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力!水泥行情复苏还差“人和”
10月9日,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截止到10月初,安徽水泥价格实际成交价格已经基本跌回9月中下旬涨价前水平。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水泥市场已经来到传统旺季,但整体态势不佳。
今年,国内是水泥行情呈现明显的高开低走趋势,中国水泥网全国水泥价格指数年初以来几乎一路下行。截止到10月9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319.52点,较去年同期跌60.75点(即当前全国水泥均价较去年同期低约60元/吨),跌幅15.98%。
当前,包括水泥在内的建材行业市场需求不振,结构性问题突出,行业稳增长任务艰巨。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建材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9月24《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正式发布。
《方案》主要目标:2025—2026年,建材行业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其中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紧接着,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及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明确提出七点举措。
一、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以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为基本依据,依法行使自主定价权,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共同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行业协会等有关机构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和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可以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
三、发展改革、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宣贯,提示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对涉嫌价格无序竞争的经营者进行提醒告诫,要求其自觉规范价格行为,严守价格竞争底线。
四、发展改革、市场监管部门对提醒告诫后仍未规范价格行为的经营者予以重点关注,必要时开展成本调查、价格监督检查,发现价格违法违规问题的,依法予以查处。
五、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自觉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
六、行业协会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促进行业自律,引导经营者共同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监测市场价格竞争状况,维护重点领域价格秩序。充分发挥信用监管作用,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
《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出台以及《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的发布,为水泥行业稳定市场态势提供了政策支撑。不过,在需求下行背景下,水泥行业要实现市场态势企稳回升还需业内共同推进“反内卷”。
据笔者与多家水泥企业交流的情况,今年以来包括陕西、宁夏、贵州等地均爆发不同程度的价格战,主要原因在于需求下行背景下,业内企业在市场份额、停窑时间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以陕西为例,由于在某客户争夺中,区域两家主要企业产生矛盾,进而大打价格战,水泥价格一度跌至130-140元/吨,甚至出现了赊销的情况。另外,在不少省份,关于企业补齐产能之后,错峰生产时间是否需要调整,不同企业之间同样看法不一,加剧市场不稳定性。
面对当前行业形势,业内应该认清亟需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导向,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共同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坚决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以自身实际行动维护行业发展态势。
编辑:曾家明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