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用电量18月首现负增长 多机构下调GDP增速预期

2014/09/17 11:41 来源:新华网

9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1.5%,这是继2013年2月以来18个月首次出现负增长。而且,与7月份相比,用电量出现负增长的省份上升到11个省,且降幅快速扩大。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换挡转型时期,工业减速尤其是新兴产业增长疲软是此次用电量出现“负增长”的主因。 ......

  经济换挡用电量18个月首现负增长

  多机构下调GDP及用电量增速预期

  9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1.5%,这是继2013年2月以来18个月首次出现负增长。而且,与7月份相比,用电量出现负增长的省份上升到11个省,且降幅快速扩大。

  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换挡转型时期,工业减速尤其是新兴产业增长疲软是此次用电量出现“负增长”的主因。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在今明两年内增速还得继续放缓,多家机构下调2014年G D P增速预期至7.2%,低于7.5%的政府全年目标,而用电量增速也预计降到5%左右。

  具体到各产业来看,除了第一产业延续回升态势外,其他产业均大幅回落,其中城乡居民用电增速降幅最大,同比下降5.7%,而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则分别回落4.5和3.5个百分点,达到-1.5%和1.1%。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工业用电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6%,但高耗能产业和制造业却出现3.4%和2.5%的同比增幅。“此次全社会用电量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8月气温偏低和工业减速,但与7月份相比,经济因素贡献率增加,这说明8月份的经济增长情况进一步恶化。在经济换挡转型时期,原材料这些基础性的产业增长情况并不坏,但比重减小,而新兴产业增长动力不足,处于波动调整阶段,还没有真正回升上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

  8月宏观数据全面低迷引发市场悲观预期。中金公司认为,三季度G D P同比增速将放缓至7.3%。由于内需环比动能弱,加上去年较高的基数,四季度G D P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克莱银行也双双将中国今年G D P增速下调至7.2%。

  “中国经济继续下行客观存在,但不太会出现硬着陆。中国经济正出现深刻的转型,进入新常态,可以说是‘挂着点滴的增速’。目前中国经济会维持7%的速度,通胀不会超过2.5%,经济是平年,有下行压力,会有不断的微调,而调整的目的是希望新的产业出现,新的结构发生,新的增长动力的出现。”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

  此外,2014年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不断调低用电量增速预期,“之前预计三季度用电量增速会在3%到4%,现在看可能只有2%左右,而全面增速预期也从之前的6%左右调低到5%左右。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电力需求增速将保持个位数的增长。”

 

编辑:周梦莹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减碳需求紧迫 水泥行业如何应对?

水泥行业的降碳工作非一日之功,需要从技术、原料、燃料、生产管理到政策响应等多维度全面入手,形成综合策略,推动行业向低碳转型,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关键力量。

一期总投资43.9亿元!海螺水泥持续布局新能源

未来,海螺水泥将持续加大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不断优化用能结构,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周评]西北:宁夏银川地区再次推涨水泥价格20-25元/吨(5.13-5.17)

15-17日宁夏银川地区再次推涨水泥价格20-25元/吨,落实待观察。其余市场本周价格暂无明显变动。

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深入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工作

该通知旨在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提升能效,开展能效诊断工作。发改委要求各地对重点能耗企业进行能源使用效率评估,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这是中国加强能源管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

华新水泥连续多年领跑能效榜单!替代燃料功不可没!

业内一行业人士表示,华新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值做到这么低使用替代燃料是主要原因,这也说明替代燃料确实能较大幅度的节能降耗。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6 04: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