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勇新:为什么BIM技术成为了我国建筑业改革的主要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经济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与此同时,建筑业也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到中速增长,经济增速放缓倒逼建筑业转型。低要素成本驱动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技术创新将是建筑业发展的动力,建筑业已逐步开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全国建筑业产值缓慢回升 2017建筑业将是寒冬后的春天?

去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935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增速略有回升。这将会是建筑业经历寒冬后的春天吗?...

权威专家:企业一年付息4万亿 杠杆率必须降下来

要继续去产能,特别是要处置僵尸企业。因为僵尸企业是市场失灵的标志,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尽管可能也有产能的周期性过剩,但是很少有僵尸企业。僵尸企业说明没有一个市场化的出清机制,所以通过处置僵尸企业是要恢复和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重建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

人民币走势渐趋平稳 美元仍是今年核心变量

从去年底的“破7乌龙”,到今年以来的稳中有进,人民币走势出现了“V”形反转,市场的贬值预期也在逆转。截至2月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价报6.8637,较去年最低点升值近2%。...

民主党向特朗普献计1万亿基建计划 标普、纳指均创新高

美国参议院民主党向特朗普提出了一套1万亿基建计划。这推动美国股市大幅上涨。1月25日,美股周二收高,标普、纳指均刷新历史收盘纪录。...

2017年工业以稳为主 产品价格或将延续回升态势

《经济参考报》记者综合多方预测,2017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仍将以稳为主,工业产品价格或将延续回升趋势,带动工业企业效益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步伐加快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主线。...

2017:国企不改 消费难兴

中国国企改革的正确推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财税改革以及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

2017年世界经济有六个问号等待回答

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撰文指出,2016年的世界充满了意外,从英国公投到美国选举,从石油价格到人民币汇率,从联储迟迟不加息到债市暴跌,市场被不确定性所笼罩。...

前瞻2017中国经济:绝非V型反弹,L型增长靠改革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中国2016年经济增速将在6.6%,2017年将放缓至6.2%。今年的一系列刺激政策使得IMF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但由于中国当前增速已经十分接近潜在增速,因此过度刺激将适得其反,各界的共识便是——未来的中国经济复苏不是“V”型,可持续的“L”型将取决于供给侧改革的动能。...

曹远征:只有实质去产能,才能全面去杠杆

举例来说,中国的水泥工业在过去两年中间去产能有了积极的进展,基本上过剩产能问题解决了,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是它通过收购兼并,使前十大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达到60%,这样的话就能控制价格、控制产能,从而满足市场的要求。...

乔龙德会长一行拜访印度水泥协会

11月25日乔龙德会长一行拜访印度水泥协会CMA 。双方就印度水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如何发挥中国水泥企业技术装备优势,推进中印水泥工业国际产能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形成多点合作共识意见。...

中国经济回稳趋势明显风险可控

近期,国际投资者对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走势与成绩作了新一轮梳理。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法国巴黎银行、渣打银行以及路透社日前分别发布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回稳趋势明显,国内经济风险可控且不断下降。...

我国当下去产能的进展几何?

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过剩产能处置缓慢,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需要通过“三去一降一补”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问诊2017:12位大咖怎么看中国经济、股市、楼市等

中国经济明年能否探底回升、调控政策将何去何从、人民币汇率会不会继续贬值、中国股市的“吃饭行情”能不能持续、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会不会下跌、美联储加息为啥总是吓人?这些问题是投资者的关注,也是我们的关心。...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大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工作力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引导煤炭、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

三季度工程机械行业业绩回升

处于漫漫行业寒冬中的工程机械行业终于重现一丝暖意。10月最后三天,国内工程机械商集中发布2016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三大巨头止住业绩多年下滑趋势,营收和净利润皆出现同比反弹增长,前三季度业绩也相应好转。...

中国工业下行压力仍然存在 政府调控不宜过多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较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专家认为,国家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将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结合起来,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结合起来,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结合起来,为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核心

政府应当确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同阶段角色的准确定位,尽量不干预微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活动,以此观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是一场体制性改革。...

