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超标处罚动真格 碳交易投资价值水涨船高

消耗能源,排放二氧化碳,已经悄然成为一道紧箍咒。7月3日,北京打算处罚碳排放超标企业的消息,不仅让人们感觉到减少碳排放已经变成一条活生生的约束,也让市场看到碳排放配额的投资价值。...

北京碳市场履约期结束 企业碳管意识需加强

在66.48元的历史最高均价下,此前价格长期平稳的北京市场结束了2013年度的履约改正期,成为国内第一个收到履约答卷的试点。多家企业表示,认为只要配合第三方核查机构完成核查,上交排放报告,未超额排放即为履约。...

深圳635家碳交易管控单位履约仅四成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碳交办透露,635家碳交易管控单位履约仅四成,对于按时足额提交碳排放配额履约的控排企业将提供1亿元的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对于未按时足额提交碳排放配额履约的控排企业将给予3倍资金等处罚。...

北京金隅完成首批碳交易

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市作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之一,已全面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工作。...

碳交易面临僵局 金融机构不“感冒”

以碳交易为代表的市场手段产生的效果是引导一个低成本的减排模式。然而,市场对碳交易这一新兴手段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感兴趣,尤其是金融方面,真正参与其中的机构并不是很多。...

重庆印发碳配额管理细则 碳交易上半年启动

据悉,此次重庆碳交易试点主要涉及200多家工业企业。按照《重庆市碳排放配额管理细则》(下称《细则》)要求,该市对配额实行总量控制,以配额管理单位既有产能2008-2012年最高年度排放量之和作为基准配额总量,2015年前,按逐年下降4.13%确定年度配额总量控制上限,2015年后根据国家下达该市的碳排放下降目标确定。...

广州碳交所拟对个人开闸 盘活二级市场

广州交易所集团一位高层近日对记者表示,目前广州碳交所已引入机构投资者开户交易,而个人投资者入市申请正处在风险评估阶段,有望在短期内入市,此举有望刺激二级市场活跃度。...

[周评]华北:区域整体市场平稳 河北水泥价格小幅上扬

上周,华北各地主导企业报价依然平稳,京津两地销量稳定,山西、内蒙需求仍无明显好转,河北地区受晴好天气及前期大力度淘汰影响,水泥价格呈小幅上扬趋势。...

[周评]东北:辽宁停窑在即 水泥价格小幅上调

上周,东北地区水泥价格总体平稳,部分地区略有上涨。...

京津冀探索推进跨区域碳交易合作 促进节能减排大气治理

目前京津冀将率先在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上首先展开合作,三地正在探索研究在区域内进行碳排放交易合作,以减少区域内的碳排放,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为推动建设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探索经验。特别是在碳交易中的标准。配额和核算方法方面将加强研究与合作,目的是在总量控制的条件下,起到减少碳排放的作用。...

[周评]华北:市场总体需求疲软 各地报价低位走稳

上周,京津冀地区主导企业报价保持平稳,山西、内蒙古两地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水泥价格继续低谷徘徊。...

[周评]中南: 多地受雨水天气影响 需求不容乐观

上周,中南地区雨水天气持续。受此影响,两广、两湖水泥需求明显降低,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外媒:难以看懂的中国碳交易市场

随着全球最大的欧盟碳市场的价格陷入低迷,加上澳大利亚放弃征收碳排放税,环保主义者抓住了中国碳市场这根稻草,以之证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还远未失败。然而,试水近一年后,这些试点计划却让那些努力适应有中国特色碳市场的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困惑和挫折。...

[原创]埃及:政府批准进口煤炭以应对能源短缺危机

近日,埃及总理办公室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埃及政府将不再等待环境部设计出减轻污染的标准,开始允许水泥企业进口煤炭。...

今年不动产相关投资放缓至13% 水泥行业受创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Brian Y Leung、John Lam、Jacky Chan和Angus Chan近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预计2014年中国新房销售量将会下降5%,住房不动产相关投资的增长速度将会放缓至13%,新屋开工率则将下降15%;同时,住房市场的疲弱表现将导致与其相关性较强的水泥行业受创。...

重庆碳交易试点上半年启动 拟全免发放配额

重庆市发改委一位官员周一表示,该市碳交易最迟于今年上半年启动,“十二五”期间将以无偿发放配额为主。...

