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原创]陈智:化解产能过剩手段成效有限 市场选择是治本之策

2013/12/04 08:41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许玉婷

近两年,我国水泥行业饱受产能过剩折磨。虽然,政府曾三令五申地提出要对其“抑制”、“遏制”,但是产能过剩的现状依然存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可见,产能过剩是顽症,必须从根源出发加以治理。华新水泥工艺部部长陈智近日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的最好办法,还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

  近两年,我国水泥行业饱受产能过剩折磨。虽然,政府曾三令五申地提出要对其“抑制”、“遏制”,但是产能过剩的现状依然存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可见,产能过剩是顽症,必须从根源出发加以治理。

  今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此次开出的“药方”跟以往颇有不同,此次《指导意见》重点突出“化解”二字。其中,针对水泥行业特点,提出了四大化解手段,这无疑将为持续已久的难题提供一条出路,但能否从根本上加以治理却在行业内引发了一番热议。

  “从综合来看,《意见》提出的水泥行业四大手段对于化解产能过剩将起到积极作用,但都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华新水泥工艺部部长陈智近日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的最好办法,他认为,还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行政调节很难彻底解决目前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根本的办法还是依靠市场选择,进行优胜劣汰。”陈智补充道。

  取消32.5复合水泥 发展高标号或成趋势

  《意见》明确要求,“尽快取消32.5复合水泥产品标准,逐步降低32.5复合水泥使用比重”。据了解,目前相关政策已完成制定,具体何时颁布尚不明确。

  针对这一举措,陈智表示,取消32.5复合水泥对于华新在内的不少大型水泥企业来说是利好的,使其竞争优势更加明显,便于行业整合;对于行业来讲,取消32.5复合水泥亦有利好一面,有助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一些非规范行为进行遏制,从而使整个行业的产品性能得到改善。

  陈智强调,目前水泥行业已经不需要利用增加混合材料添加量的方法提高水泥产量,取消32.5复合水泥不仅能在同样水泥使用量的前提下提高建筑强度,而且将大大减弱粉磨站企业的竞争力,压缩其生存空间,无论最后发展走向是被市场淘汰或被熟料企业收购,都有利于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而从化解产能过剩角度来看,取消32.5复合水泥产品标准,将大幅度降低全国水泥供给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产能过剩难题,也是目前解决产能过剩矛盾最为快捷、有效的重要途径。

  此外,随着水泥市场需求逐渐细分化,《意见》中还特别指出,鼓励依托现有水泥生产线,综合利用废渣发展高标号水泥和满足不同工程的特种水泥等新产品。据陈智介绍,华新水泥在这方面已经做得比较成功,目前公司主要以发展高标号水泥为主,特种水泥也有涉及,像油井水泥等产品都已经在生产,但目前比例不是很大。陈智告诉记者,发展高标号水泥已逐渐成为行业内的趋势,从一定意义上来,或对化解产能过剩起到积极作用。

  提高环保门槛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

  据了解,《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环保、节能和技术门槛,不达标的企业将会被责令整改,在水泥行业四大化解手段中特别强调,“强化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约束,对整改不达标的生产线依法予以淘汰”。由此可见,在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上《意见》加大了政策措施的力度。

  对此,陈智表示,排放标准的收紧,将加速环保不达标企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从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当前部分产能的消化。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个门槛相对较低,并不利于产能过剩的化解。他认为,目前脱硝装置特别是SNCR技术在中国已经较为成熟,投资相对来说较小,因此一旦国家强制执行安装,水泥行业过不了三五年基本都能达标,到时就不存在淘汰落后产能之说了。就拿华新来说,目前差不多有一半的水泥生产线已经装了或正在安装脱硝装置。虽然新的排放标准尚未正式出台,但是陈智表示,即使面对再严格的排放标准,华新氮氧化物排放基本都能达标,未来在这方面还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此外,《意见》中提到的支持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对于华新来说是一大机遇。近两年,华新水泥将市政垃圾和污泥处理作为未来公司主营环保业务来发展。陈智告诉记者,华新首当其冲地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目的有两个:第一,作为社会贡献符合中国国策;第二,希望通过引导让国策在补贴方面给予一定的鼓励,让企业真正受益。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对于这一举措,陈智认为,国家如果仅仅只是鼓励的话,对于化解产能过剩是没有实际成效的,只有在支持的同时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为进行禁止,双管齐下才能保证产能地有效化解。

  淡化GDP考核有助抑制产能 市场竞争才是化解之根本

  事实上,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之所以“剪不断理还乱”,除了内外需求萎缩等原因外,更与传统的“GDP至上”的政绩观有着莫大关系。对于这一观点,陈智表示赞同并指出,这种现象在全国非常具有普遍性,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我国每年公布一大批淘汰落后产能的名单,为何过剩产能却越减越多?为什么仍有新的投资项目在开工?

  针对这一现象,此轮化解产能过剩可谓是直指要害。《意见》提出,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要求及时公开化解产能严重过剩进展情况。这就意味着对地方政府的GDP考核将淡化,代之以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过剩的进展。对此,陈智评价说,这将对产能过剩的行政动力釜底抽薪,打消地方政府的疑虑。但涉及到约束地方政府,化解产能过剩不可能短期完成,要政府系统地改革,并通过配套的政策细则落实。

  不管是《意见》里的四大化解手段,还是淡化地方政府的GDP考核,在陈智看来,都只是当前政府为化解水泥产能过剩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但这些都不是解决产能过剩的关键。他认为,化解过剩产能,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发力,也不能依靠行政控制,而最终是要靠市场的办法,靠市场将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上,这才是标本兼治之道。

编辑:许玉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国务院发文!错峰生产常态化!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

到2025年底,水泥、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平板玻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20%,建材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某水泥企业:我们现在被水泥经销商“拿捏”了

大型经销商开始利用其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对市场的敏感度,对水泥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价格调整以维持自己的利润空间。

[评论]水泥企业应谨慎考虑在建拟建熟料项目建设!

水泥企业应从全行业利益出发,谨慎考虑新增熟料项目建设。

关停全部2500t/d熟料线或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一步!

即便明面上所谓关停所有的2500t/d及以下生产线,而事实上产能将依旧严重过剩,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先进产能”之间的“火拼”。

警示:熟料生产线超产10%及以上属重大变动,需重新环评!

简而言之,熟料超产10%及以上的生产线在规模上已属重大变动,都要重新报批环评文件!以上这些超产生产线都该扪心自问,自己的超产行为是否违法违规?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9 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