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大气治污压力空前 钢铁供给缩减预期强化

2013/12/16 08:55 来源:欧浦钢网

近期,“环保”及“压产”已成为钢铁界热议的话题,多位钢铁业内人士认为,大气污染治理及压缩钢铁产能将国内钢铁企业背后的推手,将有力地加速推动钢铁行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未来钢铁供给有望进一步缩减,以平衡目前严重过剩的钢铁产能。......

近期,“环保”及“压产”已成为钢铁界热议的话题,多位钢铁业内人士认为,大气污染治理及压缩钢铁产能将国内钢铁企业背后的推手,将有力地加速推动钢铁行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未来钢铁供给有望进一步缩减,以平衡目前严重过剩的钢铁产能。

西本新干线高级分析师邱跃成指出,压减钢铁产能、淘汰落后等措施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大气污染治理,而这次的治理的决心和力度以及对市场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他看来,未来钢铁产量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最终真正能压减多少目前还言之过早。

此外,北京一位钢铁研究员认为,在当前钢铁行业整体亏损的状态下,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其实已经让步于市场手段,部分钢铁企业不需要行政措施就已自行减产甚至停产。

对此,唐山市政府内部人士也表示认可,该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举例说明,唐山内部要求到明年上半年,焦化厂要完成湿法烧焦改干熄焦。“改成干熄焦以后,原来的一些装备设施就没法用了,相当于重新再上一个企业,那么有些企业未必还能存活的了,有些小企业可能就承担不了这个压力而自行退出市场。”

唐山发改委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全国重能耗、重污染行业的环保压力极大,其中自然包括钢铁行业。“以压减产能为抓手,通过市场倒逼的形式,使部分钢铁企业自行退出市场,从而达到环保要求是目前政府及企业正在做的事情。”

他并透露,目前唐山市正在根据河北省此前下发的煤炭及钢铁产能削减方案,并结合唐山地区特有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唐山市具体的压减方案,该方案有望年底前出台。

据了解,国务院10月份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重点推动河北、山东等六个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压缩钢铁产能总量8000万吨以上,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整合分散钢铁产能,推动城市钢厂搬迁,优化产业布局。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于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配套绿色低碳示范工程项目产能置换方案的公告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产能置换方案公示无异议,已正式公告。该项目注重绿色低碳,旨在建设示范工程,符合国家化解产能过剩政策,接受社会监督。

2024-06-01 产能置换 水泥

期货市场波动,节能降碳方案推能源转型,钢铁、有色行业受影响

中国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旨在推动能源转型,对钢铁、有色行业提出产能产量调控,加强节能降碳改造。方案要求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18.9%,2025年达20%。钢铁行业需控制粗钢产量,电解铝产能置换严格,有色金属新增产能受限,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将被鼓励。该方案将影响商品市场,特别是黑色和有色商品,可能导致供给收缩,对部分品种价格产生提振。

2024-05-30 水泥熟料产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答记者问

中国出台《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旨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目标。方案提出具体指标,包括2024年和2025年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并针对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部署十大节能降碳行动。通过加强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推动行业节能改造等方式,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池州市贵航金属短流程电炉钢产能置换项目装备投产前评估情况的公示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池州市贵航金属短流程电炉钢产能置换项目已完成,1座90吨电炉已拆除,新建1座130吨电炉符合产能置换方案和备案要求,未新增炼钢产能。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024-05-30 产能置换

短暂停牌!亚洲水泥:待公布收购相关内幕消息

5月28日,亚洲水泥(中国)发布公告,该公司的股份自2024年5月28日下午3时31分起暂停买卖,以待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发布有关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2 16: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