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根据以往工程施工经验,下面就混凝土工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和阐述,或许可以作为一般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借鉴。...
混凝土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根据以往工程施工经验,下面就混凝土工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和阐述,或许可以作为一般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借鉴。...
调整后的建筑方案采用通过结构转换层尽量利用原设计方案的地下室位置和核心筒位置,以减少桩基处理和补桩的数量。...
今后,北京市将重点加大最高预警级别的强制性减排和健康防护提醒措施。此外,PM2.5指标考核结果将向社会公布,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严格追究责任。...
由于2012年氮氧化物治理重点减排项目并不多,显然对“十二五”后3年的压力加大。在此情况下,环保部在2013年还剩一个季度时,对要求完成重点减排项目的企业督办,进行例行公事式的提醒是理所当然的,社会公众大可不必感到“愕然”。媒体同样也就按例行公事,协助环保主管部门催促、提醒企业,不用上升到“警醒”之高度去解读!...
加气混凝土及各类轻质砌块(如硅酸盐发泡保温板)是各类建筑节能围护结构的重要构件,但因为这类产品表面疏松多孔,存在表面粘结力差及容易渗水等问题。...
截止到2012年末,海螺集团经安徽省审计厅审计后资产规模从1993年的4.6亿元增长到986.9亿元,增长了214倍;净资产从1993年的1000万元增长到523亿元,增长了5230倍;年实现利税总额从不足9000万元增长到124.3亿元,增长了138倍;资产负债率由90%以上下降到47%。海螺集团连续9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荣列2012中国企业500强第147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7位,中国效益200佳第27位;海螺水泥2009年名列福布斯亚洲最佳上市公司第5名。改制后,海螺集团公司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保值增值,累计向省政府上交国有资本收益11.9亿元。...
出现环保问题的企业肯定不止海螺水泥一家。近年来,在大气、水等污染减排“黑名单”中,频频出现一些“明星”企业的名字。究其以“身”试法的根源,在于相关企业的不自律。从现行环保法律法规看,“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使一些违法排污企业“有恃无恐”。...
经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7日审议批准,北京市调整“十二五”规划纲要部分指标,将原规划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8%”调整为7.5%左右。...
此次国务院决定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必然会受到水泥业界的强烈关注。但完全可以相信的是,经此次修订,目录必将会起到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因此,值得期待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修订出台。...
河南省鹤壁市日前发布绿色建筑整体规划,明确规定将着力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壮大绿色建材产业规模;着力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着力创新绿色建筑发展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高翔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SNCR脱硝技术使用的问题均可以通过运行管理措施以及必要的技术手段得到解决。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水泥脱硝标准提高,SNCR脱硝技术将很难达到更高的效率,同时氨的耗量会成倍增加,二次污染加剧,因此他建议加快水泥行业SCR脱硝技术的研究,同时积极寻找适合水泥窑炉特定运行环境的高效脱硝新技术。...
通过相应构造措施保证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具有所需足够的延性,具体来说就是塑性转动能力和塑性耗能能力。 ...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预测,三季度及下半年煤炭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产能继续释放,进口增加,市场继续呈现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全社会库存维持高位,煤炭市场价格行情走势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行业去产能、去库存的任务繁重,企业经营面临更大的困难。...
水泥企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在地方政府统领下,企业要按照环保规范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增加资金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确保达标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要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国家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出台,水泥企业应该积极行动了。...
从“大气十条”来看,从优化产业结构到调整能源结构,从区域联防联控到全民共同参与,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到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可谓努力汇集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彰显了“同呼吸、共奋斗”的治污理念。...
目前,天水市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共有5户,大型水泥厂3户,年水泥生产产能450万吨;中小型水泥厂2户,通过外购熟料加工水泥成品的产能95万吨。2011年4月份开始,甘肃省水泥市场出现了供需失衡的现象,水泥产能过剩。...
