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多重压力促环渤海煤炭价格暴跌

2012/02/04 00:00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从去年11月份至今,环渤海市场煤交易价格呈现快速下滑态势,以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电煤为例,从去年11月初的850-860元/吨,下跌至目前的775-785元/吨,三个月时间竟然下调了75元/吨。......

  从去年11月份至今,环渤海市场煤交易价格呈现快速下滑态势,以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电煤为例,从去年11月初的850-860元/吨,下跌至目前的775-785元/吨,三个月时间竟然下调了75元/吨。已经步入二月份,预计市场煤交易价格还会继续下行,但下降幅度会收窄,笔者预计,随着下游工业企业的恢复生产,需求提高,市场煤价将于二月中下旬走稳,三月份出现反弹。

  受需求不旺、下游库存高位、煤炭限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环渤海煤价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下调,下跌到去年12月底的800元/吨;进入1月份后,呈继续下跌态势。到1月底,5500大卡市场煤已降到780元/吨,一共下跌了75元/吨。其中,去年11月份下半月下跌了10元/吨,平均每周下跌了5元/吨;12月份,下跌了45元/吨,平均每周下降了10元/吨左右;而今年1月份,一共下降了20元/吨,平均每周下降了5元/吨左右。此轮煤价下跌,是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后,首次出现市场煤价大幅下跌,5500大卡市场电煤从850-860元/吨下降到775-785元/吨,两个半月下跌了75元/吨,下跌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下调幅度之大让人咋舌。对这段时间的煤价走势分析如下:

  1.去年11月份煤价达到顶峰,出现高位下落。

  去年9月下旬开始,受大秦线检修以及冬季前大量存煤等因素影响,煤炭抢购风在沿海地区蔓延,煤价呈现涨势,到了11月初,国内市场煤价达到顶峰,11月2日,环渤海5500大卡市场煤价为850-860元/吨。

  具体分析这段时间煤价走势,去年9月份开始,受增补库存、提前为冬季备煤和大秦线即将检修等因素影响,煤价开始企稳,呈小幅上调态势;进入9月下旬,山西金海洋元宝湾矿难发生后,中煤井工矿井和朔州整合矿全部停产、等待省政府验收,恰恰赶上铁路“开天窗”检修等双重因素影响,大秦线运量每天减少约25万吨,其中秦皇岛港方向减少20.6万吨,进而造成北方秦皇岛、唐山等港口库存持续低位,用户普遍存在恐慌心理,加速了市场煤价的上扬。到去年10月17日,部分经销商已将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煤提高到860元/吨,创2008年10月底以来煤价新高。当时的煤价高位主要原因是大秦线检修之前的抢运和检修期间,由于忐忑心里和资源紧张,煤炭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检修结束后,由于北方各港口存煤持续低位、库存恢复缓慢,港口存煤少造成煤炭价格仍处于快速上升态势。随着铁路检修的结束、山西煤矿的复产,资源调进量恢复正常,而进口煤价格大幅下调、大量涌入,下游用户存煤增多,购买积极性下降,环渤海市场煤虚高,处于有价少市的状态,煤价到10月底基本止涨趋稳,并于11月份呈现下行。

  2.去年11月底,发改委下发的“限价令”,加快了煤价下跌。

  去年11月份,正值煤电双方博弈之时,煤炭企业全力向上扛价。主要需求方:电厂却是力争多存煤,以争取新的一年在煤炭价格博弈中掌握主动权。正在这个时候,国家发改委的“限价令”出台,要求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市场煤在新的一年控制在800元/吨以里。本来按照市场规律,市场煤价应呈小幅回调态势。此次煤炭限价令的出台,加剧了煤价的下跌速度,12月份,环渤海煤价呈现大幅回调(每周下跌10元/吨左右),中煤、神华等央企带头执行国家限价要求,主动下调煤价,同煤、伊泰、蒙泰、山煤等大型煤企纷纷效仿,下调市场煤价格。到12月底,大部分煤炭运销企业将5500大卡市场煤控制在800元/吨以下水平。

  分析去年11-12月份的煤价大幅下跌的原因,一个原因是因为需求走软、下游库存高位造成的,确实是市场供求变化促使煤炭价格下跌;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国家发改委出台“限价令”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煤价下跌。而进入2012年,由于市场需求仍然不好,春节将要到来,工厂面临停产放假,而这时市场煤价起点很低,从800元/吨的基础上继续下降。

