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成允:蓄势待发 砥砺前行

2011年,“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水泥行业的丰收年,全行业水泥产量突破20多亿吨,整体利润达千亿元。在业界同仁举杯相庆的同时,细心人会发现,欣喜之余也有隐忧,实际上从去年6月份之后的毛利率是呈现逐月递减的态势。市场低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有效的应对之策。...

《央企市营:宋志平的经营之道》近日出版

7月10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企业管理出版社承办的“‘央企市营’成长模式座谈暨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宋志平表示,“央企市营”浓缩了中国建材集团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的实践与经验,展现了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探索不懈努力的智慧与勇气,更为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此次座谈暨新书发布会,让更多的人关注央企、走进央企、了解央企,为深入推进央企的改革和发展献智献策。...

中国建材等探索“央企市营”成长模式 与民企共进发展

“一家央企50%以上的资本由社会投资人和股民组成。但央企控股的产权多元化,绝不是要搞私有化……”10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企业管理出版社承办的“‘央企市营’成长模式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者就中国建材集团“央企市营”成长模式、创新实践以及如何在我国企业转型发展中发挥作用展开热烈研讨。专家表示,央企要进一步走市场化道路,与民企共进发展。...

中国建材:坚持‘央企市营’ 做行业整合者

6月5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中国建材:坚持‘央企市营’做行业整合者”的主题演讲。演讲中,宋志平结合自身的企业经历,详细地讲解了新形势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以及坚持“央企市营”、做行业的整合者的实践与思考。...

节能降耗面临“十字路口”三大转变成主要难点

目前我国依靠淘汰落后产能、常规技术改造进行技术节能的空间已经很小,部分行业、企业能耗已做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我国节能降耗已经走到“十字路口”,由技术节能向结构节能、粗放节能向精细节能、行政节能向市场节能的转变,成为“十二五”节能主要难点。...

面对水泥等产能过剩 启动民营经济成必然

在全球经济低迷及各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背景下,中国唯有加强改革,启动民营经济,才能在抑制新增产能的同时,慢慢消化库存。...

[独家]“价格协调”公开上网该不该?

近日,笔者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厦门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召开水泥价格协调会议》,该新闻出现于厦门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网站首页工作动态一栏,并注以红色字体,格外引人注目。厦门市散办关注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好事,但是举行这样的会议座谈价格协调,则有不依法行政之嫌。...

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之本

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国有企业改革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多年来,中国建材面临的处境不容乐观,整个行业都处在一种恶性竞争的状态当中,正是在这样一种恶劣环境下,中国建材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年前,当时中国建材销售收入仅20多亿元,但截至到2011年,中国建材销售收入已经接近两千亿元,净利润和上交税金双双超过百亿元,已经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建材企业,也是我国建材行业唯一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刘长发:“十二五”建材工业投资形势分析及发展方向

2月25日9时,由中国水泥网主办,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特别协办,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2中国水泥网年会在杭城拉开帷幕。会上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刘长发发表《“十二五”建材工业投资形势分析及发展方向》主题演讲。...

宋志平:大力实施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战略规划

宋志平在文章中表示,2012年中国建材集团认真贯彻去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央企负责人会议精神,全面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以“五个提升”为抓手,提升规范管理水平、提升精细管理水平、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升风险管控水平,从而全面推进做强做优,确保全年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任务,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建材产业集团。...

多重压力促环渤海煤炭价格暴跌

从去年11月份至今,环渤海市场煤交易价格呈现快速下滑态势,以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电煤为例,从去年11月初的850-860元/吨,下跌至目前的775-785元/吨,三个月时间竟然下调了75元/吨。...

乔龙德:水泥工业发展转型的五大目标任务

在水泥协会2011年会长扩大会议上,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发表讲话,站在联合会的角度上,看水泥工业的发展,对水泥协会的工作做个评价。并分析了建材行业和水泥工业下一步转型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宋志平:企业成长的逻辑

同时执掌两家大型央企,两家企业都成为国资委充分竞争领域中快速成长的典范。宋志平带领企业快速成长的故事,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企业成长的奥秘究竟是什么?成功的动力来自何方?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发展蓝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宋志平。...

电荒!“煤电死结”拷问定价机制

11月28日,新一轮反季节常态化的“电荒”暴露出我国持续多年的煤电矛盾趋于恶化。除水电欠发由“天灾”所致外,火电厂不能开足马力、跨区输电不能调剂余缺的现象表明:“制度性缺电”已成为威胁国家电力安全的重要因素。...

云南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回顾与思考

云南水泥行业自“十五”后期拉开行业整合的帷幕以来,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行业整合由最初的政府主导逐渐向政府推动的兼并重组过渡,由初期的政府行为逐渐向遵循市场规律的企业行为转变,有利地推动着云南水泥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

[西北行]谢克平:西北行所见生产线若干看法

8月5日至20日,“龙亿科技水泥西北行”代表团经过16个日日夜夜,行程5000余公里,走访了青、甘、宁、陕12家典型水泥企业,充分了解了西北水泥市场。西北行结束后,细心的谢克平教授言简意赅的总结了走访企业的特点,以供参考。...