面对增加脱硝指标的环保新规,在大多数水泥企业尚不知所措时,临城奎山冀东水泥有限公司已在河北省率先完成相关改造。...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力促空气质量改善。...
过去,在治理产能过剩的时候,还能寄希望于用经济发展消化过剩产能,而这次许多行业再难指望于此。因为未来中国经济很可能会保持在7%左右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我国未来的需求增速将远不如过去。冯飞认为此轮产能过剩可能会困扰中国经济短则五年,长则两个五年规划。...
混凝土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
为应对水泥行业长期产能过剩的状况,促进行业内企业之间信任关系和诚信建设,建立企业市场行为的管理约束机制,加强中国水泥市场的自律规范,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国水泥协会组织制定了《中国水泥行业自律和协调公约》,该《公约》经2013年8月13日召开的中国水泥协会七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审议讨论、表决通过,现予公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新型城镇化要突出统筹城乡,根本前提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这样才能使城镇化成果真正惠及农民,这根弦一定要绷紧。...
乔龙德指出,2013年是水泥行业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正确把握形势和统一认识是水泥行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水泥行业对自身的发展、经济运行以及下半年工作重点等问题,也应及时总结与部署,以便统一认识,明确当前的主要任务,使今年的经济指标和各项重点工作完成得更好。...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分工调整对我国工业发展既有挑战,也有实现赶超的机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乔龙德指出,2013年是水泥行业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正确把握形势和统一认识是水泥行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水泥行业对自身的发展、经济运行以及下半年工作重点等问题,也应及时总结与部署,以便统一认识,明确当前的主要任务,使今年的经济指标和各项重点工作完成得更好。...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代替粘土砖的主要绿色建材之一,但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施工。现结合工程施工实际,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裂缝的防治谈点粗浅的看法。...
近期,东北三省遭遇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上周灾情并没有得到缓解。三地水泥市场受强降雨影响较大,行情持续低迷,但辽宁部分地区因需求增加,导致供应紧张,价格开始止跌走稳。...
当前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投资主管部门应该总结经验,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在真正解决过剩产业老过剩的老大难问题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取得实际效果。...
随着人们对 “绿色家园”的渴求和对“绿色环境”的关注,“绿色材料”的名称由此而产生。它并不是苛求材料必须具备某一个特定的颜色(绿色),而是这种材料能给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工作的生活居住空间,同时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和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的有关要求,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于8月22日在河北组织召开环京津地区部分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单位有环保部污防司、环京津六省(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另外,按照部党组要求,结合原材料工业司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还专门邀请了钢铁、建材、水泥、石化行业协会以及六省(市、区)的重点行业企业参加本次会议。...
采用SNCR方法脱硝,还原剂是最大消耗品,水泥脱硝一般选用尿素或氨水作还原剂,这就涉及到合成氨行业,可见,水泥企业采用“SNCR”方法脱硝,并非水泥企业一家之事。目前,我国水泥产能已超30亿吨,2012年水泥产量达到22亿吨,NOx排放基数非常大,受此影响,水泥行业的NOx减排必选算好综合账。...
对于不甚理想的执行效果,苗圩解释说,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职工安置、资产损失、债务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在短期内都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这是淘汰落后产能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也使得新增产能远大于被淘汰掉的产能。...
1、局部调整适用的最大高度、抗震等级的高度分界,以及裙房和地下室的抗震等级。2、提高框架结构抗震能力,从高度、跨数、柱截面尺寸、强柱和强剪内力调整、轴压比、纵筋配筋率到楼梯间。...
截止2012年全国有新干生产线1637条,已公告准入的则占19%,不到1/5。如按此速度,两个五年计划期也完不成。有必要建议工业主管部门对水泥行业实施《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工作进行期中评估。评估这项工作是否起到了应有的“门槛”作用和“约束”作用,严格了“市场准入”。此外,也得评估一下,耗费了多少行政资源,取得的效果如何!...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