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国经济转型须汲取日韩教训 给市场更大自由

2016/10/06 08:48 来源:搜狐财经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3日报道,与美国人相比,日韩消费者的实际所得在其本国经济所产生的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家庭来自金融资产以及房地产等有形资产的收入不足,从而阻碍了日韩两国转变为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3日报道,与美国人相比,日韩消费者的实际所得在其本国经济所产生的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家庭来自金融资产以及房地产等有形资产的收入不足,从而阻碍了日韩两国转变为消费主导的经济体。而现在,中国也在这条船上。中国必须提升家庭资产收益。

  与日韩两国的另一个相似之处是,中国家庭存在银行中的资产所占比重高得惊人。因此如果提高利率,会大大提升消费者的收入。

  但不是说提高利率会对经济增长不利吗?不一定。

  提高利率使收入从借款者手中转移到储蓄者手中。其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取决于所释放的哪种力量更大:对借款者收支的打击大,还是对储蓄者收支的促进大。

  中国经济受到过度投资的损害。企业需要削减而非增加资本开支。同时,政府本身直接从公众手中借款甚少。因此,提高利率对家庭开支的促进作用很可能会超过企业和政府开支所遭受的打击。

  不幸的是,日本采取提高利率的补救措施为时已晚。虽然企业拥有大量现金,但公债呈天文数字,其期限也比十年前要短得多。

  韩国在本世纪初家庭信贷泡沫破裂后的经历对中国来说是重要的警示。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依靠韩元贬值和家庭借款激增,韩国经济有了起色。政府在真正增加消费者收入方面无所作为,家庭开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负债的刺激。

  经济不景气必然随之而来。然而,韩国当局在应对措施方面犯了关键性错误,没有提高利率以遏制过度借贷,而是诉诸行政管制措施。假如当时他们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更高的利率本来会使家庭收入增加并帮助抵消经济矫正措施的影响。

  此后的几年中,在韩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家庭消费所占比重来之不易的增加消失了,经济回落到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8年的起点。

  令人鼓舞的是,中国领导人已采取了一些重要的自由化举措。资本流动和汇率体制更为自由,国内利率也不再是通过行政命令确定。但中国仍需采取更加果断的行动来使市场发挥作用。

  如果中国大幅度开放资本账户,国内投资者就会纷纷购买海外资产。正如资本外流的急剧攀升所表明的那样,在多年局限于欠发达的本国市场之后,对外国资产的需求很高。

  在头两三年里,中国的资本外逃量可能会使经常项目盈余和外国资本涌入量相形见绌。鉴于中国惊人的年度储蓄流量,一场海啸将被释放到全球资产市场之中。

  这会使人民币贬值,从而矫正本币币值过高的状态,为出口收益提供支撑,使经常项目保持盈余。资本账户的解放还会使利率上升,从而使家庭收益增加。

  新兴市场上的股价起初会作出负面反应,因为这种局面并不是各国的共识。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经济的再平衡会有利于别国市场,因为这创造了一种更稳定的发展模式。

  中国也可能会抵制市场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将不会因开放资本账户而贬值,而是在央行干预外汇市场以便为经济输氧之后贬值。与之相伴随的无疑会是改革的大后退。这是中国以及依赖中国的新兴市场应该避免的一个明显信号。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智能化矿山建设到底能为水泥企业带来多大的实际效果?

智能化建设是水泥企业技改的一部分,推进智能建设,能让水泥企业生产工序更优化,生产效率更高。

水泥企业错峰停产期间 员工如何安置?

在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员工的何去何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责任问题,还需要企业的细致考量与周全筹划。

2024年5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5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培植新质生产力 促进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创新为动力,跑出中国混凝土产业的“加速度”。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6 14: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