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理性看发改委重大项目批复 7万亿投资受刚性约束

2012/09/28 00:00 来源:新民周刊

发改委批准的重大项目,总额高达7万亿。但政府主导投资最重要的是资金来源,富政府拥有巨额资金,维持着对银行的控制力,可以轻松推出大规模投资政策。政府财政收入迅猛增长时代已经过去,就上半年以土地收入为主的预算来看,内地方政府基金已大幅下降,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看待。......

  发改委批准的重大项目,总额高达7万亿。不必担心,7万亿投资有名无实。

  政府主导投资最重要的是资金来源,富政府拥有巨额资金,维持着对银行的控制力,可以轻松推出大规模投资政策。政府财政收入迅猛增长时代已经过去,由于经济处于非景气周期导致税收收入下降,由于抑制房地产泡沫,导致上半年以土地收入为主的预算内地方政府基金大幅下降。

  9月13日,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18729亿元,同比减少5225亿元,下降21.8%,主要是土地出让成交额大幅下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579亿元,同比减少5493亿元,下降26.1%。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16933亿元,同比减少3245亿元,下降16.1%,主要是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影响,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4731亿元(其中征地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11478亿元,占土地出让收入的74%左右),同比减少3609亿元,下降19.7%。

  土地收入下降,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土地套现模式受到阻碍,以往通过土地扩大投资被釜底抽薪,大规模投资所需要的资本金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当然,地方政府仍然可以通过为限购隐性松绑等手段推高房地产价格,8月份的土地收入上升就是证明。但这与土地套现模式刚起步时的大张旗鼓、土地收入几何级数上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作为理性政府,眼看房地产泡沫岌岌可危,绝不会无动于衷,房地产市场保持高压态势预调微调已成常态;其次土地套现成本大幅上升,一线城市中心的拆迁费已经高达每平方米3万元左右,其他地区强行拆迁导致社会成本上升,最终依然会反应在政府的支出中;第三,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进行融资,不仅成本高,并且通常由地方财政背书,不可能持久。

  除了30%的资本金以外,按照批准项目的出资来源,其他资金主要由银行贷款提供,但银行已经变得越来越谨慎,并没有实质放松的征兆。8月新增信贷7039亿元,同比多增1555亿元,虽然高于市场预期,但结构显示投资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口头。减去同业代付等表外转表内因素后,贷款并没有增长,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企业中长期贷款回落,所谓投资高峰期名至而实未归。

  在现有的贷款结构中,出现谨慎的新趋势:中长期贷款比重上升到40.6%,其中主要是居民贷款的贡献,这可能与二季度以来房地产的持续回暖有关。非房地产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项目,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仅增加1203亿元,低于票据融资111亿元,增长总体乏力。

  与房地产一样,银行不断通过短期票据进行预调微调,在外汇占款发展模式结束后,银行没有以再贷款的方式大规模投放基础货币。一个谨慎的央行,必然伴随着谨慎的投资市场,一个谨慎的央行必然让疯狂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回归正常。

  资金来源另一个最重要的来源是民间资金。与1997年大规模吸引外资不同(当年吸引外资644亿美元),目前外资流入趋于平稳,主要通过吸纳民间资金进入投资领域,通过地方债、信托等方式进入地方投融资平台。今年上半年共发行356款投向为基础产业领域的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718.95亿元,规模同比增长116.02%;6月~8月份共发行了70多款应收账款类财产权信托,实际募资规模达272亿元,其中85%的交易对手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

  可以预计,800亿左右的资金完全不敷所用,地方政府多数项目依然无米下炊。

  从整体固定资金投资看,2012年1月~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795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2%,增速比1月~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虽然地方政府不断发出英雄帖,但拥有净资产的人难忘在煤炭等行业被扫地出门的惨像,对于未来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权、收益权抱持怀疑态度,不指望获得公平待遇,因此目前十分谨慎。

  大型项目只有找到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投资模式才能有出路,无论是否愿意,尊重市场与投资者的意愿成为必须,除非我们愿意推高危险的货币与房地产泡沫。

  中国的房地产黄金十年过去了,央行大规模发放货币的十年过去了,意味着,中国大规模的投资时代受到了刚性约束。我们留恋以往的温度,但留恋的主体不复存在。

编辑:hongwen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专家解读丨以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为抓手 加快推动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明确,保障措施有力,指导性和操作性强,对推动提高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图读懂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一图读懂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2024-06-07 节能 发改委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支持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技术改造升级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

黑龙江省出台政策,对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额外补助。政策基于现有技术改造政策,旨在促进产业升级,发展高端、智能、绿色产业。企业无需申请,符合条件即可自动享受补助。政策还包括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及绩效评价,确保资金有效使用。该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与其他扶持政策不重复享受。

2024-06-03 固定资产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答记者问

中国出台《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旨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目标。方案提出具体指标,包括2024年和2025年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并针对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部署十大节能降碳行动。通过加强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推动行业节能改造等方式,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8 0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