动力煤需求减缓 煤价上涨缺乏动力

继本月同煤集团、中煤集团等煤企取消了一些优惠政策后,市场上又有消息称神华集团5月份的煤炭报价也将取消部分的优惠政策,这些消息促使市场看涨情绪有所回升,但从供需面来看,进口煤可能冲击国内沿海市场,水力发电对火电造成一定的挤出效应,电厂对动力煤需求有所减缓,煤价上涨缺乏足够动力。...

为有源头活水来——混合经济使海螺集团充满活力

为什么海螺集团这么多年来一直能够在技术上、效益上执行业之牛耳?它的内生动力在哪里?在去年安徽省委学习传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的讲话给出了答案:“海螺是安徽省成功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在管理创新上有持久的动力。”...

上海碳交易试点企业完成报告

3月31日,上海191家碳排放交易试点企业全部按时提交了企业2013年度碳排放报告,报告工作完成率达到100%,标志着该市试点企业2013年度碳排放报告工作圆满完成,进入碳排放第三方机构核查和审定阶段。...

[周评]华北:京津冀市场基本恢复 山西内蒙市场仍在启动

根据全国各地水泥市场的季节性周期规律,华北地区整体看来3月份处于淡季转换旺季的阶段,4月份进入传统旺季。上周,从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传来的最新消息,京津冀水泥市场相比前期进一步恢复,部分地区水泥价格走高。...

中国碳交易市场稳步推进

“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进一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降低全社会节能减碳成本,同时促进制度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各试点地区已经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制定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正在逐步建立本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体系和登记注册系统,培育和建设交易平台。但是,在试点过程中尚面临诸多问题。...

湖北碳交易初步计划于4月上旬开市

目前,《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已经上报省政府,待大会通过后将正式发布。湖北碳市初步计划于4月上旬实现交易。据了解,该省此次强制纳入碳交易试点的企业有153家,涉及钢铁、化工、水泥、汽车制造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

重庆碳交易方案已上报市政府 官员称即将启动

重庆市发改委资环气候处处长董晓川14日表示,重庆碳交易方案已经上报市政府,待审批下发后将正式上线交易,应该很快会启动。...

2013年世界经济回顾及2014年展望

2013年发达国家增长动力略有增强,发展中国家困难增多。预计2014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会继续分化,欧洲和亚洲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增长动力不足;尽管世界经济整体增速将略有提高,但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

碳交易渐行渐近 建设有中国特色市场

碳排放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也是发达国家在减排方面作出的积极表率。碳排放交易制度目前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它同时也是环境公共治理框架的一部分。根据测算,过去4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达每年500亿欧元。...

香港人大代表:内地赴港自由行人数应设上限

2月14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新民党常务副主席田北辰表示,他将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议案,建议中央有关部委与特区政府建立联络机制,调控内地来港旅客的数量增长,设定49个内地城市每年自由行访港旅客人数的上限,维持每年增长率在3%至5%。...

国内7试点省市碳交易进展

2011年,国家发改委确定北京、上海、广东、深、湖北、重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2年,7试点省市研究编制试点方案,开展各项基础准备工作。以下是国内7试点省市碳交易总体进展与现状。...

关注碳交易市场 实现国民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在气候变化成为全球热点问题的背景下,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已经成为全球的基本共识,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市场体系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好各项节能减排方针的现实举措;是顺应低碳时代的发展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和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长久繁荣的必然选择。...

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抓手。...

北京碳排放交易量已达43850吨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2014年主要任务的内容中提到“支持开展碳汇交易试点”,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截至1月10日,北京市近300家重点排放单位完成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目前已实现19笔碳交易,交易量达43850吨。...

湖北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240亿元 对试点企业无偿配额

记者从湖北碳金融与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研讨会上获悉,经多方筹谋,湖北碳排放交易市场已是箭在弦上。目前湖北首批153家试点企业培训正在有序进行,数据库和交易系统在技术层面也已完成。...

碳交易市场推动地产建筑绿色转型

随着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中国碳交易元年由此掀起帷幕,运用市场化手段治理污染的步伐也显著加快。这一新局面带动了相关行业和市场的跟进,尤其是在地产市场,有望在新一年引导企业积极转型,推动国内绿色、低碳建筑市场的增长。...

