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徐工“婉拒”三一 向文波表示:可以理解,但不放弃

2006/06/22 00:00 来源:

......

  徐工科技昨日首次以公告形式对向文波质疑凯雷收购徐工一事作出回应,明确在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期间,徐工集团不会与包括三一集团在内的任何其他投资者进行谈判。对此,向文波表示“可以理解,也在情理之中”,但只要有可能,三一仍将与徐工集团就徐工机械改制事宜进行谈判。 

  近日,G三一(600031)副董事长、执行总裁向文波以发表博客文章的方法,连续“炮轰”外方凯雷徐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雷)廉价收购徐工科技(000425)第一大股东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机械)82.11%股权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昨日,徐工科技首次以公告的形式对该事件作出了回应,明确在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期间,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集团)不会与包括三一集团在内的任何其他投资者进行谈判。

  徐工科技公告称,徐工集团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公开、公正、公平地推进其全资子公司徐工机械的改制工作,徐工机械股权转让和增资的招投标程序已经完成,徐工集团与最终受让方凯雷于2005年10月25日签署了关于徐工机械改制的相关交易文件。截至公告日,上述事项已经取得徐州市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务院国资委和商务部的审批尚在进行中。

  面对向文波“徐工从事的是国家战略产业,不能被外资收购”、“20亿元收购价过低”等一系列带有攻击性的搅局言论,徐工科技坚称:“徐工集团将严格遵守徐工机械改制的相关交易文件中的承诺,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过程中,不与任何其他投资者就徐工机械改制事宜进行任何谈判或协商。”

  针对徐工科技的公告,昨日向文波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在凯雷收购徐工机械被有关部门否决之前,徐工集团拒绝与三一集团谈判是可以理解的,也在情理之中;但“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三一集团将在第一时间与徐工集团就徐工机械改制事宜进行谈判。”

  徐工反驳

  选择凯雷是逐步选优的结果

  新华社电向文波称,“三一等国内同行是被明确排除在合作之外的。”对此,徐工集团副总经理王岩松说,“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我们从来没有排斥过民企参与徐工改制。真实情况是,三一公司在2003年的首轮遴选中即遭淘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报价实在太低。”

  资料显示,三一在2003年10月递交的方案是支付8亿—10亿元。“这在当时首轮接洽的国内外三十余家企业中是倒数第一、二位的报价。”王岩松说。

  据徐州国资委主任洪涛介绍:“当时民营企业德隆集团报价20亿元控股徐工,但我们经过严密的调查、论证,最终否决了报价最高的民企德隆。至2004年6月,我们通过正式竞标,又在产业投资者卡特彼勒与财务投资者(凯雷)之间,选择了后者。”

  职工看法

  职代会高票通过改制并购方案

  据一位全程参与徐工并购案谈判的高层人士介绍,在徐工并购案谈判中,我方明确提出:外资并购徐工机械以后,所生产的各类产品,必须继续打徐工品牌;同时必须迅速提高徐工的核心技术水平,新上发动机生产项目,填补长期以来徐工不能生产核心部件的空白。但这是以卡特彼勒为代表的产业投资者所无法接受的。

  而凯雷答应了这一“苛刻”要求。王岩松分析:“凯雷是财务投资者,它的战略目标是迅速做大、做强它并购的企业,然后拿到国际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或股权转让赚钱。这正与徐工的国际化战略目标相一致。”

  2005年9月,徐工集团和徐工机械分别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改制方案》,并以高票在两个职代会上获得通过。徐工集团职代会219人同意、2人反对、1人弃权;徐工机械职代会全票通过。

  徐工集团下属徐工科技职工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毕可顺说:“徐工集团的历史包袱太重了,不改制只有死路一条。现在的方案不仅保住了民族品牌,而且还能借外方的钱做我们的品牌。”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专题]2023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年报综评

受基建支撑不足、地产持续下行影响,全年水泥行业需求延续疲弱走势,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20.23亿吨,同比下降5%。需求下滑影响下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激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水泥价格走低明显,行业利润再度大幅萎缩,全年利润降幅超过50%,水泥行业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困难期,不少公司亏损惨重。

[调研]水泥企业最新调研纪要(4.30)

4月中旬前后,长三角地区大面积推涨水泥价格,实际落实情况如何?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对浙江、江苏部分水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具体情况,主要内容如下......

2024-04-30 原创 企业情况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加速新能源转型,电动设备引领全球市场竞争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新能源赛道上加速发展,企业纷纷推出电动化设备,如柳工计划到2027年推出40多款纯电动设备,中联重科已开发49款新能源产品。三一集团和徐工集团也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电池和核心零部件产业。尽管面临挑战,但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优势将推动行业持续增长。

2024-04-29 搅拌车 徐工 泵车

政策助力市场复苏,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提升,2024年或迎稳定恢复期

工程机械行业出现回暖迹象,国内挖掘机销量迎来正增长,但行业专家认为尚未到达周期拐点。政策刺激和市场需求改善提振市场信心,企业业绩向好,海外市场持续增长。随着政策效应显现和更新需求增加,预计行业将逐步稳定恢复。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加大海外市场开拓。

百年一遇的洪水中,各水泥企业最新情况如何?

目前清远、韶关共有熟料生产线26条,合计年熟料产能3539万吨左右,这些水泥企业情况如何?中国水泥网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企业。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2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24

青海省

¥ 411.41
2024-05-24

甘肃省

¥ 382.91
2024-05-24

陕西省

¥ 327.04
2024-05-2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24

云南省

¥ 307.56
2024-05-24

贵州省

¥ 321.00
2024-05-24

四川省

¥ 345.03
2024-05-24

重庆

¥ 337.56
2024-05-24

海南省

¥ 432.19
2024-05-2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24

广东省

¥ 298.60
2024-05-24

湖南省

¥ 316.14
2024-05-24

湖北省

¥ 307.95
2024-05-24

河南省

¥ 324.60
2024-05-24

山东省

¥ 319.18
2024-05-24

江西省

¥ 313.39
2024-05-24

福建省

¥ 294.75
2024-05-24

安徽省

¥ 333.30
2024-05-24

浙江省

¥ 350.61
2024-05-24

江苏省

¥ 339.84
2024-05-24

上海

¥ 367.73
2024-05-24

黑龙江省

¥ 441.66
2024-05-24

吉林省

¥ 382.09
2024-05-24

辽宁省

¥ 367.01
2024-05-24

内蒙古自治区

¥ 359.78
2024-05-24

山西省

¥ 317.83
2024-05-24

河北省

¥ 352.52
2024-05-24

天津

¥ 358.21
2024-05-24

北京

¥ 339.43
2024-05-25 1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