7月华北水泥市场分析:竞争激烈 价格下调

7月份华北地区水泥市场继续受到新增产能冲击和需求减少的双重压力,使得价格节节下行。京津冀地区继续充当水泥价格下调的先锋,以P.O42.5为例,北京(挂牌价)、天津、河北、山西价格环比跌幅分别为-4.16%、-3.01%、-1.81%、-1.86%,河南地区无变化,内蒙古由于修正了蒙西海拉尔和阿荣旗两方报价,提升了平均价格,内蒙古地区的具体情况会在下面的分析展开。...

中国建材:联合重组凝聚337家企业的力量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建筑材料集团能够凝聚起原本像散沙一样的300多家企业,催生出如此巨大的生产力,成为我国建材行业的领跑者?记者通过调研发现,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史正是一部联合重组的历史。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整合、企业重组、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等一系列变革的进程中,破解中国建材集团联合重组的成功之道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中国建材:观念创新成就“包容性成长”新模式

多年来,中国建材集团采取“央企市营”的动力机制,走一条包容性成长的道路。比如,这家企业对重组企业采取的是“七三原则”:中国建材收购70%,给民企创业者留30%股份,用少量国有资本带动大量社会资本,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水泥价格乱象丛生 谁是背后推手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表示,水泥行业这几年发展太快,数量太多,无序竞争造成了低价倾销,要调整企业的规模结构,能使得企业的规模结构能更趋合理,来减少目前的这种无序竞争,使得水泥行业从目前的不成熟走向成熟,那时候这个行业可能就能获得一个合理的利润了,获得一个合理的投资回报。...

[理事会年会]南高齿:变革中谋求新增长点

目前南高齿减速机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在水泥行业通过销售给国内大型制造公司,已间接出口到东南亚,包括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还有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目前国外市场占南高齿销售总额的10%,以后国际市场会逐渐成为重点,份额会逐步加大。...

2010中国水泥网理事会年会在杭州举行

2011年1月22日,中国水泥网理事会年会在中国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新新饭店拉开帷幕。中国水泥网理事会成员齐聚一堂,发表了对水泥及上下游行业未来发展见解与趋势预测,同时在给予中国水泥网极高的评价和期许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水泥网发展的宝贵看法和建议。...

限电+成本大涨 长丰海螺水泥保供困难

12月22日,合肥市重点工程管理局以长丰海螺水泥公司供应水泥违约为由,申请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向长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下达了民事裁定,并于当日现场冻结了长丰海螺公司账户,封存了公司账务系统,提走了长丰公司两台车辆,导致公司生产经营严重受阻。...

业内人士称我国柴油批发市场呈现集体违规

国家发改委对违规高价批发销售柴油8家企业的公开查处在市场上引发了连锁反应,从昨天起,为避免挨罚,地方炼厂集体不再提供公开报价,柴油批发贸易转入地下,记者调查发现,柴油批发市场正呈现出集体违规的怪象。...

大量库存抑制不住煤价上涨

一边是煤炭库存持续22个月的高位运行,一边是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扬,这两种现象在目前的煤炭市场竟然同时出现。大量库存为什么拉不住“快跑”的煤炭价格。 ...

谭仲明:“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引导中材集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务院国资委直接领导下,在我国建材行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指引下,中国中材集团取得了飞速发展,经营规模迅速壮大,主导产业快速成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走上了一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成为“由大变强、靠新出强”战略的受益者。...

四川水泥市场分析——似锦繁华背后的暗流涌动

大型项目投资和灾后重建带来巨量的水泥需求使得四川占据中国水泥价格的“高点”。但是相应的,短期内四川水泥投资激增带来问题也非常明显,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产能急剧过剩、市场变得拥堵,四川水泥行业发展变得更为扑朔迷离。中国水泥网借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的机会走访了众多四川重要的水泥企业和水泥装备制造企业,更进一步加深对市场了解。...

崔星太:降低成本绝不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手段

“降低成本虽然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手段之一,但绝不是主要手段。”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星太在海螺论坛发表讲话时说,这一见解引发了行业内的激烈讨论,到底什么才是企业生存、发展之“王道”?...

雷前治:建议大企业建立协商机制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为“海螺论坛”作最后会议总结...

于九洲: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促进行业科学发展

非常感谢建材联合会和海螺集团举办这次论坛。相信通过本次论坛,我们一定能够领略到业界同仁的真知卓见,分享难得的宝贵经验,获取应对危机的良方。下面,按照本次会议的要求,我代表冀东水泥做如下发言,请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张剑星:垄断在中国水泥行业实际上是个“伪”问题

作为基建的“粮食”,水泥业是国家投资拉动政策的重要受益行业之一,也是见效最快、最大的行业。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材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常务执行副总裁张剑星在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每万元投资消耗1.5吨水泥计算...

1 2 3 4 5 67 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