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水泥加速海外布局 产能过剩倒逼水泥企业出海

作为一家外资控股的企业,华新水泥走出去的时间不算长。2011年8月,华新水泥与塔吉克斯坦签署协议,合作建设年产100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日产3000吨。这是华新水泥在海外布局的首个项目。...

国内水泥需求偏弱 华新水泥借“一带一路”拓海外市场

12月7日,在华新水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公司副总经理兼董秘王锡明表示,在行业整体不太景气的市场环境下,华新水泥借“一带一路”机遇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多国项目已取得明显成效。...

“海螺”水泥海外生根

据报道,中国水泥行业领军企业——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布局东南亚市场,利用优势产能走国际化合作的路子,在国际市场资源配置竞争中博得先机,赢得发展新机遇。...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人民币纳入SDR 对我们到底有啥影响?

IMF执行董事会表决人民币能否进入SDR篮子。人民币加入SDR后,将是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后第一个成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新兴市场货币。有专家认为,加入SDR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大进展,也将极大提升人民币的地位,有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

人民币成功入篮SDR 权重占比超日元和英镑

北京时间12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 ...

张占斌:只有化解过剩产能新经济才能成长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表示,应该遵循国务院2013年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这份文件的精神目前仍然适用,各地贯彻的力度要加大,应该切实解决“僵尸企业”等现象,只有将过剩产能化解掉,新的经济才能生长起来。...

中材国际:业绩拐点已现 海外订单亮点不断

目前非洲各国基本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水泥需求,各国急需扩张水泥产能,国内外水泥企业正处于快速投资建设之中。...

乔龙德一行到中材集团总部调研交流

11月23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一行到中国中材集团总部调研交流。中材集团董事长刘志江、党委书记于世良会见了乔龙德一行,双方围绕建材行业发展形势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充分研讨,就中央企业以及联合会引领和服务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充分交换了意见。...

解决“僵尸企业”现象 只有化解过剩产能新经济才能成长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曾带领其团队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提出了以长短结合、内外兼治化解产业过剩的思路,记者为此专访了张占斌。张占斌认为,只有化解过剩产能,新经济才能成长。...

孔祥忠谈“十三五”水泥行业发展

我认为“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的发展是乐观的,一定存在“起死回生”、“柳暗花明”的新局面。一是政府一定会救市,更多更有力的支持制造业的优惠政策会出台;二是这一轮的殊死拼搏使得多数企业变得清醒和理智了,做好水泥区域市场建设和协调,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增加企业创新能力,树立绿色低碳发展,拓展海外水泥市场等内容,将是“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发展中的多个亮点。...

中国建材集团与新华社新闻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月19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系列重要文件精神,积极营造有利于国资国企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国务院国资委与新华社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期间,中国建材集团等18家中央企业与新华社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原创]中国企业海外水泥产业投资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水泥产业投资从老挝开始,07年后开始走向非洲,不过90%以民营企业为主,水泥企业参与投资的比重不高。随着近两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以海螺、红狮等大型企业为首的新一轮海外水泥产业投资正在兴起,东南亚、中亚及非洲是中企海外水泥产业投资的集中地。...

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出席北澳投资论坛

2015年11月8-10日,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应澳大利亚政府邀请,出席在澳大利亚达尔文举行的北澳投资论坛,并在论坛上发言,就北澳洲投资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带一路”助中国企业海外发展 重点推动水泥等互补行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海外投资经营的巨大机遇。结合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产业链上的互补性,未来应该重点推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有色金属等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产业。...

[原创]山水清盘,反思胜于关注结果本身

11月11日,山水水泥表示无力偿债,申请清盘。从一个小企业到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5000万吨,位列国内第七的水泥集团,山水用了近20年的时间,而到申请清盘,却只用了1年。...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需拓展融资渠道

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实现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占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5.3%,主要流向东南亚、西亚等地区。...

当三一遇上奥巴马:其实事情原委并不复杂

三一和奥巴马,和CFIUS的纠结终于告一段落。 然而,对于那么多在热切的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可能未来的路还不会那么平坦。...

