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水泥行业亏损面近40% 孔祥忠谈水泥行业结构性改革

水泥是建材大行业中的主要产品。水泥行业去年整体还是盈利的。但行业利润下降了60%以上。南方盈利北方亏损。水泥行业的结构性改革也是随着整个国家这一轮从需求转到供给侧,重新审视行业这一路走来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实质还是转型升级的内容。...

海螺的绿色梦想

为人类创造未来的生活空间!这是海螺集团的经营理念,从1996年提出到2015年,它已指导集团经营发展走过了19个年头,融于海螺的企业文化,根植于海螺人的思维深处。...

中国水泥协会关于致力推动水泥行业经济效益回升的若干意见

鉴于2016年经济下行依然较大,水泥市场需求仍会小幅下降,企业效益和行业发展困难还会加大。面对形势发展和困难局面,我们要求并建议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单位、各省市区水泥协会和所有协会会员单位,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和推进水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致力推动2016年行业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北大教授: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几率较大

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近年来学界和政策界广泛讨论的话题。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去年4月在一次校园演讲中说,中国在未来的5~10年内有50%几率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引起各方热议。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观点。...

脱利成:甘肃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对甘肃水泥行业市场形势和存在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从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三方面提出了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独家]反思:十年!成长的不应只是规模

中国水泥行业过去十多年开疆辟土,技术水平不断升级,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创造了世界水泥史上的奇迹,但是这个奇迹是建立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在行业成熟度、企业胸怀以及对国际规则的理解等方面,和国外的巨头相比,都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原创]“十三五”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步入深水区

近期工信部表态落后产能基本完成淘汰,下阶段主要任务为化解过剩产能。对水泥行业而言,笔者认为,“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已步入深水区,能否顺利化解过剩产能将成为整个行业能否蜕变与重生的关键。...

对外投资不能轻视风险

自2014年境外投资总量首次超过引资后,2015年中国海外投资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较高增长。商务部发言人日前介绍,2015年1-10月,中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实现对外投资58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

孔祥忠谈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

2015年12月22日,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孔祥忠秘书长介绍了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和2015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围绕中央提出的“供需侧改革”下水泥行业的实施途径以及中国水泥协会如何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原创]巴西水泥行业——正处于备受挑战的时代

IMF预测巴西2015年GDP将同比下降3%,2016年同比下降1%,以此经济发展预测,巴西水泥产需量将很难实现增长;SNIC同样持悲观预测。然而巴西国内水泥工业联盟及水泥企业却对未来国内水泥需求持乐观态度,InterCement预计从2016年开始巴西水泥将实现年均3%的增长;SECIL也对2015年持乐观预测。...

[原创]唐山智能:走在智能化的前端 走在信息化的前列

走进中国水泥包装机产业的发源地和聚集地——唐山,走进始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见证了中国水泥工业风风雨雨的水泥包装机龙头企业——唐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它的发展史是我国水泥包装机工业发展史的缩影。同时,也是我国水泥包装机工业走向世界,成功运作的典范。...

花旗看跌中国2016年钢材、水泥和煤炭需求

花旗预计中国2016年房地产投资衰退依旧,钢材、水泥和煤炭需求将继续下跌。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可能提供支撑,但不足以扭转大势。预计中央政府将持续精减国有企业,央企数量将从目前的110减少到40-50左右。...

“海螺”水泥海外生根

据报道,中国水泥行业领军企业——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布局东南亚市场,利用优势产能走国际化合作的路子,在国际市场资源配置竞争中博得先机,赢得发展新机遇。...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人民币成功入篮SDR 权重占比超日元和英镑

北京时间12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 ...

中材国际:业绩拐点已现 海外订单亮点不断

目前非洲各国基本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水泥需求,各国急需扩张水泥产能,国内外水泥企业正处于快速投资建设之中。...

乔龙德一行到中材集团总部调研交流

11月23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一行到中国中材集团总部调研交流。中材集团董事长刘志江、党委书记于世良会见了乔龙德一行,双方围绕建材行业发展形势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充分研讨,就中央企业以及联合会引领和服务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充分交换了意见。...

孔祥忠谈“十三五”水泥行业发展

我认为“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的发展是乐观的,一定存在“起死回生”、“柳暗花明”的新局面。一是政府一定会救市,更多更有力的支持制造业的优惠政策会出台;二是这一轮的殊死拼搏使得多数企业变得清醒和理智了,做好水泥区域市场建设和协调,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增加企业创新能力,树立绿色低碳发展,拓展海外水泥市场等内容,将是“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发展中的多个亮点。...

