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水泥:立足本省 做优做强

近日,记者到湖北宜昌对葛洲坝水泥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葛洲坝水泥公司副总经理黎明先生热情接待并接受了采访。...

政绩评定将增环保生态权重 重点纠正唯GDP偏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近日表示,我国将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重点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

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

产能过剩长期以来是抑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痼疾”,在政府多轮治理后,均未达到预期目标。本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要“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并加大“产能过剩”等指标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

日媒:重视市场未必能化解中国产能过剩

日本经济新闻15日发表题为“重视市场未必能化解中国产能过剩”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政府似乎已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任务交给企业,但重视经济利益的企业并未看到通过重组整合来解决问题的好处。新领导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重视市场的改革举措,但最终可能仅仅是将问题延后。...

中央财政首次分配:石家庄唐山获节能减排支持

财政资金分配实行公平竞争、专家评审,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财政部门自由裁量权减少的同时,资金使用方案更加完整,资金绩效目标更加明确,资金分配上的公信力大大提高。...

攻坚过剩产能“化解战”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认为,化解产能过剩仅靠淘汰远远不够,还要把牌打在调结构上。要更加注重运用发展的办法化解过剩产能,既要防止无序扩张,又要考虑地方发展经济、产业升级的需要,在区域内实现整个布局调整和升级,建立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制度,调动地方积极性。...

水泥产能越淘汰越多 地方利益催生恶性竞争

西南水泥总裁赵静涧表示,不管是大区域还是小区域,我们都力求掌控话语权,也就是产能增加到50%以上。通过联合重组,西南地区水泥行业的恶性竞争有望改善。...

化解产能过剩绝非一关了之

最近,不少地方关掉了一批过剩产能,力度颇大,这是应对产能过剩、“断尾求生”的必要举措。但要从根子上解决产能严重过剩问题,绝非一关了之,背后的“推手”不砍断、政府的投资冲动不遏制,到头来只会边关边立项、边停边上马,产能过剩卷土重来也就难以避免。...

淘汰落后产能没有休止符

化解产能过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产能过剩行业脚踏实地。从目前规划出的路线图可以看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标准,分区域明确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惟此才能真正治愈产能过剩顽疾,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化解产能过剩新政:淡化GDP考核强化地方责任

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召开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电视电话会议。这意味着对地方政府的GDP考核将淡化,代之以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过剩的进展。一位跟踪研究产能过剩的专家评价说,这将对产能过剩的行政动力釜底抽薪,打消地方政府的疑虑。...

遏制产能过剩离不开“有形之手”

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背后藏有行政推手。突出表现为部分地方政府因经济发展冲动,以廉价供地和财政资助等方式干预市场,引发部分行业过度投资。...

张曙光解读《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产能过剩之所以成为顽疾,病根在体制上和政府身上。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和不合理的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产能过剩的主要推手,产能过剩产业进入易,退出难,再加上退出企业面临资产损失、债务处理和失业人员安置等现实问题,更增加了调整的困难。...

[周评]东北:淡季来临销量略降 水泥行情暂稳

近期,东北三省天气逐渐转冷,个别地区甚至已出现雨雪天气,市场需求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此外,随着淡季来临,多数水泥企业销量有所下降。在需求有限的前提下,预计短期内企业仍将通过稳价来保证自身利润。...

政绩催生水泥产能过剩 两年压1亿吨难度不小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12年全年淘汰落后企业千余家、落后产能2.2亿吨,但水泥行业仍新增产能1.6亿吨。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底,中国水泥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72.7%,整个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产能过剩,严重制约着水泥行业的发展。...

曹建海:解读《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指导意见》

“化解产能过剩,要让企业面临家庭消费,而不是政府工程。要让市场力量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在接受表示,行政调节很难彻底解决目前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根本的办法还是依靠市场选择,进行优胜劣汰。...