[周评]中南:淡季影响显现 水泥行情降温

今年下半年,尤其是进入传统销售旺季之后,中南地区水泥市场行情普遍向好。但在上周,该地区淡季影响因素开始显现,受此影响广东、广西、湖南三省水泥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周评]东北:冬储价零星出台 区域总体报价暂稳

上周,东北地区受季节影响,行情已经处于淡季,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出现小幅下调,但总体报价暂稳。...

北京市超额碳排放 最高拟5倍处罚

27日上午,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碳排放交易权试点工作情况报告。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市将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实施碳排放配额管理和碳排放交易权制度。超额碳排放单位,将受3至5倍处罚。...

[原创]欧盟ETS给中国碳交易的思考

欧盟面临过量的碳排放许可,导致现在碳交易价格的低下,以及一些水泥大企业,像拉法基,存储了大量的碳许可。在欧盟碳交易市场非常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如何避免出现欧洲式的碳价危机,陷入欧盟ETS的僵局,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碳排放交易,广东做对了什么?

碳排放交易作为系统工程,必须部署周全,各方各面都统筹好。广东做了充分的工作:政策法规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市场服务体系、信息支撑体系等四大体系协同支撑、总量设定机制、配额分配机制、报告核查机制、交易机制、激励惩罚机制等五大机制相互配合。...

广碳所:助推低碳发展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决定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排放权交易”这一新兴名词,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内。...

发改委:11月16-30日经济体制改革信息

地方改革:11月26日,上海正式启动了碳排放交易。碳排放交易启动后,2013至2015年三个年度配额分别都出现了成交。根据总体安排,在2013年至2015年的试点阶段,上海纳入配额管理范围的试点企业有191家,主要来自钢铁、化工、电力等工业行业,以及宾馆、商场、港口、机场、航空等非工业行业。...

[独家]碳排放权交易来到水泥企业面前

近两年前,《中国水泥网》据门户网站的有关开征碳税的消息做了有关报道,曾在业内掀起了一拨波浪。本是作为专业网站及早地给水泥工业提个醒应该说是及时的,也是专业网站责任性所在,及早知会水泥业内,使业内及早作出应对,正是符合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之道理。...

[周评]中南:旺季影响持续 行情总体看好

上周,中南各省水泥行情总体向好,湖南受雨水天气影响,部分水泥企业实际执行价走低30元/吨,但依旧维持了高位运行;河南则走出萎靡的市场有行情,水泥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广西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明显,相邻的广东虽然当前价格较为稳定,但是由于西江航道限行,预计后期价格上涨可能性较大;海南价格暂稳。...

广东清远8家水泥企业列入省首批控排企业

广东清远市的英德海螺水泥、盈泉钢制品等17家企业被列入首批控排企业。今后,这17家企业免费额度用尽后,将要花钱买3%额度的排放权,改变全部免费排放的现状。...

广东:碳排放权有偿配额发放底价拟定60元/吨

《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于日前正式颁布实行,首批控排企业与新建项目企业名单同时公布,共涉及电力、钢铁、石化和水泥四大行业242家企业。方案显示,广东将建立碳排放权有偿发放制度,12月中旬将发放,首次发放底价拟定60元/吨配额。...

辽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交易平台28日在沈阳启动

随着第一单—沈阳千缘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购买400吨VER(自愿减排量)的成交,辽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交易平台28日在沈阳市铁西区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正式启动。...

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张” 六省市联动

28日上午,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市环交所正式开市。京津冀晋蒙鲁六省市签订碳排放合作协议,区域联动治理大气污染,利用“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上海碳排放交易开市:首批纳入191家企业,暂不接受个人交易

11月26日,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共同鸣锣,启动交易。在2013年至2015年的试点阶段,全市191家来自钢铁等工业行业及宾馆等非工业行业的企业,率先纳入了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

碳排放权交易年内将出首单 排污权配额难确定

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将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等交易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总量控制。记者发现,北京环境交易所官方网站已悄然在首页挂出“北京碳排放权交易账户开户须知”,这或有可能意味着北京市的碳排放交易即将拉开序幕。...

社科院主任:低碳减排 无论发达与否共同行动最重要

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排放第一大国,在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方面面临诸多障碍,如何有效地开展节能减排进而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成为关键。...

发改委:9月16-30日半月改革动态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要着力增强政策针对性和协调性。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第三季度例会提出,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