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形势若干预判与思考

水泥下行压力正在逐步加大,叠加疫情影响,预测2022年我国水泥产量下降将超过5%。...

古城西南水泥:智能工业与丽江古城交相辉映

作为云南省第一条智能化、绿色化的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古城西南可以说是在云南水泥行业翘首以盼中诞生的。...

国常会部署稳增长 基建投资有望被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本轮疫情令市场对经济产生一定的担忧,有迹象显示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与制造业PMI指数都出现回落:4月6日公布的3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42.0,较2月大幅回落8.2个百分点,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

文山海螺成立十周年!

携手并进,共创未来,文山海螺水泥成立十周年了!...

云南尖峰水泥绿色建材项目取得突破性成果!

尖峰绿色建材项目是一个年产500万吨建筑用碎石、骨料、机制砂等新型建材的生产基地,我们将会把这一项目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示范带动作用的样板工厂,助推思茅建材产业转型发展、绿色升级,为普洱绿色生态发展贡献尖峰的智慧和力量。...

又一粤系老牌房企正式破产!

3月22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广东利海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公告。 ...

中国建材桐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太阳能装备用光伏电池封装材料一期项目点火投产

3月29日,中国建材桐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世界首条1200t/d一窑八线太阳能封装材料一期项目基片生产线点火仪式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举行。...

[年报点评]海螺水泥:营收净利双降,加快产业转型!

2021年,海螺水泥共实现营业收入1679.53亿元,同比下降4.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67亿元,同比下降5.38%。...

2022-03-29 原创 净利润
洛阳中联:一只“工业恐龙”的静谧花园

作为新天山水泥旗下一员,洛阳中联将在“水泥+”上持续发力,在智能化创新上持续升级,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标杆,让这只现代工业恐龙,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能展现出更大的力量。...

西山华通水泥:变废为宝 环保节能 走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

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日前在古交市西山华通水泥有限公司调研时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升级环保设施,优化技术路线,不断把能效提上去、排放降下来,做到首尾相连、变废为宝、吃干榨尽。...

连平:基建投资上行能否有效对冲地产投资下行

综合来看,在稳增长基调下,基建投资加速能够有效对冲房地产投资下行。2018至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速分别为5.9%、5.4%、2.9%和4.9%,其中基建投资同期大幅放缓,仅分别增长3.8%、3.8%、0.9%和0.4%,分别拉动投资0.88、1.04、0.26和0.1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则表现抢眼,尤其在2019年和2020年连续成为当年投资的第一拉动力。...

2022-03-27 房地产 基建
福建一4500t/d生产线补办节能审查获通过

2022年3月17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福建安砂建福水泥有限公司二期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及配套9MW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改项目的节能审查报告。...

交通运输部:推进“十四五”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会议指出,重大工程项目是加快“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落地实施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对于推进“十四五”交通运输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湖北首批!华新(柬埔寨)建材产业园获认定

华新(柬埔寨)建材产业园正式通过省级认定,成为湖北省首批六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之一,也是唯一的资源利用型园区...

[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王召明:加快草原碳汇研究 让草原越绿越值钱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是草原大国,应充分发挥草原碳汇的重大价值。...

南京中联水泥:城市环境污染的“应急救援队”

在紧要关头,南京中联临危迎战,发挥了水泥回转窑煅烧1500℃高温和强碱气氛等特点,能将病菌、病毒瞬间灭杀,保障涉疫医废的“日产日清”。 ...

[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王刚:完善工程验收规范 推动建筑领域碳达峰

全国人大代表、金晶科技董事长王刚建议,完善建筑工程验收规范,推动建筑领域碳达峰。...

工程界的“施工晴雨表”——中国水泥网施工指数正式发布!

通过分析施工环境变化,量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施工条件的适宜性,能够为下游施工单位采购、施工提供运营参考,同时为水泥销售、定价提供决策辅助,为跟踪水泥需求提供数据验证。...

江苏溧阳天山:水泥窑“吃垃圾”“换水泥”的神奇历程

走进江苏溧阳天山水泥有限公司“善用资源”企业开放日活动,亲身感受水泥窑“吃垃圾”“换水泥”的神奇历程。...

贵州能源“黄金十年”——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 稳妥推进电价疏导

贵州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的“黄金十年”。...

2021年水泥产量23.8亿吨!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成绩单!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2021年水泥产量23.8亿吨,同比下降0.4%。...