[原创]水泥人眼中的十三五规划建议

11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建议),这份文件绘制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新图景。到明年3月,正式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对外发布。现在,小编梳理一下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和水泥行业有关的内容,并做简略分析:...

海螺水泥3季报符合预期 旺季优势区域回暖

2015年1-3季度净利润61亿元,同比下滑25.33%,折合EPS1.15元。公司2015年1-3季度收入379.69亿元,同比下滑13.0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1亿,同比下滑25.33%,折合EPS1.15元,符合预期。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137.45亿元,同比下滑7.6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97亿,同比下滑40.58%,折合EPS0.26元。...

中国农行安徽分行行长赵勤一行前往海螺访问交流

2015年10月13日上午,安徽省分行行长赵勤率副行长汪晓健、程国新一行前往海螺集团访问交流。...

“短腿”水泥的“远征” 中泥建材的全球攻略(下)

中泥建材能够在短短5年左右时间内打通非洲、南美等国际市场,并获得当地认可,绝非易事。日前,中国水泥网记者有幸采访到杭州中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铭,一窥中泥建材全球攻略,助力国内水泥企业走向海外。...

东南亚或成全球过剩的钢铁和水泥将流向目的地

近日普华永道的一份报告深度分析了49个国家的基建市场,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90%。该报告预测亚洲基建将在2025年占到全球基建支出的近60%。...

“短腿”水泥的“远征” 中泥建材的全球攻略(上)

中泥建材能够在短短5年左右时间内打通非洲、南美等国际市场,并获得当地认可,绝非易事。日前,中国水泥网记者有幸采访到杭州中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铭,一窥中泥建材全球攻略,助力国内水泥企业走向海外。...

国务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助力创新驱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问题为导向,从10个方面推出32项改革举措143项政策点和具体成果。...

中材国际董事长宋寿顺谈印度、德国并购经验

中材国际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之一,其80%的营业收入来自海外。“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最大的风险,是用中国思维办国外的事儿。”中材国际董事长宋寿顺在“中材国际海外战略与‘走出去’经验交流”沙龙上表示。...

冀东水泥的海外之花 在“彩虹之国”盛开

曼巴水泥是冀东发展集团海外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目前中国在南非投资最大、最先进的生产企业。它以独特的融资方式、成熟的海外投资战略规划和成功的项目实施经验,成为我省国际产能合作的一个样板。...

中国对外投资转正 “一带一路”成增长极

9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公布的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显示:今年1-8月,中国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770亿美元,同比增长18.2%;8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135亿美元,同比增长7%,扭转了两个月的负增长态势。...

刘志江:抓住对外投资新机遇 加快国际化战略实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的要求,为中央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提出了新的目标。中国中材集团10多年来“走出去”的工作实践和下一步国际化战略的思考,将围绕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一带一路”、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决策进行部署。我曾经提出,新一轮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转型的趋势取决于微观经济发展模式,而如何利用资本输出,加快微观经济主体的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发展,这是新时期的新机遇、新挑战。...

中民投拟斥300亿建印尼工业园区 涵盖钢铁、水泥等项目

9月9日,中民投副总裁陈国钢表示,中民投的想法是在印尼投资建设一个工业园区,投资金额在50亿美元左右(折合成人民币超过300亿元)。建成之后主要用于钢铁、水泥、水上飞机等项目,企业也主要是中国企业。...

中国在非洲投资的五大真相

中国投资非洲,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正被包括世界银行、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等在内的独立的、私人的、有政府背景的多家研究机构观察。...

中材股份上半年生产经营平稳运行

8月31日,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01893.HK)在香港发布2015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中材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30.91亿元,同比下降9.1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20.27%;每股收益0.125元。...

孔祥忠:“十三五”水泥产业政策研究导向探讨

今天的水泥行业还存在一个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力度的问题。结构调整不到位,市场集中度低,价格战难免;转型升级难,产业链延伸缓慢,绝大多数企业竞争力不强;创新力度弱,企业研发投入少,管理提升慢。...

净利骤降 水泥上市公司转型百态

行业受阻,产业待兴。年中业绩遭遇“滑铁卢”,成为水泥板块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普遍性特征。行业压力迫使不少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纷纷谋求战略转型。...