中国水泥行业开启“合纵连横”新时代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曾在2016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表示,中国水泥行业结构严重不合理,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技术与管理水平低,既难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真正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又难以发挥产业集中度优势,无法在竞争中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

十大集团整合六成产能 3500家水泥企业开启重组大幕

中国水泥协会近日向政府部门提交了关于水泥大企业产能互换的政策建议,根据建议,到“十三五”末,全国前十大水泥集团产能集中度将超过60%,省区内70%以上市场集中至2-3家企业,省区内的地级或片区市场前2家市场集中度将超过80%。...

中国经济稳增长AB面:房地产+基建

房价的上涨、销售的火爆等,都带动房地产投资回升,还有与此相关多个行业的增长,房地产今年“稳增长”贡献突出。此外,在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背景下,基建投资增速持续维持较高增速,“稳增长”作用明显。...

PPP概念横空出世 掘金环保基建水利等5大领域

上半年受益于PPP等基建投资大政策的出台,基建行业总体上运行平稳,但各子板块业绩表现分化。高华证券分析师杜茜表示,虽然对基建行业前景仍持建设性看法,但增速不会像“四万亿”刺激政策期间那样强劲。...

杭州G20:需求供给并重 开辟经济发展新道路

创新发展方式,正成为国内外经济界人士解读中国改革发展的新角度。创新发展方式将巩固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动能,结构性改革将助力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发展质量,经济贸易领域的开放合作将进一步促成共赢格局。...

东北振兴重在制造业转型升级

当前,东北进入增长动力缺失期,其深层的问题是根深蒂固的结构病、发展方式病在作怪。东北实现振兴,首要的是闯过“结构关”。同时,需要投资环境的改善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

姚景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攻坚克难

回顾过往,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动力,更多的是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而现在一些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长期大量资本和资源投入导致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利润下降,金融和系统性风险上升。...

魏加宁:如何成功推进供给侧改革?

如果不尽快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恐怕连“L”型都没有,而只能是面对危机。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大力度、实质性地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并辅之以适当的定向刺激政策,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增长、迈上新的台阶。...

[原创]山西—华北水泥低洼市场形成记

山西省长期以来形成的依赖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体系已经收到严峻挑战,煤炭行业改革及供需两侧发生的变化使得全省经济遇到较大冲击。水泥行业在4-5年之前发生供需关系的瞬间扭转,那么究竟山西省水泥行业的供、需两侧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山西省水泥行业又会走向何方呢?...

王小鲁:什么是目前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

王小鲁认为中国经济在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存在结构问题。供给侧的问题,主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上被打了折扣。各级政府在直接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关心投资胜过关心给老百姓提供服务,在很多方面替代了市场,这是过去一个突出的问题。投资过度、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过大、杠杆率过高,都与此有关。...

贾康:明年上半年经济有望出现阶段性探底

对于未来三年的经济形势,笔者认为有三个关键点是:一是到底什么时候完成经济探底并且企稳。二是决策层下一步将怎样做出通盘的改革部署和安排。三是创新态势的发展到底会如何。...

高善文:国有资本过分集中致结构性产能过剩

我们认为产能过剩的核心挑战在于它使得行业和企业的盈利受到了抑制,如果每一个企业的盈利都很好,我们认为是不存在产能过剩,或者这种产能过剩是没有经济意义的,我们认为产能过剩经济意义关键的一点在于它使得行业内的盈利受到了系统性的抑制。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用两个指标考察企业盈利情况,一种指标是ROA,一种是行业毛利率。...

中国6月官方PMI料为50 下半年政策预计稳字当头

据报道,在全球市场动荡的6月,中国的经济依然感受着前期刺激政策的余热,制造业表现或可稳定在荣枯线上。 ...

徐高:当前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其实是这两件事

不同观察者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观念出发来看中国经济,有时甚至思考问题的层次都不一样。思维所站的层次越高,越能透视中国经济的实质。CF40·青年论坛会员、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是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础。...

2016全国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报告

2015年,全年散装水泥供应量呈现负增长。由于水泥使用环节的结构性优化,虽然散装水泥供应量下降,但是全国水泥平均散装率继续有所提高,完成了国家“十二五”水泥散装率58%的规划目标。...

