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建商砼成都公司成为西部业内首家废水零排放企业

2014/03/24 09:13 来源:许汉平 敬雨 胡廷旭 路超

在2011年至2013年三度连续地一次性通过国家环保部“十环”论证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绿色混凝土生产集成技术的中建商品混凝土成都有限公司郫县站、龙潭站的引领下,目前该公司在成都、重庆、昆明的所有搅拌站全部结合各站点的具体实际,积极引进设立了十分先进的砂石分离机和废浆水回收利用系统。......

  在2011年至2013年三度连续地一次性通过国家环保部“十环”论证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绿色混凝土生产集成技术的中建商品混凝土成都有限公司郫县站、龙潭站的引领下,目前该公司在成都、重庆、昆明的所有搅拌站全部结合各站点的具体实际,积极引进设立了十分先进的砂石分离机和废浆水回收利用系统,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进行分离、过滤后用于不断地循环再生产,从而在全公司完全实现了废浆水的零排放,彰显出中央企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履行社会责任时义不容辞、当仁不让的担当与作为。

  两年前,该公司郫县站及龙潭站所创造的绿色混凝土生产集成技术被建设部前总工程师许溶烈院士和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知名专家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全过程的废浆水回收利用系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关键指标。2013年初,该公司重庆长生站李林提出要在全公司所有站点推行废浆水使用的“金点子”,立即得到公司的认可与采纳。公司认为它完全符合国家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节能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专门下文就此作出全面部署和硬性要求及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提出全公司所有站点废浆水到2013年底全部实现彻底的“零排放”。

  近一年来,该公司各站点在努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应用郫县站、龙潭站废浆水回收利用系统,对流程技术各个关节点予以全面的改进完善,从而于2013年11月30日即比计划提前一个月地完全实现了全公司14家搅拌站废浆水在真正地实质意义上的零排放。

  废浆水是由水、水泥、掺合料、微细骨料和少量泥粉等组成的混合浆体。采用半废浆水、半清水作为混凝土生产的开盘用水,既具有良好的润管等作用,又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其生产流程和节点成因主要在于:用一部分的废浆水开盘和混凝土生产中使用一定量的废浆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极其微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就该公司来讲,因这项绿色混凝土生产集成技术不折不扣地运用,使得该公司2013年以来在所生产的数百万方混凝土质量上乘的同时,还至少节约了30万吨宝贵的清水资源,所节省的成本也在150万元以上。与此同时,由于每天废浆水使用量大于废浆水产生量,而污水处理系统中废浆水可用清水加以稀释,降低废浆水的浓度,也便于适宜地提高混凝土生产中废浆水的使用量,从而在每个搅拌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产品、花园式厂站、环保低碳、节能减排、文明施工和降本增效的浓厚氛围。

编辑:王欣欣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专题]2024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一季报综评

需求严重下滑加之市场竞争激烈,水泥价格低开低走,持续探底,行业亏损面扩大,一季度行业亏损额超过2016年,企业经营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调研]水泥企业最新调研纪要(5.31)

近期,市场行情分化比较严重,有的省份连涨几轮,有的地区弱势下行,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对广东、辽宁部分水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具体情况,主要内容如下......

2024-05-31 原创 企业情况

[专题]2023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年报综评

受基建支撑不足、地产持续下行影响,全年水泥行业需求延续疲弱走势,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20.23亿吨,同比下降5%。需求下滑影响下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激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水泥价格走低明显,行业利润再度大幅萎缩,全年利润降幅超过50%,水泥行业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困难期,不少公司亏损惨重。

[调研]水泥企业最新调研纪要(4.30)

4月中旬前后,长三角地区大面积推涨水泥价格,实际落实情况如何?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对浙江、江苏部分水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具体情况,主要内容如下......

2024-04-30 原创 企业情况

百年一遇的洪水中,各水泥企业最新情况如何?

目前清远、韶关共有熟料生产线26条,合计年熟料产能3539万吨左右,这些水泥企业情况如何?中国水泥网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企业。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6 01: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