化解产能过剩还需依靠市场力量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中央财政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各地财政结合实际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要坚决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

17省公布前三季度GDP 天津贵州重庆列前三甲

在经济总体回暖的刺激下,多地近来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纷纷提到,要在四季度全力冲刺攻坚,力争完成年内预定增长目标,四川等省份开始推出新一轮地方版投资计划。有专家指出,地方政府扩大投资规模,将加大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并推升通货膨胀的压力。...

雾霾频发 煤炭冬储行情面临夭折

在面对产能过剩、能源结构大调整的大背景下,进入11月以后,煤焦虽有冬储行情可以稍许期待,但需求预期势必会因环保政策加压而受到削弱,市场前景恐不乐观,期价延续惯性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

铁总四季度或突击花钱 地方为政绩强行上马工程

改组后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不仅频获政策支持,内部人士更透露投资资金到位情况“没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城际铁路下放地方,各地积极抢滩政策红利,纷纷上马新项目。...

发改委专家:城镇化规划难产缘于中央地方分歧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国力称,中国此前的城填化呈现三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重视速度、土地而非重视人、质量、效益。...

产能过剩折射水泥标准尴尬

产能过剩的困局一直笼罩着中国的一些行业,这其中水泥行业一直屡受诟病。近日国务院再次发文要求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果不能提高行业生产标准,落后产能将长期存在。...

发改委“化疗”产能过剩 部分“黑产能”获转正或将成为事实

出现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主导的盲目投资,所以要使过剩产能化解落到实处,突破口在于解决地方政府之间与中央的利益博弈,摆脱地方一味追求GDP的发展模式。...

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地方政府是重要推手

如果说中央政府既要一手开展大规模投资、还要一手限制产能过剩,姿态纠结却也确属无奈。那么,地方政府对大干快上、扩张产能,可就真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了。...

工信部:冀鲁化解产能过剩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

国务院本周发布《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5年淘汰8000万吨钢铁产能。工信部17日解读该文件时说,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主要是山东和河北两省,其中河北6000万吨,山东2000万吨。...

化解产能过剩突破口何在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此次开出的“药方”颇有不同。与先前采取制止和抑制产能的手段相比,此次《意见》突出了“化解”二字,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长效机制。...

中国式产能过剩应该找谁疗伤?

从产能过剩的划分类型来看,75%至80%的产能利用率属于轻度产能过剩阶段;70%至75%的产能利用率属于中度产能过剩阶段;而70%以下的产能利用率属于高度产能过剩阶段。若以上述不完全测算的数据分析,被国家点名的五大行业基本属于中度产能过剩的阶段。...

解决产能过剩应是“总量压减”

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要调减相对落后的产业,一方面培育壮大先进产能。因此,中国目前既鼓励创新与升级,又要消除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是一个“腾笼换鸟”的漫长过程。...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全文)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为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同时指导其他产能过剩行业化解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发改委:遏制产能过剩 已建成违规产能将全面清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已明确提出不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论英雄,地方官员应转变思路。有关部门也将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方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建立健全责任延伸制度;对违法违规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监管不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化解产能过剩 “国九条”剑指钢铁水泥等五行业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未来五年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严重产能过剩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化解产能过剩需与“绿色GDP”考核相结合

我国对地方政府行政官员的考核体系中,当地的经济发展占了很大的比重,考核体系的主体是GDP,导致经济“大干快上”,数字出政绩政绩出官员。而要遏制这种盲目发展、不顾环境和资源代价的冲动,就必须从制度上把地方政府官员的注意力从单纯的GDP数字上解放出来。显然,把绿色GDP纳入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就是一种最可行的途径。...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中央15个批示地方当耳旁风 习近平承压产能过剩

自去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问题的总原则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评论该问题的次数远超4次,寻找解决办法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

习近平四批产能过剩 发改委斥地方违规

中央的审批是管住了,但地方还是有大量违规。比如,电解铝的实际产量远远超过国家审核的产量。化解产能过剩,要控制总量,上新项目,必须同时淘汰落后产能。...

