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依靠转型升级摆脱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

2013/09/25 14:01 来源:智富杂志

产能过剩除了涉及企业的自身发展,亦与地方政府为政绩而推动有莫大关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应去除以往依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同时要改变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改由市场主导,只有真正把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令内地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产能过剩是内地经济经历高速发展所衍生出来的后遗症,过去中央曾针对个别行业推动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力图扭转这正影响内地经济前景的深层次矛盾。产能过剩除了涉及企业的自身发展,亦与地方政府为政绩而推动有莫大关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应去除以往依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同时要改变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改由市场主导,只有真正把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令内地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随着近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内地经济的确正慢慢从谷底回升,多位经济学家亦出言力挺经济正在好转,且纷纷发报告上调对经济前景的看法。

  中金经济学家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近期数据再度传达向好讯号,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很大机会反弹,认为内需与外需都有改善,前者源于稳增长政策,后者源于发达经济体复苏。由于经济活动有一定惯性,除非有不可预期的突然冲击,总需求在短期内大幅恶化的可能性较低;他预计,7.5%以上较高的经济增速将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虽然经济明显好转,但内地经济面对的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始终仍然存在,倘若不对症下药,始终治标不治本。产能过剩是内地目前众多行业正面对的难题,这源于中国有一种特性,就是当某个行业兴起,大家就会一窝蜂盲目去做,2008年中央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救市方案就是一例,藉基建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令所有相关行业如水泥及钢铁等都大举投资,结果经济稍一放缓,就出现供大于求,导致产能过剩。

  事实上,中国发展至今成为世界第二大国,这成长过程中累积了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专家曾指出,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的话,内地经济只会继续面对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说白一点,就是现在的产能过剩局面。

  国家统计局前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我们现在诸多领域都是产能过剩”。

  归因过去依赖投资

  姚景源认为,产能过剩形成原因比较复杂,若从当下情况来看,部分是结构性过剩,部分则是周期性过剩。总括而言,始终是中国过去较长时间在依赖投资拉动经济,这种旧增长模式造成。

  问题就在于,任何一个投资项目终有完成的一天,一旦投资完成,建设完成,这个项目就形成供给,由需求变成供给。所以长时间依赖投资拉动经济,一方面可以形成大量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亦会形成大量供给,而供给形成后,如果消费没有相应跟上来,产能过剩就躲不过去了。现在面对的产能过剩,最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形成大量生产能力,而大量生产能力形成后,社会上又再面对新问题,譬如出口受阻,过去中国出口增长都是20%、30%,今年6月却降到负增长3.1%。国际市场需求一下子降下来,过去为20%至30%的出口增速,所形成的生产能力显然就过剩。

  那么一方面出现产能过剩,一方面又面对需求不足的环境下,该如何化解这个中矛盾呢?转型升级就成为内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点。其实不难发现,内地过去多年高速发展,追求的都是规模,但质量及效益却很差,因此过去不少学者都认为,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以水泥行业为例,中国目前有30亿吨水泥产能,今年大概销售23亿吨至24亿吨,但全球销量还不超过40亿吨,意味中国就占到一半以上,所以在这种产能过剩的局面,就出现行业打乱仗、价格下行,从而引起企业的效益下降、税收减少,甚至工厂关闭等等问题。

  政府放手市场主导

  不过,以“调结构、转方式”来化解产能过剩,又是老生常谈,到底是什么原因令这结构愈调愈复杂,令产能过剩仍在加剧呢?姚景源认为,调结构之所以调不了,化解产能过剩难度这么大,是因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一直以来,政府过分干预经济,追求高GDP目标,显然就是造成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必须把调结构化解产能过剩的主体由政府转到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此前亦曾指出,产能过剩是内地经济面临的问题之一,某程度是部分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资为名,在土地、资源分配方面推行过度优惠政策,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与不公平竞争,加剧产能过剩。所以在国务院出台,关于产能过剩的治理方案中,大幅减少行政干预,规范市场准入将成为政策亮点。

