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通:立志建设东北最大的管桩生产基地
专事生产管桩的吉林电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终于在吉林市坚固的方桩市场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前不久开工的吉林海关新办公楼,在吉林市建筑“基础”史上第一次用上了管桩,一种由电通水泥生产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吉林海关新办公楼使用的这种管桩虽不是很多,但在电通水泥董事长武春芳看来,这是他们拓展吉林市市场的样板工程,“因而,我们派人协助、指导施工单位打桩”。
管桩的优势,立竿见影。基础施工现场,净压机在打桩,人们身处20米之外就听不到声响。过去,用方桩做基础,得现场搅拌水泥、现场浇筑,常常是一片嘈杂。
订货的来了。龙潭经济开发区内一引资企业,日前也采用了电通水泥的管桩,其他一些企业也在跃跃欲试。
吉林市方桩市场渐渐冰释,武春芳乐了。他说:“我们不能只给长春、松原等地供货吧。”说这话时,电通水泥刚刚筹建。而今,他们已在永吉经济开发区投产近10个月了。
年轻的电通水泥,现在已经很棒了。早在去年底,他们的产品就通过了省建设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到场的专家一致认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成本低、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施工文明等特性,可作为传统方桩的替代品,可广泛用于工业厂房、居民住宅、高架桥等基础施工中。
“与同等面积方桩比,我们的管桩在造价上低30%。”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说,“适用于冬季施工,是这种管桩的最大特点。它能穿透2米深的冻土层,可帮助企业抢出工期2~3个月。”
因此,他们的产品受到了长春、四平、松原等域外市场用户的追捧。之所以先在域外打开局面,除了产品质量、信誉等因素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域外市场苏醒早、对管桩认同度高。像长春建筑市场就不同于我市,他们2003年开始使用管桩,现在已普遍应用。至于南方建筑市场,对管桩的应用更早、更普遍。
产能大也是抢占市场的一个原因。虽然起步较晚,但电通水泥一起步,就是按照年产管桩六七十万延长米的规模建设的。前不久,他们又投入了四五百元资金改造了生产线,把年产能扩大到了100万延长米。而长春的另一家管桩生产企业年产能只有30万延长米。目前,省内只有这两家管桩生产企业。
“相形之下,一汽集团等大企业更愿意选择我们电通水泥。”武春芳说,“我们现在加班加点地干,都满足不了需求。”
他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加快,建筑市场管桩需求量也在逐年加大。调查显示,目前省内需求是以百万延长米、千万延长米计算的。东北三省就更不用说了。
因而,在认真抓产品质量,努力拓展新品种,满足客户对不同桩型需求的基础上,电通水泥现在正着手进行二期扩建,立志建设东北最大的管桩生产基地。目前,二期工程土地平整已完成。
武春芳说,人们对管桩认识的逐步提高,是支撑他们发展的潜在动力,而这种认识因人们对经济持续发展及城建规模继续扩大的良好预期正在得到深化,“我相信,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