[Page]

  3.下游电厂提前存煤,存煤数量高,打击了煤价。

  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煤炭需求激增,加之大量火电机组不断上马,煤炭消耗增加,迫使下游消费企业大力增加存储煤能力,加大采购力度。尤其沿海火电厂在用煤旺季来临之前就大力存煤,增加存煤数量,电厂纷纷增加堆场垛位,发挥储煤基地作用,到11月底,全国重点电厂存煤数量达到8300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19天。其中沿海六大电厂存煤总量达到1317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21天;存煤的高位促使电厂购煤欲望降低,采购积极性减弱,相应降低了接货价。而进入1月份,春节期间,我国主力电厂存煤竟然高达8934万吨,可用天数为20天。

  利用储煤基地大量存煤既避免了煤荒,也平抑了煤炭价格,使电厂用煤告急的现象减少。以浙能集团为例,去年夏季以来,浙能集团存煤(包括电厂及接卸港、储煤基地存煤)一直在30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春节期间消耗减少,库存增长更是迅速,目前浙能集团存煤数量高达445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他电厂:国电、华能、大唐集团沿海电厂存煤数量也处于高位,下游消费企业存煤数量的大幅增加和储煤基地的加快建设,平抑了市场煤价。

  4.经济发展增速减缓,需求平缓,减少了用煤需求。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方面,国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采取控制措施,势必减少煤炭消耗;进口煤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挤占了部分国内市场份额。

  从宏观层面看,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开始回落,实体经济受到国内外形势较大影响,南方部分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耗煤和耗电量均有所下降。国家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必将影响下游产业对能源和矿石、钢铁的需求,煤炭市场需求难以预测。内外因素作用,降低了市场煤价。

  5.前期进口煤较多,库存亟待消化,影响了国内煤的采购。

  我国进口煤炭总量的75%左右输往能源缺乏的华东、华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余输往内陆地区;很多进口煤进入电厂库存后,很长时间才消化殆尽。去年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主要煤炭进口国需求平稳,进口煤价格持续下跌,外煤价格和质量优势进一步显现,我国沿海地区煤炭进口量迅速恢复并呈爆发式增长。我国广东、广西两地进口煤较多,其中广东地区进口煤数量超过4500万吨,广西进口煤为2726万吨,山东进口煤为1705万吨。

  具体到电厂方面,国电、大唐、华能等电力集团均增加了进口煤数量,而地方电厂粤电、浙能、山东电等用户进口煤也呈增势。很多沿海电厂进口主要以印尼、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煤为主;在去年9月份大秦线检修之际,全力采购进口煤炭作为补充,采购完毕后,受需求减弱、电厂日耗减少等因素影响,所存煤炭难以消化,对国内煤炭采购的欲望降低,压低了国内市场煤交易价格。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行情综述]5月:成本压力抬升,全国行情上扬!

5月初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为107.98点,月末报收113.82点,环比上涨5.29%,同比下跌10.05%。

[混凝土价格指数5月报]:多数地区以跌为主,东北跟随原料上涨

5月份,国内市场需求仍较为疲软,混凝土价格以跌为主,局部跟随原料上涨。至5月底,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CONCPI)报收118.55点,较4月底下跌1.38%……

四川攀枝花地区水泥价格通知上调

1日起四川攀枝花地区主导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50元/吨

四川阿坝地区水泥价格通知上调

3日起部分主导企业通知对阿坝地区上调水泥价格30元/吨

福建地区水泥价格全面通知上调

6月2日起福建地区主要厂家陆续通知上调全品种水泥价格20元/吨左右,具体落实情况有待跟踪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6-0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3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3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3

四川省

¥ 374.12
2024-06-03

重庆

¥ 337.56
2024-06-0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3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3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3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3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3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3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3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3

上海

¥ 367.73
2024-06-03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6-03

吉林省

¥ 420.39
2024-06-03

辽宁省

¥ 411.40
2024-06-03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6-03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3

河北省

¥ 361.26
2024-06-03

天津

¥ 408.21
2024-06-03

北京

¥ 389.43
2024-06-04 01: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