被列为主要任务的第二项,且要求“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方正证券分析称,本次会议谈产能过剩,措辞非常严厉。同时会议在强调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同时,也提到了“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这表明2014年去过剩产能的力度可能切实加大,一些周期性行业将面临一次真正的阵痛。...

[原创]华东、华中探路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矛盾

昔年“浙江现象”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当前产能过剩已经不仅仅是浙江水泥行业的问题,已经成为华东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水泥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今,尽管浙江等省水泥产能过剩的矛盾并没有根本化解,还继续存在着危机,但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实有效缓解了水泥行业的过剩问题,还是引起了各地区水泥行业的共鸣,值得各地区反思、借鉴。...

皖版化解产能过剩细则出台 时间表公布

“本月内安徽将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成、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提出整改方案并向社会公示。”在12月16日发布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中,安徽省政府对该省化解产能过剩提出以上进度要求。...

地方债迟迟未公布:怕扔出重磅炸弹各界难接受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日前表示,从中央的表态来看,已经透露出地方政府债务的严峻性,地方债审计结果应该已经统计出来,只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去发布。...

环境压力迫使过剩产能“出局”

在中国新改革的大棋局中,化解产能过剩占据重要位置。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等,这些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必将促进过剩产能的化解。更合理、更高水平的产业布局也将促进国家宏观发展目标的实现。...

港媒:新型城镇化是难咽的香饽饽

仅是未来3年,城镇化25万亿元的资金需求,地方政府便有左右做人难之感,更何况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还有着“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绿色生态要求。...

中组部政绩考核埋伏笔 地方债或将GDP拖下水

如果决策层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动真格,他们将不得不容忍地方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为了推进改革、控制地方债务,决策层已经准备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长,不过大多数人相信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仍会保持在7.5%。...

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率超预期 资源环境进展滞后

中央每年都强调产能过剩治理工作,并出台许多相关调控政策,不少地方却以“少报、瞒报、漏报”的方式来应对,而且在几乎所有过剩行业中新增产能的速度远大于落后产能淘汰的速度,导致“越治理越过剩”的尴尬局面。...

煤焦矿石大跌 钢价延续震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份全国粗钢产量6088万吨,同比增长4.2%;粗钢日均产量202.93万吨,环比下降3.34%,创下今年以来最低水平。成本压力加大和环保制约,是粗钢产量释放下降的主要原因。...

地方债审计数据有望年底发布 短期内银行压力难减

“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列为2014年经济工作重要任务,这也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首次被列入年度经济工作任务单并被着重强调。...

地方债首提纳入全口径预算 分析称利于政府摸底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表述中,首次提出要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六大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明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要充分考虑明年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努力抓住机遇,从容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

政绩考核不以GDP论英雄 孔祥忠接受央视采访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在接受央视采访中谈到,一条年产两百万吨规模的水泥厂,这个总投资额一般来说大概7个亿人民币投资就能下来了。建成以后第二年就能形成近7个亿的产值。那是投资也完成了,GDP也出来了。这对地方政府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

新型城镇化应是“市场的城镇化”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土部、住建部等13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目前正在做最后修改。《规划》拟提出,城镇化建设中要更多地采用市场化方式,企业将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政府则主要负责城市建设的管理创新。...

绿色建筑——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去年年底秦岭水泥 、达刚路机为首的城镇化概念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说明城镇化概念有相当的市场认可度。据主流媒体报道,本周中央经济会议和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召开,遵循政策主线是主流资金的必然选择,综合判断新型城镇化有成为阶段主线的可能。...

改变唯GDP论走出产能调整困境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报告还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治霾,不能环保“一家忙”

入冬以来,雾霾天激增。12月1日南京市空气质量重度污染。“这两天检查没有停过!”南京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正在前往工地企业检查的车上。当我们被雾霾笼罩艰于呼吸之时,总免不了抱怨环保部门。但同呼吸,确实不能让环保部门一家忙。  ...

[原创]陈智:化解产能过剩手段成效有限 市场选择是治本之策

近两年,我国水泥行业饱受产能过剩折磨。虽然,政府曾三令五申地提出要对其“抑制”、“遏制”,但是产能过剩的现状依然存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可见,产能过剩是顽症,必须从根源出发加以治理。华新水泥工艺部部长陈智近日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的最好办法,还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

[独家]水泥生产成本中的环保“科目”份量必须要足

过去在环境承载力矛盾还不突出时,对水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有点走过场。水泥项目如此,其他两高工业项目也好不到哪儿去。大批两高工业项目上马,应该是致使现在经常出现“十面霾伏”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和地方对两高产业采取更严的减排措施是必然的举动,采取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物耗、水耗和生态环保标准,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产能过剩成经济运行主要风险源

严重的产能过剩风险正在威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研究员赵晓玲表示,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已成为当前实体经济增长的最大阻碍。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升主要是受到生产指数大幅回升的带动,而新订单指数则出现回落,表明需求并未明显改善,产能过剩问题仍严重。...

苗圩:着力解决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主战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工业是重点也是难点,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工业转型升级的几个重大问题。...

化解产能过剩亟须创新发展思路

目前,作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大敌,这一问题已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产业的提升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且有越调越多之势。...

化解产能过剩须触及利益格局

化解产能过剩一定需要系统性的方案,包括某些行政手段、宏观政策调节、法律调控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比如,过剩产能预警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改造,以及一定的法律标准与执法力度,皆为必要的技术性手段。不过,产能过剩的化解不单单是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在本质上,化解产能过剩需要触及、调整利益格局。...

31省前三季度GDP出炉 总和超全国总量5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全国31个省(区、市)前三季度GDP数据。天津和贵州以12.6%的增速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31个省份的前三季度GDP总和为43.9533万亿元,超出全国GDP总量5.2771万亿元。...

部委酝酿淘汰落后产能备案制 名单外企业或关停

记者日前了解到,目前发改委、工信部、国土部和环保部等几部委,正就淘汰落后产能备案制征求意见,未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企业和生产线,必须重新备案,不在这份“辛德勒名单”的企业,或将面临关停命运。...

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创近四年新低

发改委网站20日消息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是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点。针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李忠娟表示,要坚决抑制新增产能投资,严禁新增产能项目。...

[独家]福建“排名式”环保督促方式值得提倡

从2014年1月1日起,福建省将对所有水泥企业进行排放绩效考核,对脱硝运行和排放情况进行排名。虽说“排名”的做法并不新鲜,但对于环保来说却意义非凡。“排名”首先表达的是一种态度,即政府对环保问题前所未有地重视。其次,排名也会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压力,让地方和企业清楚,在大气污染面前,一视同仁,谁也甭想置之度外!...

1 ...  89 10 11 1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