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临近春节,局部又有雨雪天气影响,华东地区需求开始下滑。...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临近春节,局部又有雨雪天气影响,华东地区需求开始下滑。...
江勋强调,2020年应对水泥行业持谨慎乐观的心态,行业内效益会继续提升,水泥价格仍有小幅增长,市场或呈分化局面。同时江勋看好华东、湖北、广东东部、河南市场。...
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问答》(简称《操作问答》)表示,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抽查省级主管部门公告的产能置换方案执行情况。...
自2009年9月《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到2017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从淘汰落后产能、遏制新增到严控产能置换。近年,国家、政府及各部门主管对于去产能“手段”层出不穷。...
人才恐将成为未来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智能化、数字化的推行让水泥厂人才紧缺的现状进一步明显,由于社会观念、发展形势的转变,水泥厂不再是毕业学子的第一选择。...
华南告急!华东告急!华北告急! 一夜之间,全国水泥告急,异常短缺!9月份,水泥价格还在低位,市场还是寒冬,10月份产量同比还下滑2.1%。万万没想到,短短一个月,行业翻天覆地,咸鱼大翻身。...
商混产品在房地产建设中占有很大比重,在30%-70%之间,在今年地产施工建设较好的背景下,商混需求稳中有升。...
凭借独特的优势,湖北近年来水泥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今年,在供给侧改革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湖北水泥价格较去年略高且稳定性更强。...
通常来说,作为生产水泥的核心材料,熟料产量与水泥产量应当呈正比关系,即水泥产量的增长会使熟料产量有相应的增长,但纵观近年数据,似乎有点意外。水泥产量长期在23亿吨左右波动,且一直低于2014年,但熟料产量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今年更是有望突破15亿吨,创下历史新高。...
有行业人士表示:“将置换比例从现阶段两种比例全部调整为1:1.5,即每建设1吨产能须关停退出1.5吨产能。同时,将连续停产两年或三年内累计开机不足730天的产能认定为僵尸产能禁止参与产能置换或成为下一步产能置换政策改革的重点。”...
王学军表示,今年整个湖北市场平稳运行,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水泥均价较去年高近30元。...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从现在开始到 2024 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水平。尽管环保人士对控制煤炭使用施加了压力,但煤炭消费仍将继续,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对能源的需求有所增加。...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北方地区东北、西北低温天气影响,需求传统淡季,价格行情平稳为主,华北地区产销两淡。...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胶凝材料,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全行业年产值过万亿。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国水泥工业一路披荆斩棘,见证了祖国由落后到强大的转变,也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乔龙德会长在交流中对华润水泥不断加快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和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水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解决当前行业面临的难题等方面做出了指示。...
12月13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前海联合交易中心(QME)联合承办的“2019第一届大宗建材现货产品交易大会”在深圳顺利召开。...
在近日举办的“2019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上,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混凝土行业低投入且门槛低,混凝土搅拌站的数量逐渐增加,产能过剩成为行业的主要矛盾。...
山西是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省份,据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2018年山西省水泥熟料产能达6280万吨/年,但产能利用率仅达39.41%。...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发改委此举将对水泥行业产能置换产生积极影响。...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百强争霸赛强势打响,你就是万亿水泥产业背后的不二之选。...
一方面,水泥企业应眼光长远,提前布局,紧握当下利润稳上升的良好形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降低各项污染物排放,实现多功能并向高端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水泥企业可利用自己的矿山、物流等优势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在市场洗牌前全面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较之下,水泥、玻璃、电解铝等原料的“去产能”,行政力量主要体现在严控新增产能、仅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面。而存量过剩产能的淘汰,主要通过环保“控产量”、提高能耗和排放标准等市场化机制,倒逼行业自发“出清”。...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过去几年水泥价格大涨的原因以及“海螺水泥”未来的增长潜力。...
2019年,是中国历史上砂石和装备企业最好的一年,也是最困难的一年。“一砂难求”,给很多单位和企业带来了商机,也给很多单位和企业带来了忧愁!砂石和装备行业——冰火两重天,几家欢喜,几家忧!...
