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国际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设备展览会”由欧洲联盟下属的国际经济性组织——欧洲工商业经济联合会(EEIG)主办,旨在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双赢”发展,集中展示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技术与设备。展会将于2012年6月8-10日在上海博览中心召开。...
“中国(上海)国际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设备展览会”由欧洲联盟下属的国际经济性组织——欧洲工商业经济联合会(EEIG)主办,旨在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双赢”发展,集中展示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技术与设备。展会将于2012年6月8-10日在上海博览中心召开。...
日前,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的工作部署,向社会发布了2011年中国建材企业500强名单及研究报告,葛洲坝水泥分公司以全国建材企业总排名第57位、水泥制造行业排名第17位的雄厚实力入选“2011年中国建材企业500强”。...
邵宁指出,中材集团的国际化经营非常成功,是这几年中央企业的一个亮点;中材集团国际市场份额连续3年稳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水泥成套装备第一大供应商,目前报价已经高于欧洲公司,而不是靠低价竞争,可以说中材集团代表了中国企业在更高层次上“走出去”的一个方向;中材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成功,除了会上讲的那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这几年中材集团培养了一支非常强的国际化经营队伍,培养了几百名项目经理。他们的外语水平、谈判能力、项目组织能力及与当地社会的沟通能力非常强,构成了中材集团国际化经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2011年,欧债危机悬而未决,发达国家经济停滞不前,众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趋紧和业绩增长乏力的困境,令中国企业出境并购迎来难得契机。...
...
12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赵家荣在“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2011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存在难以完成的风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此前亦曾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6%,距3.5%的年度目标相差甚远。...
12月22日,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接受了多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2011年中国水泥产量近21亿吨,不仅增速最快、增量也很大,让中国以及全球所有搞水泥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中国水泥产量占全球60%左右。从行业效益上看也是不错的,到年底行业利润达到1000个亿稳操胜券,吨水泥利润接近50元,无论是利润总额还是吨利润都是建国以来比较好的一年。但是,这1000亿利润来之不易。...
12月15日,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之际,中国建材集团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西南水泥有限公司项目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成都隆重举行。根据协议,中国建材集团将对四川省辖区内现有水泥建材企业进行收购、兼并、重组,以四川为基础对西南地区水泥业务进行产业整合,投资西南水泥运营结算核算中心,兴建区域性生产基地,建设生产运营中心、建立西南水泥建材交易物流中心、水泥研究分院,逐步形成规模经营和产业聚集。...
2011年12月20日,中国驻伊拉克新任大使倪坚与商务参赞寿海龙一行专程前往苏州中材驻伊拉克苏莱曼尼亚SCP项目进行视察、慰问。 ...
上周全国水泥市场延续之前的“平静”,小部分地区有微弱的价格波动,但未掀起大波澜。上周河北、山西、湖南等地因为需求影响,水泥价格回落10元/吨-20元/吨不等;山东日照和安徽合肥地区执行限电措施,巢湖地区水泥价格出现5元/吨-15元/吨之间不同幅度的涨价,限电对山东日照价格影响尚未显现。目前大部分地区水泥价格由于年末的到来而趋于稳定,水泥生产企业在春节前的目标都以稳价为主,预计这种不温不火的行情将一直持续到春节后。...
大企业是“走出去”的主要力量,应该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参与国际竞争。小企业的灵活性在开拓市场方面有其优势,但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小企业则力有不足。因此,大企业可以联手中小企业,共同参与国际市场和资源配置,形成“中国组团”参与国际竞争。这也成为新形势下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内容。...
中国企业面对纷纭复杂的国际大市场,如何实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战略发展目标,中材集团做出了成功的范例。中材集团实现了“中国制造”、“中国效率”、“中国模式”、“中国文化”的同步走出去,也积累了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稳居龙头地位的五大优势。...
12月13日,沙特市场优秀中资项目和优秀中资企业经理人表彰大会在利雅得举行,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材国际(南京)承建的RCC二期5000t/d生产线总包工程被评为2011年度沙特市场优秀中资项目。...