促进民间投资 大幅增加有效供给

怎样看当前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可以检验我们是否真正树立经济新常态意识、是否真正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专家:改善投资环境 稳定民间投资

“剪刀差”扩大的背后隐藏的是另外两个问题:抛开政策作用,为什么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为什么宽松政策下的非民营投资对民间投资带动作用不断减小? ...

樊纲:上次经济过热产能调整了八年,这次也不会短

6月11日,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在北大汇丰商学院出席了“留美经济学家年会”。樊纲表示,上一轮中国经济的调整期是“一次过热”,经济调整进行了八年;而此次调整期是两次经济过热的叠加,“这个时间不会短”。...

去掉虚拟经济和基建后 中国的“内在增长”还有多少?

要分析师认为,在GDP数据中去掉受政策影响较大的基建投资和虚拟经济后,方能反映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国金证券认为,经济运行内生增长动力面临下行压力,金融业回归常态,2季度地产投资、销售放缓,对经济增长贡献温和回落,仅基建投资仍保持高位,预计GDP增长平稳有向下压力,而扣除三者之后的经济增长将低位波动。...

9位大佬发声中国经济 反驳关于“产能过剩”的当下流行观点

有一批学者,他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判断,与流行的声音有所不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很有名望的著名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与流行观点的分歧主要包括如何认识产能过剩、2004年就提出并证明提法有误的产能过剩(当时也叫过度投资、重复建设)至今究竟有多严重、 如果存在产能过剩,除了关停并转还有没有更好得能促进经济走出恶性循环的办法等方面。...

余永定:“供给侧改革”不是大杂烩

未来五年,根据“十三五”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抑制经济的下滑,而且能够为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如果不抓住目前的投资机会,中国可能错过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或许又是一次“弯道超车”的佳期。...

中国水泥协会:水泥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水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抓住产能过剩、结构扭曲、无序竞争等关键问题,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为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总体要求,提升水泥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改善行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周评]西北:水泥市场运行趋稳 部分地区价格略有上涨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反馈,上周西北地区水泥市场运行趋稳,部分地区水泥价格略有上涨。...

[周评]东北:水泥行情平稳为主 价格上调尚待观察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反馈,上周东北地区水泥市场价格行情以平稳为主,部分地区水泥价格上调但情况尚待观察。...

[周评]华北:整体平稳 山西、河北有意上调价格

华北地区的水泥价格行情涨势主要集中在四月下旬到五月初,近期略有放缓,保持平稳。但是河北和山西北部地区厂家有意向继续上调。...

吴敬琏:4万亿后刺激力度并没减 但效果很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提出,从供给侧去观察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出问题所在,是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发展和思想转变。...

机械行业陷低谷 三一重工员工数四年减少近七成

继4月份挖掘机销量同比下跌15.67%之后,近日机械行业频现裁员消息,《第一财经日报》就此向主要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求证,实质上,在全球经济下滑,国内基建、房地产行业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工程机械行业受到较大波及,减员瘦身就成为了行业过冬的一种策略。...

中国刺激政策效果正越来越弱

中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新常态”,而刺激措施的效果却越来越弱,法国兴业银行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中国经济将重新开启减速通道。...

融慧财经:水泥价格稳步上升 海螺业绩表现远胜同业

根据中国水泥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首季水泥产量按年增长3.5%,其中3月产量按年增加24.8%。相信主要受到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增长(按年增长19.2%至2.82亿平方米)所驱动,显示出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长对水泥需求的正面作用。而水泥的价格方面,截至今年5月8日当周,全国水泥平均价格按周上升1.47%,已连续两周上升。...

中国大型PCCP企业圆桌会议召开

2016年5月10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发起的中国大型PCCP企业圆桌会议在京召开。...

开局首季问大势 ——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

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人民日报记者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

[周评]华东:雨水因素影响水泥库存进一步上升

五月以来华东市场阴雨增多,整体需求销量短期有所下滑,除江西地区继续上调外,长三角行情方面略有松动迹象,但尚不影响大局。...

1 2 34 5 6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