未来几年,广西地区通过置换项目进入的水泥熟料产能将超千万吨,广西会成为下一个贵州吗?...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上周东北地区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户外施工陆续结束,本地需求降至三成以内,接近尾声。...
魔盒被打开之后,魔鬼与天使,群魔乱舞,黑天鹅、灰犀牛与灰色的马轮番上阵。...
根据新疆建材行业协会发布的关于2019-2020年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要求,全疆所有水泥生产企业(含兵团)按文件要求执行错峰停窑。...
经过7轮上涨,该企业P.O42.5水泥累计涨幅高达190元/吨,出厂价直逼700元/吨。...
国庆佳节已至,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曾经水泥行业风光一时的“名角”---P.C32.5水泥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无论身前荣誉几何,争论未休,P.C32.5都已是落幕的英雄,再无立足之地。...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工业历史从唐山开始,在20世纪末成功引进了当时国际最先进工艺技术的全套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并且成功地消化和驾驭了国内第一条全套引进的现代化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技术之后。...
生态环境部12日印发《长三角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随着天然砂石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保护日益增强,机制砂石逐渐成为我国建设用砂石的主要来源。...
笔者对于广西水泥行业在产能持续扩大的情况下,是否能继续保持健康有些许担心,但认为无需过度紧张。笔者主要从主管部门施政理念转变和行业竞合关系两个角度看所得出的结论。...
看似行情大好的水泥行业,在相对平静的水面下仍然是暗流涌动。从2016年的“寒冬”破冰而来,在利润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大家似乎已经渐渐遗忘了以往需求惨淡下的“你死我活”,用一派表面平和的景象维持着行业当前局面。...
根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统计,从2010年至2019年11月,混凝土行业中有9起案件由企业自发违反《反垄断法》中第十三条法规--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二)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三)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相较之下,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自发“出清”见效较缓,产能更多是“休眠”而非“去化”。...
2019年前三季度,西部甘青藏区域最大水泥生产企业祁连山实现营业收入53.19亿元,同比上扬20.90%。公司实现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大增95.79%。...
业内资深专家认为当前水泥价格的上涨是一个合理的现象,如果水泥价格偏低对整个行业及下游市场将带来不利影响。随后他对此进行了分析。...
在去产能方面,近两年除被环保巡视责令关停和产能整合关停的少数生产线外,真正淘汰的落后产能仅为少数。当前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更多的只是在错峰生产、限产的层面展开,但是“去产量”不等于“去产能”,国内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019年第三季度,经中央批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牵头,会同12个部委和7个行业协会组成10个联合督导组,对各地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进行督查。...
上世纪80年代,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发明铁铝酸盐水泥,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在新中国70华诞的喜庆日子里,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水泥工业作为传统高耗能产业,粉磨过程的耗能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据极大的比重,其中电耗约占水泥综合电耗的60%-70%。在日益严格的节能环保政策压力下,在产能过剩严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态势下,节能尤其是粉磨系统的节能降耗成为水泥企业的重中之重。...
据中国水泥网消息,日前,黑龙江工信厅联合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黑龙江省2019-2020年采暖期水泥错峰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2019年10月16-17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2019年全国省市区水泥(建材)协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
各地应根据《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严格按照Ⅲ级、Ⅱ级、Ⅰ级应急响应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VOCs的减排比例分别达到全社会排放量10%、20%和30%以上的要求,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摸清涉气企业和工序,做到减排措施全覆盖。...
在督导检查意见反馈会上,督查组充分肯定浙江省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认为浙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成效显著,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国庆佳节已至,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曾经水泥行业风光一时的“名角”---P.C32.5水泥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无论身前荣誉几何,争论未休,P.C32.5都已是落幕的英雄,再无立足之地。...
在去产能方面,近两年除被环保巡视责令关停和因搬迁被关停的少数生产线外,真正淘汰的落后产能很少。...
热门品牌
一周热点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