*ST金顶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自2011年9月23日起开始重整,重整期间,公司存在因《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原因被暂停上市,或依《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原因被宣告破产清算的风险;若公司被宣告破产清算,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12月11日,中联重科在工程机械高端制造领域再度发力,系列化碳纤维臂架泵车主打产品之一:三桥底盘5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即全球臂架最长的一款三桥底盘泵车正式下线并交付福建客户。这标志着中联重科碳纤维臂架泵车系列化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1月25日上午,央企走进河北战略合作恳谈会在石家庄举行。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河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张庆伟分别讲话,并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和河北省政府签署《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国资委战略合作备忘录》。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作为央企代表在会上发言,并代表中国建材集团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11月24日,“2011中国证券金紫荆奖”评选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在香港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股票代码:HK3323)荣获“最佳上市公司”奖,董事局主席宋志平荣获“最具影响力领袖”奖。上述两个奖项是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中唯一获得者。...
11月12日至14日,主题为“企业文化30年:实践路径与方式”的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京召开。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再次获得2011年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日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向社会发布了“2011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中联重科荣登此榜单。这是中企联首次发布“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也是国内第一份有关“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的榜单。...
单就东南亚国家而言,水泥企业在这些地区投资有很多的好处。首先与中国文化相近,遇到问题方便解决,对于今后的管理、交流都有帮助;第三是与中国友好的国家,对于中国企业的投资也是有利的;第四是比较稳定的国家,法制各方面比较全面的国家,投资环境较为稳定。但海外投资相较国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慎重。...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深入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努力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国际竞争力,既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
在2011年11月26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三届水泥工业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国际会议暨水泥窑炉协同处置污泥技术交流大会”上,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詹永利通过分析生活污泥现状及水泥窑处置生活污泥运行成本细节,结合我国现行政策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项目的影响,提出增加鼓励政策的建议。...
近日,由罗兰贝格咨询管理公司与《环球企业家》杂志联合主办的2011年度“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选结果揭晓,长沙中联重科排名第八强势挺进该榜单成为唯一入选的工程机械公司。...
由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尽管节能环保产业的呼声很高,但熟悉业内情况的人却深感节能环保产业中存在着种种乱象,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
...
11月10日上午,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与科华集团联合重组协议签字仪式隆重举行。科华集团董事长赵宝忠在讲话中表示,科华集团在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方面有严格的考量。在当前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走联合重组的道路是水泥行业的唯一出路,科华加盟中国建材,对提升重庆水泥行业的自律机制,促进价格合理回归,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亚洲水泥执行长吴中立表示,公司会于自身发展中的地区物色收购目标,亦有意开拓华北市场,而该公司的两条生产线预计于2013年投运,届时年产量将达3000万吨。...
...
11月4日,中建网络董事长、中国水泥网CEO邵俊在北京拜访了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随行的还有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庄咏耕。中材国际董事长王伟亲切会见了邵总一行。双方就各自企业发展以及行业近况交流了观点和看法。...
11月,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推广会议,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风险内控认识的误区,进一步强调了风险内控体系建设对于提升价值管理、推行“有限、相关、多元”和国际化战略、促进可持续发展、满足外部监管要求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开展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
...
...
中联重科日前对外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在前三季度,中联重科累计实现净利润约60(59.62)亿元,同比增长(约)91%;从单季度数据上看,第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约)13.34亿元,增长(约)4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11亿元,增长(约)140%。系列数据显示,中联重科正在实现品牌、利润双丰收。...
2001-2010年,中国水泥助磨剂行业如雨后春笋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中间也有太多企业的沉沉浮浮,而像龙亿科技始终抱定一个目标沿着企业既定的方向与中国助磨剂行业共同成长并不断走向成熟的成功范例并不多见。...
在2002年接下来的几年中,中国建材水泥业务急速扩张:2006年中国建材在香港上市后,开始加速增长,一口气收购了超过180家公司。到2009年底,中国建材的水泥年产能已超过1.6亿吨,这对于2006年底的1,200万吨来说是个质的飞跃。目前,中国建材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材料制造商之一。然而,这种爆炸式的增长是如何实现的?期间历经了怎样的困难和阻碍?中国建材怎样管理如此众多的公司并建立统一的公司文化?中国水泥行业的整合前景如何?未来的方向在何方?要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还要从头说起。...
10月25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在北京举行“哈佛商学院案例发布会”,由哈佛大学约瑟夫·鲍尔教授和GA·邓乃文研究员联合撰写的“中国建材:推动中国水泥产业发展”案例正式出版,中国建材在中国水泥行业的并购整合经验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库。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发布会上发表讲话。...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