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替代燃料可帮助水泥企业实现多大的成本降幅?
当前,替代燃料作为水泥企业降低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备受关注。以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华新等水泥巨头为代表,国内水泥行业替代燃料使用率正在不断提升。
近日,中国水泥网特别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热工专家王俊杰,聚焦替代燃料实现的成本降幅分析和选择替代燃料类型的方法,分享前沿替代燃料降本思路和企业适配逻辑。
一、企业通过合理使用替代燃料实现的成本降幅分析
理论上,水泥企业可以实现100%的燃料替代。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企业这样做呢?对于水泥企业来说,经济性是使用替代燃料的关键。如果要100%替代,对于替代燃料的品质、储存、运输、计量精度等各环节的要求都会非常高。
企业使用替代燃料能够降低多少成本主要取决于三点:
1)替代燃料单位热值成本和煤单位热值成本(包含其各自进厂后的处理成本);
2)替代燃料的热量替代率(TSR);
3)替代燃料使用对生产的影响(包括对熟料产量、设备运维、旁路放风、耐火材料、熟料质量、风机电耗、氨水消耗等)。
其中,随着TSR的提升,替代燃料对于生产的影响会更大,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熟料产量降低、质量下降,耐火材料寿命缩短,设备可靠性降低等系列问题。
对于企业来讲,可建立相应的台账,将替代燃料种类、成分、成本、TSR及对生产多方面的影响涵盖进来,便于综合分析判断。可能会发现,即使在替代燃料单位热值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并不是替代燃料用的越多,单位熟料的成本就越低。对于成本来说,可能存在替代燃料热量替代率的优化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成本降低最为明显。对于每个企业来讲,因为自身特点、替代燃料和煤粉成本等差异,这个范围并不一致。
二、企业应挑选适配自身需求的替代燃料类型
1.首先应明确“底线”,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确定“底线”,比如热值最低1500 kcal/kg,氯含量最高1.0%,有的企业因为原料氯含量已经比较高了,可能需要对氯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反之,对氯含量就可以适当宽松。
2.有了“底线”后,企业需要组织力量调研周边一定范围内能满足“底线”的所有替代燃料,如生物质、工业衍生燃料、废纺、塑料、建筑拆卸材料等,收集各替代燃料的参数,包括成本、热值、氯含量、汞含量、距离、年供应量、形态、颗粒尺寸、水分、灰分、挥发分、堆积密度、微量元素含量(碱硫磷镁)。
3.在此基础上,可依照运行成本、前期投资成本、对生产的影响、对环保的影响等诸多维度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适合自身的几类替代燃料。
当前,水泥行业正面临节能环保及产业智能化升级双重考验,为贯彻相关政策要求,加速推进水泥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网定于9月23日-24日,在山东淄博召开“第十四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智能化高峰论坛”。本次大会将汇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众多产业相关方,集群体智慧,推动水泥行业节能环保及智能化转型升级。
会议期间还将组织参观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二氧化碳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示范项目。
编辑:李彬恺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