河北钢铁、水泥等优势产能借力“一带一路”走出国门

近2年,河北省已经有多家钢铁、水泥、玻璃企业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开展海外布局。...

金圆股份中期净利减少86% 拟寻求并购机会提升竞争力

金圆股份201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0,026,192.5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50,836.8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6.30%。下半年将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寻求地区行业并购机会提升竞争力。...

海螺水泥:海外市场及并购持续推进

15年上半年实现业绩47.05亿元,同比下滑19.17%,折合EPS0.89元。公司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入242.23亿元,同比下滑15.8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7.05亿,同比下滑19.17%,折合EPS0.89元,符合预期;其中Q2单季公司实现营收129.94亿元,同比下滑19.5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92亿,同比下滑10.63%,折合EPS0.56。上半年公司水泥毛利率为29,24%,同比下滑8.61%,为12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湖南公布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方案 企业深度融合

目前,湖南省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基础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有一大批具备较强走出去能力的优质企业。记者了解到,这些企业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契机,正在实现由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进去”的转变,迈出了资源配置、生产布局、市场网络全球化的重要步伐。...

湖北上半年建材工业出口增长48%

日前,湖北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传出喜讯: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建材工业产品外贸出口金额1.39亿美元,累计增长48.03%,增速超过全国建材工业外贸出口增长率32.47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外贸出口增长率32.73个百分点。...

海螺集团与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签署水泥项目框架合作协议

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州长兼州政府主席莫洛佐夫·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先生和海螺集团副总经理、海螺水泥总经理王建超先生,共同签署了《关于在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建设和经营水泥厂的框架合作协议》,中俄双方代表团领导人及安徽省政府、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政府负责人与企业家共同见证了签字仪式。...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海螺水泥等安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安徽海螺集团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工厂、投资项目。最近,海螺又加快了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去年11月,海螺印尼南加一期熟料项目点火投产。这样,海螺在印尼的熟料和水泥总产能将分别达到2000万吨和2500万吨。...

[半年回顾]“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海外水泥投资机遇

笔者认为,除了兼并重组之外,水泥企业在国内几乎已没有扩大再生产的机会。然而,放眼中亚、东南亚、南亚等周边国家,水泥产能扩张正此起彼伏,中国水泥企业紧随“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将大有可为。...

中信重工牵手海螺等国内外产业巨头一带一路再出发

7月31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重工")在洛阳举办新闻发布会,联合老挝Phonesack集团、巴基斯坦先锋水泥公司、海螺水泥等国内外产业巨头,宣布全面贯彻和实施国际标准与国际规范,携手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中国水泥协会:水泥业转型升级的六大路径

中国经济告别以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污染与高能耗为特征的“旧常态”,开始步入 “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旧态”。...

李克强力推国际产能合作:升级版中国“走出去”

继“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倡议之后,全球经济舞台上,中国亮出一张新牌——国际产能合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成为这一战略的“超级推销员”:6月欧洲行推销中国装备产能,5月拉美行敲定“两洋铁路”。国际产能合作目前一大亮点在于,全球基建热潮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

支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助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是政策性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积极发挥金融服务的“融资”、“融智”、“融商”功能,积极支持重庆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

吕立山:给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三条建议

据统计,我们发现基本上有10%的中国企业进入签约环节,而90%是没有达到这一环节,这远远差于国际标准。根据经验,如果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计划、一个战略计划和一个比较到位的市场调研,应该说90%的企业都可以完成交易和签约。...

87家央企进河北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涉及产业项目329项

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河北省人民政府3日在保定市联合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央企进河北活动中,87家央企与河北省政府对接。其间,河北省与部分央企签署69项合作协议,涉及重大产业项目329项。...

海螺集团带动水泥全产业链走出国门

通过长期的国内发展实践,海螺在水泥项目设计、装备成套及制造、工程建设管理以及水泥项目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再加上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为完善的人才储备梯队建设,海螺“走出去”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

宋志平:中国建材是如何创新的

中国建材行业领袖企业——中国建材集团的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中国建材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和传统制造业行业中的一面大胆改革创新的旗帜,这些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在创新方面的经验。...

1 ...  89 10 11 12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