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以人为本重新估算中国城镇化率

2013/12/20 08:55 来源:证券时报网(深圳)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这个定义是从物质上、显性化的角度出发的。......

  什么是城镇化?这个说法有很多。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这个定义是从物质上、显性化的角度出发的。后来有人又提出新的城镇化概念,认为还要加上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这一要素,这个定义是从产业和拉动内需的角度来看的。

  应当说,这种城镇化的认识符合人们的朴素想法,所以它成为了各地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过去和当前我们出现的一些问题,多少都与这些认识观念有关,例如赶农民上楼、GDP崇拜、大兴土木搞房地产建设,把城镇化视为提升政绩和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导致各地鬼城不断涌现。

  这种城填化的观念,直接体现在追求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上。此前,我们按户籍人口方法计算,公布的城镇化率仅35%左右,但最新公布的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2%。美国和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都在80%以上,因此,作为向发达国家看齐的想法,一般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率空间非常巨大,把城镇化当作经济增长的工具,空间还非常大,拉动力也能持续很久。

  但人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即大城市病一直困扰着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人口从城市中心地区往郊区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另一方面,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许多国家,城镇化率已达到70%~80%左右,但是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这说明,以提高城镇化率为目标的做法不一定能推动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也不一定能让人们真正地安居乐业。

  由此看来,城镇化率并非越高越好,它可能存在一个最优区间。根据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以及经济发展程度并不好的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超高城市化的事实,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中国的城镇化并非要达到发达国家和拉美国家那么高;二、不能简单地搞物质上和表面上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主要应当是人的城镇化,这个说法现在很流行。人的城镇化到底指什么?我认为是指人的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城镇化率就应当重新衡量,它可能比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要高很多,因此,未来中国城镇化率的提升空间要比想象的要小,那种把经济发展希望寄托在提高城镇化率上的思维,就有必要进行修正。

  曾经有人以“城镇非就业人口”加上“全国非农就业人口”除以“全国总人口来估算城镇化率”,按此方法估算,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60%。显然,“60%”的城镇化率计算方法更贴近“人的城镇化”这一概念,但可能还未完全涵盖“人”的因素。笔者以为,以下几类人也应纳入城镇化率统计中。

  首先是生活在城镇包括一年内多数时间生活在城镇的人口。如果基本上生活时间都在城镇,毫无疑问是作为城镇人口的。但对于那些部分时间生活在农村,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可能不少人被统计为非城镇人口。如果两地生活的人在城镇生活时间超过了在农村生活时间,就应该算作城镇人口,城镇化率统计不应漏掉他们,而这部分人口数字并不低。

  第二、不再以农业作为谋生手段或不再作为主要手段的人口。城镇化有它的产业内涵,按这一标准,从事农业生产的是非城镇人口,从事非农产业的是城镇化人口。因此,那些住在农村的、户籍是农村的人口在统计上基本是视作非城镇人口的。这些人中有不少人不以农业作为生存手段,或者不以之作为主要谋生手段,比如白天做生意、做手艺,晚上回到农村生活,这些人也应当作为城镇化人口。

  第三、愿意住在农村但生活方式已经城镇化的人。有些人可能还从事农业也生活在农村,但是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城镇化,再把其作为非城镇人口是不妥的。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部分地区过度城市化,因此迁往郊区或农村是更好的生活方式,由于交通、通讯的普及,生活在农村与城镇已经区别不大,把上述这类人口纳入未来城市化的对象是困难的,也是不合适的。这部分人口应当视为已经城镇化的人。

  第四,由上述三类人抚养的人口。

  所以,如果以“人”的因素作为标准,中国实际城镇化率比已经公布的各种口径的城镇化率要高很多。把那些生活方式已经城镇化,或者不以农业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当作非城镇化人口,然后制定促使他们住进城镇的战略显然是不合适的。总之,以“人”的标准而不是以物质化的标准看,中国的城镇化率要重新衡量,相应地,未来城镇化率提升的空间和城镇化战略也需要重新评估。

编辑:王欣欣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拉法基欲出售在华水泥资产 海螺水泥等企业或已接触

根据中国水泥网发布的“2023全国水泥熟料产能百强榜”,拉法基在川产能排名川内第7名。值得注意的是,都江堰拉法基是四川省会成都市仅有的三家水泥熟料企业,另外两家

六一特辑:建材小当家探秘工厂,共庆官微8周年,重温童年梦~

本文是关于六一儿童节和某官微八周年的庆祝内容。文章提到,无论年龄大小,希望大家保持童心,快乐如孩童。文中回顾了官微粉丝的增长和记者的成长,并展示了中国建材小朋友们探访工厂的趣味活动。各个分公司也分享了与孩子们的温馨时刻,传递了对儿童节的祝福。最后,表达了对粉丝的感谢,期待未来继续一起探索。

2024-06-01 中国建材 水泥

全国工人先锋号: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磨班组的创新与荣耀之路

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磨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班组秉持“经营精益化”和“管理精细化”理念,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实施改造项目节省大量费用。他们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师带徒和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取得多项个人荣誉和专利。班组注重安全与环保,连续多年获得安全环保奖项。未来,他们将继续奋斗,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企业亮点:创新驱动增长,世界最大碳纤维拉索通车,北新建材荣获多项大奖

这篇文章报道了多家企业在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指导下取得的重要成就。中复碳芯的世界最大规格碳纤维拉索应用于沣邑大桥,显示了中国在桥梁建设的技术实力;中国巨石获得我国首张ISO56005国际标准四级认证证书,展现了其在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领先地位;孟加拉的高端浮法玻璃生产线点火投产,体现了中国建材国际工程的先进技术;中建材环保院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北新建材荣获多项行业大奖,彰显了其在涂料和建筑材料领域的卓越表现。这些成果体现了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工厂实践: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助力碳达峰

CNBM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绿色工厂。旗下企业如青州中联、北新建材(陕西)和中材科技(阜宁)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产品制造,实现固废处理和碳捕集,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绿色生态实践,建设美丽工厂。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2 14: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