中国建材集团与新华社新闻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月19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系列重要文件精神,积极营造有利于国资国企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国务院国资委与新华社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期间,中国建材集团等18家中央企业与新华社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原创]中国企业海外水泥产业投资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水泥产业投资从老挝开始,07年后开始走向非洲,不过90%以民营企业为主,水泥企业参与投资的比重不高。随着近两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以海螺、红狮等大型企业为首的新一轮海外水泥产业投资正在兴起,东南亚、中亚及非洲是中企海外水泥产业投资的集中地。...

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出席北澳投资论坛

2015年11月8-10日,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应澳大利亚政府邀请,出席在澳大利亚达尔文举行的北澳投资论坛,并在论坛上发言,就北澳洲投资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

[原创]山水清盘,反思胜于关注结果本身

11月11日,山水水泥表示无力偿债,申请清盘。从一个小企业到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5000万吨,位列国内第七的水泥集团,山水用了近20年的时间,而到申请清盘,却只用了1年。...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需拓展融资渠道

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实现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占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5.3%,主要流向东南亚、西亚等地区。...

[原创]水泥人眼中的十三五规划建议

11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建议),这份文件绘制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新图景。到明年3月,正式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对外发布。现在,小编梳理一下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和水泥行业有关的内容,并做简略分析:...

海螺水泥3季报符合预期 旺季优势区域回暖

2015年1-3季度净利润61亿元,同比下滑25.33%,折合EPS1.15元。公司2015年1-3季度收入379.69亿元,同比下滑13.0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1亿,同比下滑25.33%,折合EPS1.15元,符合预期。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137.45亿元,同比下滑7.6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97亿,同比下滑40.58%,折合EPS0.26元。...

中国农行安徽分行行长赵勤一行前往海螺访问交流

2015年10月13日上午,安徽省分行行长赵勤率副行长汪晓健、程国新一行前往海螺集团访问交流。...

“短腿”水泥的“远征” 中泥建材的全球攻略(下)

中泥建材能够在短短5年左右时间内打通非洲、南美等国际市场,并获得当地认可,绝非易事。日前,中国水泥网记者有幸采访到杭州中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铭,一窥中泥建材全球攻略,助力国内水泥企业走向海外。...

“短腿”水泥的“远征” 中泥建材的全球攻略(上)

中泥建材能够在短短5年左右时间内打通非洲、南美等国际市场,并获得当地认可,绝非易事。日前,中国水泥网记者有幸采访到杭州中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铭,一窥中泥建材全球攻略,助力国内水泥企业走向海外。...

国务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助力创新驱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问题为导向,从10个方面推出32项改革举措143项政策点和具体成果。...

中材国际董事长宋寿顺谈印度、德国并购经验

中材国际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之一,其80%的营业收入来自海外。“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最大的风险,是用中国思维办国外的事儿。”中材国际董事长宋寿顺在“中材国际海外战略与‘走出去’经验交流”沙龙上表示。...

中材股份上半年生产经营平稳运行

8月31日,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01893.HK)在香港发布2015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中材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30.91亿元,同比下降9.1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20.27%;每股收益0.125元。...

孔祥忠:“十三五”水泥产业政策研究导向探讨

今天的水泥行业还存在一个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力度的问题。结构调整不到位,市场集中度低,价格战难免;转型升级难,产业链延伸缓慢,绝大多数企业竞争力不强;创新力度弱,企业研发投入少,管理提升慢。...

河北钢铁、水泥等优势产能借力“一带一路”走出国门

近2年,河北省已经有多家钢铁、水泥、玻璃企业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开展海外布局。...

海螺水泥:海外市场及并购持续推进

15年上半年实现业绩47.05亿元,同比下滑19.17%,折合EPS0.89元。公司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入242.23亿元,同比下滑15.8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7.05亿,同比下滑19.17%,折合EPS0.89元,符合预期;其中Q2单季公司实现营收129.94亿元,同比下滑19.5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92亿,同比下滑10.63%,折合EPS0.56。上半年公司水泥毛利率为29,24%,同比下滑8.61%,为12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湖南公布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方案 企业深度融合

目前,湖南省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基础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有一大批具备较强走出去能力的优质企业。记者了解到,这些企业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契机,正在实现由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进去”的转变,迈出了资源配置、生产布局、市场网络全球化的重要步伐。...

