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保增长与淘汰落后产能博弈结果决定结构调整成败

2009/12/21 00:00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

  调整和振兴十大产业,是中央政府今年初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推出的强力手段。一年时间过去,被列入振兴规划的十大产业,振兴效果显著,为中国比较安全地度过金融危机起到了排头兵作用。

  振兴容易,调整很难。虽然调整产业结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已进行多年,但各地的粗放发展模式至今没有根本性改变,导致当前产能过剩仍然严重。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2亿吨左右,水泥行业产能过剩3.5亿吨左右,电解铝、造船、化工等也存在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其他如光伏太阳能电池、多晶硅等产能高端领域也存在过剩现象。

  产能过剩与落后产能是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由历史形成的。落后产能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地方政府热衷于上马的钢铁产业、水泥产业等,虽然现在都处于过剩状态,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但由于它对一方经济总量增长确实有贡献、对增加就业和稳定社会确实有好处,所以地方政府对落后产能往往采取纵容的态度。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地市政府,面对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还顽强地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炼钢企业和上马水泥生产。从这个角度说,重视眼前利益的地方政府,与更注重长远利益的中央政府,差别就在于对落后产能的取舍之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使中国步入可持续发展良性轨道的重要一环,中央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是调整经济结构,只有结构调整做得扎实,转变方式才可能得以实现。二者互为依存,都是保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调整经济结构,其主要方面是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十大产业的政策,就是为调整产业结构树起了标杆。但是,当前的困难是,中央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与地方政府保增长的行动,实际上形成了相互博弈局面。这个局面并不是今年才形成,而是已经相持了相当长的时间,是一对纠缠不休的矛盾。因此可以说,2010年仍然是保增长与淘汰落后产能相持博弈的一年,是争取发展权与妥协退让相互变化的一年。2009年因全球经济的客观影响,保增长占的成分多一些,那么2010年,当经济复苏开始迎来春天的时候,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就应加大。

  调整经济结构、减少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从认识上比较容易做到,但具体到调整与淘汰本身,则难上不知多少倍。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0年要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两项工作比投入巨资振兴十大产业,对地方政府来说,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要求,前者是否定,后者是促进。因此,致力于保增长,致力于振兴一方经济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将仍旧作为一对矛盾,在2010年继续上演博弈大戏,而博弈结果将决定结构调整的成败。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hdj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7.1%,优良天数比率提升至90.7%以上,重度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5%以内。方案涵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清洁高效发展、交通绿色转型、精细化管理、多污染物减排、监管体系完善等方面,旨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关于石家庄玉晶玻璃有限公司生产线拆除的公告

石家庄玉晶玻璃有限公司按照工信部规定,已拆除1条400t/d和1条600t/d浮法玻璃生产线,彻底失去恢复生产能力。这一行动已通过专家核验,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于2024年5月16日发布公告,并接受社会监督。

2024-05-17 产能置换 水泥

建材行业标杆!华新节能降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华新建材在节能降碳技术上树立了行业标杆,其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标准,为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新水泥郭士青:合法依规,良性竞争

未来华新水泥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持续加大在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上的投入,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双碳”工作,为传统工业企业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华新样本。

宁夏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发布!

到2025年底前,力争全区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全区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2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20

青海省

¥ 411.41
2024-05-2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2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2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20

云南省

¥ 308.20
2024-05-20

贵州省

¥ 312.57
2024-05-20

四川省

¥ 344.38
2024-05-20

重庆

¥ 331.21
2024-05-2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2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20

广东省

¥ 312.72
2024-05-20

湖南省

¥ 316.14
2024-05-20

湖北省

¥ 307.95
2024-05-20

河南省

¥ 324.60
2024-05-20

山东省

¥ 319.18
2024-05-20

江西省

¥ 313.39
2024-05-20

福建省

¥ 303.10
2024-05-20

安徽省

¥ 314.72
2024-05-20

浙江省

¥ 328.4
2024-05-20

江苏省

¥ 298.89
2024-05-20

上海

¥ 317.73
2024-05-20

黑龙江省

¥ 440.62
2024-05-2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20

辽宁省

¥ 367.01
2024-05-20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20

山西省

¥ 317.83
2024-05-2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20

天津

¥ 368.21
2024-05-20

北京

¥ 339.43
2024-05-21 0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