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化为核心技术的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也将迎来最佳契机,近日,远大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唐芬接受《长沙房地产》杂志专访,道出了建筑产业化的现状和前景。...
廉慧珍:做好混凝土首先需要改变观念,改变以强度为唯一目标的传统观念并非忽视强度,而是因为过去太忽视耐久性。强度作为结构安全性的保证,仍很重要。目前强度不足的情况也说明耐久性同样不足。...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专题讲座,讨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等问题。...
近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等重点工作。...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秘书长张庆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大赛是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主办的继全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全国混凝土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装饰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之后的第五个大赛...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秘书长、外加剂分会秘书长刘亚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大赛的主要难点也是采用低品位的骨料,主办方从全国各地收集了含泥砂,掺入到比赛的砂石中,这样会给参赛人员带来一些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这样也会充分的展示我们的外加剂行业人员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已经彻底甩掉了水泥弱国的帽子,正准备向世界水泥强国迈进。为此我们要知己知彼,分析清楚我国水泥工业与世界水泥强国之间还有哪些差距,主要“短板”何在,如何改革应对,才能早日实现世界水泥强国之梦。本文从理念、体制和技术政策等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14日,中建商砼成功将C50自密实混凝土泵送至华中第一高楼——武汉中心大厦主体核心筒钢管柱,泵送垂直高度达394米,输送管道长度超过700米(水平管道300余米,纵向管道近400米),创下了华中地区C50自密实混凝土泵送高度最高和输送管道长度最长两项记录。...
受密集出台的利好政策影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炙手可热,这直接就在A股的走势之中体现了出来。近日,部分地下管廊建设相关概念股出现大涨,青龙管业、巨龙管业涨、韩建河山等水泥制品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及涨停。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对于我国水泥制品生产企业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近日,从湖北省知识产权局获悉,葛洲坝水泥获评湖北省第二批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
今年夏天, 2015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ADA)国际会议与展览暨第五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举办“数字未来”暑期夏令营活动,Silk Project在这个活动中启动了一个名为“蚕丝水泥”的项目,使用3D打印技术打造了一个大型的艺术装置。...
Roberta Magarotto, 巴斯夫欧洲化学品开发主管,近日收到国际会议奖委员会组织为她颁发的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类杰出贡献奖。...
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继续保持较快下降,节能减排的有利因素正在积聚发力,节能减排进展总体顺利。...
据专家介绍,目前各地政策、技术相互独立,确定配额总量与核定企业履约的基础性制度也各有差异。北京、上海、广东等试点地区在制度设计上偏向政府控制,而湖北则趋向于完全让市场主导,通过二级市场形成价格去激励企业减排创收。...
7月29日17时20分,中建西部建设贵州公司开展试验,成功将C90高强高性能机制山砂混凝土泵送至云贵第一高楼--贵阳花果园双子塔西塔顶端,泵送垂直高度达345米,一举创下全国C90机制山砂混凝土泵送高度新纪录。...
日前,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湖南省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布点规划(2015-2020年)》,规定“至2020年,湖南将形成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15个,长株潭城市群住宅产业化基地产能达到1606万—1736万㎡/年”,湖南住宅产业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从2006年采购南方路机HZS200商混搅拌站,到2014年又采购南方路机2HZS240商混环保站,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年的选择,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对南方路机的认可?“吹尽狂沙始到金”,客户是最高明的鉴别师。...
论述了机制砂混凝土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指出机制砂质量不稳定等是机制砂在高标号混凝土中应用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推广机制砂在高标号混凝土中应用的建议,以满足工程需求。...
7月11日,江苏省建材行业协会机械分会会长办公会在江苏鹏飞集团召开,来自全省建材机械行业的20多位代表参加例会。...
2015年7月17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建华建材集团参与协办的第12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在沪正式召开。此次会议产生300多个学术报告。本次大会共收到725篇论文,有467篇入选论文集。与会人员超2000人。...
美国的城市雨水管理总体上经历了排放、水量控制、水质控制、生态保护等阶段,雨水管理理念和技术重点逐渐向低影响开发(LID)源头控制转变,逐步构建污染防治与总量削减相结合的多目标控制和管理体系。...
日本是个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早在1980年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近年来随着雨水渗透设施的推广和应用,带动了相关领域内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技术和管理体系逐渐完善。...
热门品牌
一周热点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