海螺集团与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签署水泥项目框架合作协议

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州长兼州政府主席莫洛佐夫·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先生和海螺集团副总经理、海螺水泥总经理王建超先生,共同签署了《关于在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建设和经营水泥厂的框架合作协议》,中俄双方代表团领导人及安徽省政府、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政府负责人与企业家共同见证了签字仪式。...

[半年回顾]“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海外水泥投资机遇

笔者认为,除了兼并重组之外,水泥企业在国内几乎已没有扩大再生产的机会。然而,放眼中亚、东南亚、南亚等周边国家,水泥产能扩张正此起彼伏,中国水泥企业紧随“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将大有可为。...

中信重工牵手海螺等国内外产业巨头一带一路再出发

7月31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重工")在洛阳举办新闻发布会,联合老挝Phonesack集团、巴基斯坦先锋水泥公司、海螺水泥等国内外产业巨头,宣布全面贯彻和实施国际标准与国际规范,携手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中国水泥协会:水泥业转型升级的六大路径

中国经济告别以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污染与高能耗为特征的“旧常态”,开始步入 “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旧态”。...

李克强力推国际产能合作:升级版中国“走出去”

继“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倡议之后,全球经济舞台上,中国亮出一张新牌——国际产能合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成为这一战略的“超级推销员”:6月欧洲行推销中国装备产能,5月拉美行敲定“两洋铁路”。国际产能合作目前一大亮点在于,全球基建热潮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

宋志平:中国建材是如何创新的

中国建材行业领袖企业——中国建材集团的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中国建材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和传统制造业行业中的一面大胆改革创新的旗帜,这些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在创新方面的经验。...

“一带一路”沿线将建10类产业基地 海投会成立建设项目指挥部

“一带一路”沿线将建保税枢纽、跨境自贸、旅游文化、粮食储备等10类产业基地。从权威渠道获悉,中国投资协会海外投资联合会“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指挥部已正式建立,设有产业基地管理平台,将为“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国家10类产业基地提供服务。...

河北优势产能“走出去”成效明显瓶颈待破解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我国钢铁、水泥、玻璃等产业"走出去"面临难得机遇。这三个行业是河北省的优势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近年来,一批企业在海外布局取得实质性进展。然而,"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需抓住瓶颈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机制方法,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避免"上热下冷"。...

宋志平:国企改革是件细致活

站在历史终点与未来的起点上,宋志平将过去十几年中国建材取得的主要成绩归纳为四点:中国建材从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央企到如今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稳居世界建材企业第二位;从过去的“追赶型”技术到如今“赶超型”技术;从过去的政企不分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到如今大体上和市场相融合;从过去只做国内市场到如今已经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乔龙德:坚持长期健康发展和近期稳定行业效益相结合

5月26日,乔龙德会长出席西北地区水泥市场高层论坛,并围绕主题“转型升级 稳定效益 错峰生产 节能减排”发表了重要讲话。...

工信部副部长刘利华:构筑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新优势

当今时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历史性交汇,国内外经济环境和需求结构深刻调整,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加速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正在重构之中。加快构建中国制造走出去新优势,是落实“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规划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建研集团:全资子公司海外投资设立菲律宾合资公司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5日与菲律宾FirstTropicanaSunDevelopmentInc.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现将上述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公告如下。...

中材节能首个海外投资余热发电项目通过性能考核

近日,中材节能投资建设的首个海外余热发电项目——菲律宾SOLID项目,顺利通过了性能考核,为该项目正式进入商业运行奠定了基础。该项目是中材节能公司利用墨西哥CEMEX集团菲律宾SOLID水泥公司3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以BOT模式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项目装机容量6MW。...

李锦:央企兼并重组的逻辑和路径

国务院国资委成立12年来,央企兼并重组的传言从没有如此多过。在南北车合并后,关于央企强强联合的传言甚嚣尘上,惹得有关的各大央企赶紧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传闻。央企重组的背景是真的,动因是真的,只是有些媒体曝料的信息常常是不准确的。央企重组虽然有动因,但应该理性分析,不能抱有过早、过高的希望。央企合并重组将以分类为基础,目前分类方案还没有出台,大规模的重组可能不会马上出现。...

辜成允:水泥企业应储备能量迎接挑战

2014年,水泥行业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水泥需求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利润总额780亿的良好效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水泥需求已经到了平台期,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这个平台期或将持续8~10年,之后,水泥需求将出现大幅下滑甚至腰斩。...

1 2 3 4 5 67 8 9 10 1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