  工信部16日公布第三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当中涉及水泥等13个行业,合计47家企业。第三批共淘汰水泥产能148万吨。

[Page]

  总括而言,内地经济如何转型升级,一方面是过去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型为市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其次,过去靠投资拉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要由靠质量、靠效益的模式来取代。姚景源表示,任何经济现象都有两面,不要只看到其中一面。“现在的产能过剩,一方面带来我们生产力的浪费,带来经济下行,带来一系列压力,但另一方面,产能过剩恰恰是推动我们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升级的一个重要力量。”

  4招根治问题症结

  因此,综合外界对如何处理产能过剩,大致可分为四方面:第一是通过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第二是藉着技术改造提升,就是指现在多个产能过剩的行业,要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力度实现提升,譬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纺织业计算机织机迅速增加,替代传统织机等,这些都是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使传统制造业能够得到迅速提升来化解产能过剩;第三是要下定决心,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就如坊间说的,市场经济就是优胜劣汰,对劣就是要淘汰;第四就是转移,将产能转移至海外,更可顺势刺激出口。

  手起刀落 汰弱留强

  “调结构”是中央近年经常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在调整的过程中,同时戳力进行淘汰落后产能,以解决中国多年来面对的产能过剩问题。根据周初工信部公布的今年来第三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年内连续公布3批落后产能名单,足以显示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正在加大,而此次淘汰名单共涉及58个企业,14个行业,包括水泥等。工信部要求2013年12月前彻底拆除列入名单的落后产能。

  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为适应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和大气污染防治的新要求,今年决定进一步加大淘汰力度,提前一年于2014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为先进产能留出空间,并计划在2015年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中国建材 估值吸引

  虽然水泥是产能过剩行业的重灾区之一,但在新型城镇化及各大型基建项目推进的助力下,水泥需求始终存在。经过上半年的低迷时期,渐见价量齐升。中国建材是内地水泥行业龙头,虽然过去因大规模并购而债台高筑,但管理层已表明,这实际上是公司成长的一部分,不能因负债而错过一些并购机会,然而当下并构的版图几近完成,下半年将不会再有新收购,同时会严格控制资本开支,相信可逐步减低负债。

  另一方面,中建材的连番收购活动,在行业间亦起到整合者的作用,透过并购,将散乱的同业归纳一起,以发挥更大优势,因此公司正肩负着中央推动淘汰落后产能的使命。美银美林发表报告指,由于供求情况改善,料中国水泥业于第四季表现强劲,中建材估值吸引。

编辑:许玉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停全部2500t/d熟料线或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一步!

即便明面上所谓关停所有的2500t/d及以下生产线,而事实上产能将依旧严重过剩,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先进产能”之间的“火拼”。

警示:熟料生产线超产10%及以上属重大变动,需重新环评!

简而言之,熟料超产10%及以上的生产线在规模上已属重大变动,都要重新报批环评文件!以上这些超产生产线都该扪心自问,自己的超产行为是否违法违规?

七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

绿色矿山建设是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为加快矿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水泥行业要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时不我待,水泥行业必须赶紧醒悟,丢掉不切实际有悖于市场发展规律的幻想,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应对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

两广若继续“斗” 海南如何独善其身?

上述销售负责人呼吁,区域大企要理性竞争,以合理的价格策略和健康的竞争手段共同维护区域市场的稳定,防止价格战进一步蔓延和加剧,从而保障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1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1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1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1

四川省

¥ 351.02
2024-05-11

重庆

¥ 331.21
2024-05-1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1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1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1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1

河南省

¥ 274.59
2024-05-11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1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1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1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1

浙江省

¥ 332.74
2024-05-11

江苏省

¥ 299.83
2024-05-11

上海

¥ 317.73
2024-05-11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1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1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1

内蒙古自治区

¥ 349.14
2024-05-11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1

河北省

¥ 345.41
2024-05-11

天津

¥ 368.21
2024-05-11

北京

¥ 339.43
2024-05-12 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