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1亿!260个重大项目陕西西安开建

陕西省西安市2018年第一批26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021亿元,年计划投资852亿,主要涉及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等四大领域。...

顽“灰”生辉----垃圾焚烧飞灰遇到水泥窑协同处置

近几年垃圾焚烧项目数量及规模的快速增长,导致危险废弃物HW18--垃圾焚烧飞灰的产量逐年递增,因飞灰中蕴含优质的水泥原料资源经“水洗脱盐”后,通过成熟的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制成水泥熟料,使得垃圾焚烧飞灰重新得以利用,实现顽“灰”生辉。...

多地量体裁衣为建筑固废资源化谋出路

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浪潮中,城中村改造、拆临拆违、旧城改造等工程实施步伐不断加快,建筑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如何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为重要课题。中国环保在线整理发现,目前多地正不断创新模式,推动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周评]华北:重污染天气预警影响,产销双淡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上周华北地区受重污染天气预警影响,产销双淡。尤其京津冀污染通道城市受橙色预警措施影响,水泥粉磨站和一些窑线再次停产。 ...

郑建辉:水泥企业协同处置危废市场现状和前景分析

3月29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水泥网年会”危废处置专场会议上,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郑建辉在会上作了题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市场现状和前景分析》。...

水泥企业进军危废除了技术还有哪些值得思考?

金隅冀东水泥环保产业中心总经理刘科认为,水泥企业进军危废优势众多,不仅仅可以实现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达到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为水泥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水泥企业涉足危废领域应该避免盲目性。...

北京利用建筑垃圾打造再生自然主题公园

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多辆满载建筑垃圾的绿色运输车穿梭忙碌,将装载的建筑垃圾投入处置设施。昌平区首个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日前正式投产。...

【两会】创新 推动建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对任何行业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建材行业也不例外,创新已然成为引领建材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建筑垃圾,这样“点石成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也应和了这样的发展要求。...

水泥窑协同处置产业化布局亟待加快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类废弃物的产生量与日俱增,“垃圾围城”形势严峻,固体废物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

河南建筑垃圾年资源化利用产能超6000万吨

2017年,河南新增建筑垃圾处置能力1250万吨,从而使建筑垃圾年资源化利用产能超过6000万吨,跃居全国前列。...

突破壁垒 水泥窑协同处置产业化布局亟待加快

作为水泥生产大国,我国水泥行业每年消纳各种固体废弃物达6亿吨以上,为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推广、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政策支持亟待细化、强化。...

北京建工与USGBC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月15日,北京环球主题公园施工现场,北京建工与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简称USGBC)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中国城市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建筑垃圾处置莫成“绊脚石”

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开展,随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近年来,建筑垃圾的处置问题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之中,尽管从中能够看到建筑垃圾处理的一些数据和成效,但夹杂其间的,不少还是关于这一话题的负面新闻。...

建设美丽中国的“华新实践”

十多年开拓进取,让华新从一家单纯从事水泥生产的企业,发展成为集水泥、混凝土、骨料、环保处置、EPC工程、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于一体的全球化建材集团,在全国十余个省市及海外拥有150余家分子公司,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和财富中国500强,跃居国内行业前五。...

固废处置“走捷径” 水泥窑协同模式应用广

近年来,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垃圾焚烧比例逐步上升。同时,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模式开始兴起。...

我国首个绿色矿山建设团体标准发布

12月21日举行的绿色矿业发展战略联盟成立大会上,我国首个绿色矿山建设全国标准——《固体矿产绿色矿山建设指南(试行)》(T/CMAS)正式发布。...

从“水泥摇篮”到“环保先锋” 华新精彩转身---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报道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水泥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进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定于2017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大会。...

徐永模:一文读懂水泥行业的前世今生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定于2017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大会。...

在北京国资委指导下金隅集团关停5家企业

北京市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指导市属国有企业坚决退出低端无效供给,加快化解过剩产能。...

水泥窑干法协同处置飞灰技术交流会在诸暨召开

10月28日,在丹桂飘香的古越文化发祥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西施故里诸暨,由北京中丹科技有限公司和兆山集团诸暨水泥有限公司联合组织召开了“水泥窑干法协同处置飞灰技术交流会”。海螺、南方、红狮、京兰、金牛、兆山、沃丰等水泥企业及行业媒体代表应邀参会。...

持证企业全国仅24家 水泥窑协同能否做危废处置替补?

“2006年~2015年,我国危险废物经营持证企业从1000多家增长到2000多家,核准经营规模从700多万吨增加到5万多吨。但目前国内危废处置能力仍然有较大缺口,这一缺口主要是危废的焚烧和填埋。”...

环保部印发实施意见细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排污者担负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第三方治理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排污单位的委托要求,承担合同约定的污染治理责任。...

建筑垃圾疯狂偷倒“引人深思” 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据报道,近来,江苏省常州市多地频发建筑垃圾倾倒事件。据常州市武进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披露,去年他们查获偷倒垃圾案件58起,今年上半年立案已达47起。...

围绕处置核心环节 以点带面制定标准

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在我国正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统一的标准将有效保障该领域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标准尚待完善,细节未能涵盖,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置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言不合”就协同:当飞灰遇上了水泥窑

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技术、环保可靠、处理成本合理,为困扰全国各大城市的“垃圾围城”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产业链处置终端技术。...

