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略中的意义

2009/09/01 00:00 来源:中国建材集团 宋志平

......

  我想从最近发生的大规模产业重组的话题,谈一下央企在联合重组和大企业战略中的意义。

  一、联合重组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成长。但是,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我们看到了我国产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大多数产业都产能过剩;二是大多数产业中,企业过于分散,集中度不高。这两个问题有很多的数字可以说明。

  而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产布局不合理、市场混乱、无序和恶性竞争,这对我国的资源和产业构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这种大背景下,在金融危机这样的一个时刻,大家能够静下心来,进行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的重组,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有一些重要的机会。因为过去参与中国产业重组的大多是500强等跨国公司,我们曾用“狼来了”形容他们。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狼走了”。但是“狼走了”是短暂的,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讲,要利用“狼走了”的时期迅速集结,壮大发展自己。

  现在一些企业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利用金融危机的时机走出去,参与资源的分配,从事科技企业的收购,这些都是对的。但是,国内的事情,我们也应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把它整理好。国家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就是要整理好产业。

  现在多各方面因素都为大规模产业重组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第一,企业家明白了联合重组的意义。过去企业家的想法是做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都要鸡生蛋、蛋生鸡地滚动发展,不愿意参与并购。为什么叫做联合重组而不用并购这个词?讲并购企业家感情上接受不了。其实产业链需要合作,每一环都是整个价值链的一部分。现在企业家的心态有了重要的转变。例如中国建材集团在做水泥联合重组的时候,大家都表示愿意进入央企,因为大家已经明白重组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已经形成。前些年,如果要开展大规模产业重组,没有行业龙头企业来做,现在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形成。

  第三,国家政策支持产业进行大重组。

  所以这场联合重组既有其时代的背景,也有其内在的逻辑,也有现在特别的机遇。

  二、大企业战略

  大家知道,大企业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同时它是带领中小企业的火车头。大企业和小企业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大企业就无法参与国际竞争,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逻辑。

  为什么要央企来进行这场重组?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既缺资金又缺技术,所以我们引进外资,拿市场换资金、换技术。到90年代,国有企业产生的主要问题是机制不活,于是大部分的企业进行改制,就是所谓的“国退民进”。现在企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竞争力不够。要打造这样的竞争力,第一需要规模,第二需要创新能力,第三需要国际化。而央企恰恰具备这些优势,同时央企还拥有一批对行业了如指掌的战略专家。全国的院所基本都在央企里,过去的进出口公司许多都在央企里,这些都使央企具有其他企业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最近,有些说法是,央企得到银行等机构更大的支持,我觉得由于央企一般都是具有规模效益的企业,更多的资源向它配置是客观的。但前些年,央企得到的政府支持应该说更多,那时却搞不好,困难重重,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进入市场,机制不活。现在的央企,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和管理,特别在国资委的领导下,进行了清产核资、明晰战略、突出主业、海外上市等变革,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例如中国建材集团,这些年来退出了165家企业,收购了145家企业,从而形成了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因此,过去传统国有企业的帽子已经无法戴到今天央企的头上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因为大企业是进行国际竞争和国际资源分配的主体,而央企因为其独特的优势,应该责无旁贷承担起产业重组的历史使命,并带领我国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现在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包括台湾和香港共43家,其中大陆地区共37家,中央企业有24家。有人分析,今后的5年中,在世界500强的名单里,中国的企业应该有100家。而央企负有很大的责任,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把我国的企业组织起来,参与国际竞争。

  通过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主流意识是用实用主义代替市场原则,用贸易保护主义代替全球化。尽管我们不能用金融危机的理由去否定市场化和全球化理论,但是国际之间的竞争是客观的,国家之间的竞争是通过大企业进行竞争的,而大企业必须培育、发展、成长。而央企目前有能力、有责任来做这个成长的骨干力量。这是央企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对于国家的责任、是对于民族的责任。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个角度积极正面地看待央企的成长。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hdj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上峰水泥2023年度多维发力稳中有进 提高分红率

上峰系2013年重组形式上市,当时未向市场融资,而上市10年来公司在未向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情况下,已累计向投资者分红31.24亿元;2023年度公司计划进一步提升分红率,拟现金分红3.82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51.38%,分红股息率约达5.5%。

2024-04-24 环保 固废 重组 上峰

山东:水泥行业2024年错峰生产计划总时间不少于200天

2023年协会组织全省水泥熟料企业错峰生产总时间达到181天。全省82条熟料生产线,应停窑天数14842天,实际总停窑天数16934天,总体停窑率达到110%以上。全年累计压减熟料产量6229万吨,减少煤炭消耗8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38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7.5万吨,减少粉尘排放0.55万吨,在推进落实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为美丽山东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报告中还对2024年的常态化错峰生产工作做了安排,全年错峰生产计划总时间不少于200天。

收入、利润双增长!中国建材股份国际化业务2023年净利约23亿元

展望2024,中国建材股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推动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的国际化,全面加强境外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实现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

宋志平力作《稳健经营》讲透企业新活法

我们可以说,《稳健经营》为中国式管理模式新增了浓重且独特的一笔。因为它是基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实际相融合,基于这位卓越的企业家、企业思想家和企业改革先锋40多年思想精华与时代精神的智慧结晶。

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厚植高质量发展亮丽底色

自建厂以来,共纳税9.52亿元,已经壮大成为年平均利润2亿余元、年平均纳税1亿余元的区域实体经济支撑之一。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3 18: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