国务院:水泥等行业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

今年以来,在我国工业经济领域多个行业中,持续蔓延且加深的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之“殇”。15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发布,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并规划未来五年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

假日改革的关键是“多放几天假”

假日改革需要的是增量改革,实实在在地多放几天假、多几个长假,而不是“朝三暮四”的存量改革,把既有的几个假日倒腾来倒腾去凑长假。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在提高国民休假福利上有所作为,即“多放几天假”。...

中国钢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的愿景落空

中国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之路,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迄今为止已历经15载,虽然并购案例不在少数,但整体而言与预期的效果相去甚远。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的愿景落空,提升产业集中度的目标远未达成;形成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钢厂的想法,也只在产量上取得了进展,创新力、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较世界水平都有很大差距,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存在。...

深圳拟举债36亿 主要用于保障房等建设

近日深圳财政官微一则关于“关于组建深圳市政府债券承销团”的通知引起投资者普遍关注。该微博称,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决定面向各商业银行,组建深圳市2013—2014年政府债券承销团。记者从深圳市财政委员会获悉,深圳初步定于11月份发行2013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36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交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

大气治理致地方壮士断腕 GDP目标或下调

考虑到国家治理大气,以及提升发展质量的因素,经济增速将不得不调整。目前各地发改委宏观研究部门,还没有正式研究下调明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不过调整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大。...

大气“国十条”需要纲举目张

任何政策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切实执行,这只是个浅显易知的事实。大气国十条未来的执行,更离不开纲举目张。中央举纲,地方张目。如今,大气国十条是纲,而成败所系却是地方对“目”的自由裁量。...

煤炭资源税改革须注意三个问题

有知情人士透露,煤炭资源税将从从量征税改为从价征税,当前各省已上报改革方案,方案显示各省建议从价计征税率从2%到10%不等。...

海螺水泥被环保部挂牌督办警醒谁?

出现环保问题的企业肯定不止海螺水泥一家。近年来,在大气、水等污染减排“黑名单”中,频频出现一些“明星”企业的名字。究其以“身”试法的根源,在于相关企业的不自律。从现行环保法律法规看,“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使一些违法排污企业“有恃无恐”。...

依靠转型升级摆脱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除了涉及企业的自身发展,亦与地方政府为政绩而推动有莫大关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应去除以往依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同时要改变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改由市场主导,只有真正把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令内地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独家]工作不到位是监管部门履职的“缺斤短两”

水泥商品“缺斤少两”是属于生产者没有尽到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不符合《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行业标准”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应当依照《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的条款。...

北京治理大气污染:把空气和官帽联系起来

日前,以防治PM2.5污染为重点的《北京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下称“北京清洁空气计划”)正式发布,并分解为84项具体任务(下称“任务分解”),明确提出两大任务目标:经过努力,本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到2017年,本市空气中的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8月份国企利润环比大增27% 负债率仍居高不下

今年前8月,中央企业的利润表现可圈可点,突破万亿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负债率依旧高企,维持在65%左右。财政部官网在评点“前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时称,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继续保持增长,实现利润增幅上升明显。...

化解产能过剩难在哪里

过去,在治理产能过剩的时候,还能寄希望于用经济发展消化过剩产能,而这次许多行业再难指望于此。因为未来中国经济很可能会保持在7%左右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我国未来的需求增速将远不如过去。冯飞认为此轮产能过剩可能会困扰中国经济短则五年,长则两个五年规划。...

“大气污染新标”本周发布 1.7万亿投资将全面释放

相关媒体9月9日综合相关渠道信息确认,备受瞩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于本周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意味着《计划》拟定的1.7万亿元的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投资将进入全面释放阶段。...

交通拥堵费是让政府从错误中受益

交通拥堵费,实际上是让车主为政府的错误埋单,让政府从自己的错误中受益。一个基本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原则是,不能让任何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受益,犯错者必须付出代价,如果一个人犯错了不仅不受到惩罚,还会因错受益,这等于是鼓励人犯更多的错。...

加快转型升级亟须挤出经济增长中的“水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然而与之相伴的产能过剩矛盾仍在蔓延。权威人士表示,全球竞争新格局下,我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增长,亟须挤掉经济增长中的“水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 ...  910 11 12 1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