绿色建材产业方兴未艾 大有可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材料与信息、能源、生物等高技术加速融合,大数据、数字仿真等技术在新材料研发设计中作用不断突出,“互联网+”、材料基因组计划、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兴起,也为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毋庸置疑,绿色建材产业方兴未艾,大有可为,必将在未来持续引领建材工业的转型升级。...

北京引入全国首例“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

随着疏解速度不断加快,各类建筑垃圾也随之增加。为避免疏解后的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二次影响,近日,朝阳区引入全国首例“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可将腾退中90%以上的建筑垃圾原地转化为再生骨料,投入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为疏解后的“留白建绿”快速腾出空间。...

河南实施建筑垃圾“联审联批”

河南省日前在荥阳市召开全省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会议,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并在全省推进省、市、区(县)三级建筑垃圾监管大数据平台联网对接,实施建筑垃圾“联审联批”,落实建筑垃圾联动管控机制。...

河南实施建筑垃圾“联审联批”

河南省日前在荥阳市召开全省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会议,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并在全省推进省、市、区(县)三级建筑垃圾监管大数据平台联网对接,实施建筑垃圾“联审联批”,落实建筑垃圾联动管控机制。...

破解建筑垃圾处理难题,延伸资源化产业链

有效地解决建筑垃圾堆积的问题,仅仅依靠填埋是不够的,资源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仍然较低,市场矛盾凸显,寻求资源化出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城市改造中的建筑垃圾更应及时资源化

将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缓解了“垃圾围城”、“资源浪费”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无序堆放和填埋带来的垃圾围城困境,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创造价值。...

北京市“开墙打洞”整治行动给建筑垃圾资源化带来新机遇

整治“开墙打洞”为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带来新机遇,但其实不仅仅是在北京市,为提升市容市貌,我国其他各大城市的改造空间巨大。...

建筑垃圾资源化拒绝“纸上谈兵”

城市追求更高层次的布局和发展为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近期,北京市集中整治“开墙打洞”的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东、西城区及石景山、朝阳等地均开始“大手笔”拆除违建。治理“开墙打洞”在消除建筑安全隐患,规范街道秩序,减少垃圾遍布。...

王政:雄安新区建设与建筑材料工业

雄安新区建设和新区城市运转将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化过程。建材工业肩负着雄安新区建设的历史重任,对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构建生态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优质公共设施、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起着支撑作用。同时,雄安新区建设也将加速京津冀地区建材企业的转型升级。...

值得推广的建筑垃圾处置方式有哪些

“垃圾围城”亟待突破,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值得推广的建筑垃圾处置方式有哪些?...

开创砂石骨料“绿”时代——武汉建材设计院拓展砂石骨料业务探略

在常人眼中,砂石骨料就是一种几乎无需加工、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原始建材,即便在业内,多数建材人似乎也将砂石骨料当作最不 “入流”的一个建材子门类。然而,从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生态发展战略规划中,我们不难发现,“砂石骨料”正在成为建材行业里的“热词”,砂石骨料行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

华新水泥:拉豪合并带来机遇 环保处置仍是重点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3月28日,华新水泥举行2016年度业绩说明会。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王锡明、副总裁/财务总监杨群进、副总裁/财务副总监孔玲玲等一同参加了说明会,就华新水泥2016年业绩对外作出说明。...

吉林:实施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立法推动垃圾产业健康发展

两会期间,“建筑垃圾立法”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之一,两会闭幕后,记者专门来到吉林省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采访,了解到他们通过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立法,为吉林省建筑垃圾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规范。...

《天津市“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发布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高碳行业规模,加快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产业绿色转型。...

政协委员傅建荣:加强政策扶持 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通过资源化利用可以挖掘这一巨大的城市矿产。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太原市委主委傅建荣日前向政协大会提交提案,建议发展村换经济,促进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北京大兴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线2017年夏正式投用

目前大兴建筑垃圾处置厂已经基本完工,相关设备已经开始调试,预计五、六月份将投入使用。...

尧柏环保富平固废项目顺利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和危废经营许可核查

日前,从陕西省环保厅传来消息,经过9个多月的试运行,西安尧柏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富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项目,顺利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和危废经营许可核查评审。...

“节源开流”成破解建筑垃圾围城之殇全新路径

针对如何解决建筑垃圾围城危机,近日,有业内人士提出新思路:“节源开流”。以装配式建筑“节源”,以垃圾资源化“开流”,使建筑垃圾进入良性的循环的状态中,提升资源化利用率。...

以装配式建筑“节源” 以垃圾资源化“开流”

2016年12月,工信部和住建部公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对“资源综合利用及能源消耗”提出要求,要求建筑垃圾处置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综合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资源化利用率应达到95%以上。...

转型环保受益错峰生产 华新水泥业绩暴增逾三倍

华新水泥24日晚间披露2016年度业绩预报:公司预计,2016年实现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在330%至380%之间。...

华润集团:协同处置社会废弃物 践行绿色发展

华润集团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方向,不断寻求与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之道,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集团积极参与社会废弃物治理,探索利用水泥窑和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废弃物,实现废弃物处置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降低环境负荷,践行绿色发展。...

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瓶颈”待突破

2016年,对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来说,是从冷落到焦点、从处置无序到规则构建的一年。这一年,建筑垃圾资源化收获了不少惊喜,全国两会提案、各地政策出台、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等。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建筑垃圾处置不当造成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2017年,建筑垃圾资源化依旧面临挑战和压力,未来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2017年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回首过去,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发展迅猛,成绩有目共睹;放眼未来,有挑战更有机遇,需要行业上下以中流击水的自信、奋发有为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瞄准方向坚定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

1 2 3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