国家批复!湖北黄石华新水泥厂旧址将华丽变身

近日,国家文物局已批复同意在黄石市中心磁湖旁的华新水泥厂旧址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黄石中央文化区市政广场项目,这意味着华新水泥厂旧址即将涅槃重生实现完美蜕变。...

2022-02-24 华新 湖北省
全国CCER交易中心有望近期落地北京,控排企业CCER年需求或超2亿吨

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中,北京绿色交易所已经为全国450多家电厂提供了CCER交易服务,完成1850万吨CCER交易量,交易额6.71亿元。...

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奥秘何在?

上一个十年,中国凭借改革开放,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了"更上一层楼"。下一个十年,中国所处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改革开放将如何迈上更高水平引发多方关注。...

或并购重组或相互参股 水泥业频现“合纵连横”

缘何水泥企业都喜欢“买同行”?并购重组热潮下,此举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布局?又将对水泥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尾矿库治理成效明显 风险隐忧不可忽视

由于遗留问题多、责任主体经营困难、循环利用存在瓶颈等原因,部分尾矿库仍存安全隐患,有待加强监管和政策支撑,以免少数尾矿库可能变成“危”矿库。...

[独家]能效领跑者的冠亚军——华新水泥

要达到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主要目标,即到2025年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的目标还需要努力。但有着华新这样的企业领跑,行业内企业奋力追赶,水泥行业能效水平必将迎来新的跃升!...

尾矿库治理成效明显 风险隐忧不可忽视

由于遗留问题多、责任主体经营困难、循环利用存在瓶颈等原因,部分尾矿库仍存安全隐患,有待加强监管和政策支撑,以免少数尾矿库可能变成“危”矿库。...

金隅集团:不只是基础建材生产商

金隅集团前身为成立于1955年的原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局,主要生产砖瓦灰砂石等基础建材。经过60余年栉风沐雨,如今的金隅集团已经成为足迹覆盖全国及境外多个城市的国际一流产业集团。...

连平:今年经济增速有望超预期,一季度为货币政策偏松操作窗口

迈入崭新的2022年,各项宏观指标将呈现何种走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如何演绎?...

广东力争“十四五”约10家国企进入世界500强

广东省国资委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约10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约25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全力打造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国企广东舰队。...

涉及多个在建水泥熟料项目!广西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验收

广西近年从全国18个省份置换水泥产能,12个在建项目水泥熟料产能达到1734万吨,是“十三五”增量的2.9倍。...

宋志平四大治企思维

宋志平不仅是中国优秀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更是中国企业家中鲜见的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思想家。笔者近年来研究宋志平治企思维规律性特征,发现他主要有四大治企思维。...

总量超110万亿元,中国经济底气更足

2021年经济形势比预见的复杂、困难比预料的更多,但中国顶住了压力,防住了风险,经济行稳致远也有了更大底气。...

全国碳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

配额趋紧是一种趋势,免费配额的比例将会逐年降低,企业的履约成本将会逐年增加...

全国碳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经济激励机制,用“无形之手”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较低成本实现既定减排任务,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意义重大。...

艾法史密斯与中国水泥行业的百年故事

2022年1月10日是艾法史密斯集团成立140周年的纪念日。...

海螺创业与乐山市政府成功签署新能源西南制造基地项目投资协议

基于国家3060双碳宏伟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大战略,动力储能电池产业迎来绝佳发展机遇。...

安徽铜陵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企业环境报告书

2022年1月12日,上峰水泥发布了铜陵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铜陵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企业环境报告书》。...

全国碳市场成败的关键之年

展望2022年,全国碳市场亟需制定三项政策:更新配额发放标准,修订碳排放核算和核查规范,以及重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下称CCER)机制。...

边督边改!江西建材集团高度重视环保督察工作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督察组于2022年1月7日向江西建材集团进行反馈。...

2021年中国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超1万亿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严防顶风上马、带病建设 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还有一些地方对违规上马“两高”项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在审批、监管时默许纵容,要么不予处罚或处罚不力,致使项目“带病建设”。...

首个履约期“交卷” 全国碳市场启新程!

正如业内专家所言,当前全国碳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而要走向成熟,需要从配额分配机制、扩大交易主体、引入投资机构等多方面加以完善。...

中纪报:部分地区“两高”项目顶风上马,甚至抢上、乱上

一些地方“两高”项目未批先建问题突出,在一些项目尚未取得环评、水资源论证、节能审批等批复的情况下,违规“先上车、后补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