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江苏省发改委:扎实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会同省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主动作为、通力协作,持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江苏落地落实并取得积极进展。......

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实施工作,切实扛起江苏责任、体现江苏担当、作出江苏贡献。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会同省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主动作为、通力协作,持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江苏落地落实并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着力构建国家战略实施新体系。及时研究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提出江苏需要落地落实的重点任务、重点事项、重点政策共8个方面60条;印发实施江苏重点工作任务、重大平台项目和重要改革举措清单,明确80项重点事项;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确定6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细化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项目推进计划,2020年推进实施50项具体任务和80个重点项目,2021年推进实施70项具体任务和100个重点项目,推动形成了“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年度要点+三重清单”的国家战略实施体系。

二是全力推动重点事项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一批重大事项,成功举办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研究形成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方案和太湖清淤固淤试点方案,印发实施复制推广一体化示范区创新经验方案。谋划研究一批重大政策,推动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发展、苏锡常都市圈发展规划等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按照“专题工作组+地方”的原则开展“挂图作战”,实时跟踪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2020年和2021年共有14个项目获得支持资金4.7亿元。

三是聚力推进“六个一体化”取得新成效。创新链上的长三角深入推进,共同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产业链联盟,联合实施22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和9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轨道上的长三角提速发力,沪苏湖、通苏嘉甬、南沿江、北沿江等高铁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选址方案获民航局批复。循环畅通的长三角走深走实,建成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完成长三角“一网通办”专栏上线和132个专窗设置,116个高频事项(服务)实现跨省通办。蓝天下的长三角携手共建,联合开展太湖等河湖综合治理,太湖清淤固淤试点加快推进,太湖连续13年实现“两个确保”。便利共享的长三角步伐加快,率先推进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实现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全覆盖。省域一体化加快推进,《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国家层面批复的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发展规划,苏锡常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步伐加快,沪苏通跨江融合发展不断深入,苏北加速融入一体化发展。

四是协同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携手沪浙支持示范区改革创新,在推进去年32项制度成果深化落地的基础上,今年推动示范区形成了第二批41项更具创新度、含金量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统一规划体系方面,出台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导则,率先实现跨省域空间规划“一套标准管品质”。巩固生态本底方面,出台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开展示范区环评制度集成改革,环境管理效能持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设立示范区统一的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并获得跨区域项目赋码,首次实现权限属地方核准的跨省域项目便捷审批和高效监管。

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总书记明确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使命、七项任务”,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围绕“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发挥好省长三角办统筹协调职能,坚持清单化部署、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

一是加快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联合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产业强链计划,共同提升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协同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打造一批新消费产业集聚区和消费引领经济示范区,培育高效内需体系。推动物流基础设施互联成网,培育一批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品牌,孵化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流通企业,提升物流枢纽服务能级。

二是大幅提升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力度,加快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积极争创长三角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培育一批新型示范载体和标杆企业,培育一批“链主”领军企业、行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

三是着力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国际双向开放枢纽。深化“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加快构建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各展所长的开放新格局。依托长三角自贸区联盟,持续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共同打造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推进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淮安空港“物流金三角”和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建设。

四是提升重点领域一体化水平。聚焦补短提优,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共建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共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一体化治理体系。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共建长三角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协同应急体系,实现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实施新一轮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开展太湖清淤固淤试点。以省内全域一体化支撑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提升南京都市圈能级,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推进跨江融合发展,推动沿海地区和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五是实施一体化示范性标志性工程。加快水乡客厅等重点项目实施,积极复制推广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开展省级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深化省际毗邻地区合作,进一步提升省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水平。围绕“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及新一轮太湖流域综合治理,瞄准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示范性、引领性工程项目。进一步讲好“江苏故事”,凝聚社会共识,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更多贡献江苏力量。

编辑:敖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甘肃省建设投资:甘肃建投六建天水公司:春潮涌动建设忙,重大养老项目加速推进

甘肃建投六建天水公司在建的天水康健康复养老中心项目三标段为2024年省列重大建设项目,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产值约850万元。项目团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质量管理,科学调度施工,确保项目高效、高质量推进,力争实现“开门稳”和“开门红”。

2024-03-20 混凝土 重大项目

甘肃省建设投资:【甘肃建投三建】平凉市实验小学改扩建项目加速推进,确保秋季开学如期进行

平凉市实验小学改扩建项目为确保秋季开学顺利,甘肃建投三建公司管理人员迅速复工,按5月1日交付目标推进。项目重视安全与质量,目前进行室内装修及室外设施施工。作为重点工程,项目部克服困难,确保按期竣工。

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扎实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专家解读之三

该文阐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方案,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了绿色发展总体要求和18项指标,聚焦绿色建筑、交通、产业,强化能源、生态、文化支撑,并强调组织实施。目标是打造绿色高地和示范经验,促进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

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

国家级新区是中国推进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综合功能平台,目前全国共有19个。这些新区承担着示范带动作用,并集中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增强科技和产业竞争力,扩大有效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及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通过这些措施,新区将进一步发挥改革开放综合功能平台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2024-03-19 重大项目 城市群

2024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投资、消费、出口增长强劲,展现韧性与活力。

2024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动力强劲。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民间投资增长,消费活力持续,生活服务和新型消费增长,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展现强劲活力。这些数据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5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5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5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5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5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5

四川省

¥ 346.56
2024-05-15

重庆

¥ 331.21
2024-05-15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5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5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5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5

河南省

¥ 324.60
2024-05-15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5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5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5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5

浙江省

¥ 328.4
2024-05-15

江苏省

¥ 298.89
2024-05-15

上海

¥ 317.73
2024-05-15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5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5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5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15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5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5

天津

¥ 368.21
2024-05-15

北京

¥ 339.43
2024-05-16 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