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沪昆客专项目部多种举措提高拌合站效率
为了提高拌合站工作效率,便于日后管理与维护,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二公司沪昆项目广大参建人员集思广益,因地制宜,针对江西地区雨水偏多、空气湿度较大的气候特点以及土壤含水量较高、土质疏松易滑坡等气候地质特点,采取多种举措来加强拌合站排水系统和地质灾害防控,从而提高拌合站工作效率。
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江西地区,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明显,年降雨量达1600至1800mm,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在夏季易发生极端恶劣天气,在出现短时强降雨时,如果积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除,极易形成内涝。为此,一号拌合站在基建工作中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施工人员在一号拌合站围墙的外侧开挖出一个环形的导流明渠,防止站外的积水流入站内,拌合站内部则地下埋设排水管,通过渗水地砖使地表积水能够迅速渗漏到地下管网中,形成明暗结合的排水系统。为了有效加快排水速度,防止积水的内部循环,导流明渠与排水管网根据拌合站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特点,利用高度依次递减,呈南北阶梯状走向,并通过站外一条排水管与附近一条小河相连,确保积水能够高效、顺畅的排出。
公司沪昆客专项目所在上饶地区,多为低山与丘陵,怀玉山脉与武夷山脉横贯全境。由于气候原因使该地区土壤含水量大,加之当地村民开山采石,取土制砖,原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雨量一大极易发生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沪昆客专项目部在拌合站建设中特别注意该问题,除了选择地势开阔、平坦的地理位置作为拌合站建设用址外,还积极对拌合站周边山体环境进行改造。在一号拌合站外有一座因山石开采,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的小山,由于离拌合站较近,且风化石较多,一旦遇上大量降水,极易发生泥石流给项目部拌合站带来威胁。为了消除这一安全隐患,施工人员首先将面向拌合站一侧山坡上裸露在外、已经松动的岩石及其它杂物清运走,随后用混凝土将修整好的边坡进行喷铆,并在喷铆后的边坡上设置数量众多的雨水导流槽,最后再覆盖一层由锚杆固定的铁制防护网,通过这些“硬”方法来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针对那些风化石较少,土壤暴露在外而缺少植被的边坡进行“软”处理,也就是将一部分泥土运走,降低其坡度,然后在上面种植根系发达的草本植物,以此减少滑坡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起到了对周边环境的绿化作用。
通过以上举措,有效提高了一号拌合站抵御突发性暴雨天气以及地质灾害的发生能力,使一号拌合站在恶劣天气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转,有效的提高拌合站施工效率。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