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工业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这60年里,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全国水泥总产量从新中国立国初期的55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14亿吨、61%的新型干法比例的规模。...
中国建材报社将全程跟踪参与、报道此次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重走中国水泥行业发展之路,见证产业进步历程。同时,我们也将与中国水泥网进一步强强合作,携手将共同的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做水泥行业最优秀的媒体人。...
...
中国水泥工业自建国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近几年来,窑外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在国家加快淘汰立窑等落后产能的政策引导下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水泥生产技术的主流,熟料单线产量也达到万吨以上,跃居世界第一,而且实现了立磨国产化、整套水泥设备出口,现在无论从产能上还是从技术上讲都居世界前列。...
...
...
...
第三届中国水泥投资高峰论坛上,中国水泥网总顾问、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发表讲话。...
第三届中国水泥投资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刘明认为中小水泥企业的出路在于联合有实力大大型企业集团建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水泥工业发展应向混凝土及部品部件化延伸。...
今天上午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水泥投资高峰论坛暨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研讨会在北京鸿坤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刘明、中国水泥网总顾问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中国建材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国建材工业规划院院长刘长发、中国建材规划院副院长李欣、中联水泥董事长崔星太等领导专家出席了论坛。...
6月7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和中国水泥网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水泥投资高峰论坛(暨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在“2009第三届中国水泥投资高峰论坛”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就中国水泥与混凝土行业的发展问题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专访时指出:“进入混凝土产业是水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
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峻,建材工业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经成为水泥工业的发展主流,粉磨新技术应用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水泥新标准的实施,下游用户对水泥质量要求的提高,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力度的加大,粉磨的任务还是很重。正如曾学敏会长刚才谈到的水泥生产原来讲“两磨一烧”,现在应该讲是“三磨一烧”,原来可能忽略了煤粉制备,这部分节能降耗也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今天重点谈水泥粉磨部分。...
...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水泥产能已饱和或过剩,提产的需求已经不迫切,近年来,新建、扩建的水泥生产线都有熟料预破碎系统,以及高效选粉系统,磨机产量已大幅提高。例如φ4.2×13M磨机产量已达240t/h;提产的空间已经不大。许多磨机水泥粉磨电耗已降至35kWh/t以下,磨机提产15%,只能节电5kWh/t左右,一些有余热发电的企业平均电费已降至0.4元/kWh以下。由于提产节约的电费还低于使用助磨剂的费用,因此在水泥助磨剂中复合更多的功能(对水泥性能无害),适应市场的需要,是助磨剂发展的必然趋势。...
...
...
2008年,中国水泥产量约为14亿吨,而盈利只有280亿,平均每吨获利20元,这样的盈利水平,虽然是受到了宏观经济市场的影响,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水泥行业的营销水平之低。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国内外市场均陷入低迷,水泥企业的营销问题变得更加尖锐。...
...
...
...
...
水泥作为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基础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立窑等落后生产工艺淘汰力度的加大,大中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发展迅猛,水泥产能增加很快,到2008年底,...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