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孔祥忠:学习政府工作报告 加速水泥行业结构调整

2012/03/12 00:00 来源:中国水泥协会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2011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5亿吨”、以及在2012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中,要“ 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报告既肯定了水泥行业已取得的成绩,也明确了今后发展的重点。 ......

  认真细读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兴奋和鼓舞。温总理的报告中两次提到了水泥行业,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的首次,显示了水泥行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更表明了水泥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深度关注。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在享受兴奋和鼓舞的同时,更多的是深感所肩负的历史责任重大。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2011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5亿吨”、以及在2012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中,要“ 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报告既肯定了水泥行业已取得的成绩,也明确了今后发展的重点。

  通阅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水泥行业发展相关内容的还有:1处“鼓励资源综合利用”;1处“产业转型升级”;1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3处节能环保:“加强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加大对节能环保的支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4处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8处节能减排:“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等”。这些内容为中国水泥行业今后深化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行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任务和目标。

  自“十五”以来的十多年时间,中国水泥行业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首先是鼓励采用世界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取代了落后水泥生产方式,2011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水泥总产量的89%,基本完成了行业的技术结构调整。按照产业政策和规划目标,2012年将基本完成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

  其次是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生产集中度,做大企业规模效益,进行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2011年,前10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水泥熟料产量已占全国总量的42%,按照行业规划目标达到60%以上还有差距。

  再次是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即水泥的减量化、产业链的延伸,以提高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完成上述结构调整的任务,才能奠定中国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11年,中国水泥产量20.9亿吨,占世界水泥总量的56%以上,连续26年世界水泥产量第一。按照初步测算,已投产和在建新线的实际水泥产能约27亿吨,产能过剩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应对水泥产能过剩,早在2009年国发38号文件就提出了对水泥产业“要坚决严格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控制增量,优化存量”,就是要转变投资方式,避免重复建设,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将投资方向转向企业兼并重组上,这正是水泥行业“十二五”期间组织结构调整的重点。以中国建材集团为主的几家大型水泥企业已纷纷调整了企业“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的目标值,通过兼并重组做大企业规模的指标被进一步放大,生产集中度的提升已明显加快,大企业在区域市场上的主导能力在加强。近两年,水泥行业盈利水平能逐年提高,也正是得益于企业兼并重组、产能规模做大的结果。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才能“控制增量,优化存量”,达到“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的目的,才能实现水泥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前10家大企业的产能要占总量的60%的目标。优化投资结构,推进兼并重组这正是水泥行业组织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在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对原材料需求的同时,也显现出如此大的水泥产量,势必带来过大的环境负荷,能源和环境因素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水泥行业响应政府完成减排指标的重要任务。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在有组织的颗粒物排放指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许多企业指标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部分企业的无组织排放指标有待改善。尤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降低是行业今后面临的艰巨任务。及时修订环保标准内容,一步达到发达国家标准中的先进指标,是我们水泥企业必须要接受的现实,这样的标准指标也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水泥企业,执行世界最先进的环保指标,突显水泥行业在中国环保事业中所作出的贡献。70%的水泥窑余热发电,减少了三分之一的水泥生产用电,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十二五”期间,水泥行业还将开展水泥窑协调处置,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就是将水泥企业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正是水泥行业完成技术结构调整需要补课的内容。

  最后,通过减量化和产业链延伸来实现水泥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

  水泥行业的减量化不能仅仅理解为水泥产量的减少,因为水泥用量决定于市场需求,受制于施工标准和规范。减量化是要提高水泥熟料的质量,增加工业废渣的利用量,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要通过修订水泥标准和加强混合材性能研究来引领水泥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量化是要在水泥生产、营销物流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不断淘汰新的落后产能,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实现行业持续节能减排的目的。减量化是在现有水泥消费量中扩大特种水泥使用的比例,以满足不同类型工程的需求和提高建筑、构筑物的使用寿命,达到引领市场合理消费的目的。减量化是在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中降低水泥销售收入的比例,通过水泥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引领水泥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神,完成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中国水泥协会必须履行服务政府、服务企业的职责,为中国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水泥网无关,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yxp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一季度建材市场低位运行,行业效益承压,期待宏观政策提振

一季度建材行业市场需求疲软,产量有升有降,水泥等部分产品产量下降,行业运行低位趋稳。受宏观政策影响,建材生产逐渐稳定,但效益增长动能不足,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尽管市场需求减弱,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回升态势,行业内部呈现结构性变化。未来,优势企业有望通过创新和集中度提升来应对挑战并寻求增长。

金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英武参加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李强总理在北京主持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讨论下一步经济工作。与会者认为国内经济积极因素增多,市场信心增强。李强强调要细化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注重精准施策,推动科技创新和满足有效需求,同时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并关注民生。企业家姜英武汇报集团经济运行情况并提出建议。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哪些值得水泥行业关注?

报告中涉及的提高专项债券至3.9万亿元+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内容,与水泥行业密切相关!

葛洲坝水泥召开2024年第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

3月4日,葛洲坝水泥在武汉本部召开2024年第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水泥行业人大代表周金波:解锁水泥行业替代燃料产业化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在北京召开,作为一名来自水泥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周金波今年会带来什么样的“新声”?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10: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