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张成伟:水泥行业智能制造全系统化任重道远 还需持续发展

2023/04/11 09:07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张成伟认为,智能制造依然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在水泥行业还未有明确的最终形态。......

一场智能化升级的大戏正在我国各行各业火热上演。

譬如,近年来,水泥行业通过智能化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寓“智”于“造”,不断推进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建设,推动企业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加速实现水泥“智造”。

水泥工业智能制造总体处于什么水平?水泥企业应该如何着手进行智能化升级?对此,中国水泥网特别采访了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成伟,听他讲述对水泥“智”造的理解和看法。

目前水泥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在张成伟看来,作为传统制造业,水泥行业虽然经过最近十几年的高速发展,生产技术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很多水泥企业没有经过信息化过程的洗礼,与汽车制造等行业的转型升级相比,基础还存在较大差距。

张成伟认为,智能制造依然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在水泥行业还未有明确的最终形态。智能制造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升级,而应是系统性的优化和转型,但近些年水泥企业的智能化主要偏向于生产技术方面的升级改造,对企业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人才体系的智能化融合应用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了技术与组织和人才的失配,系统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价值。”张成伟表示,良好的智能技术、良好的组织能力、优秀的人才体系是水泥工业智能制造发挥效应的关键,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此,对于那些想要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水泥企业,张成伟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一是要评估企业自身的组织能力(包括公司结构、流程、管理、制度等)、人才体系是否可以与相应的智能化技术匹配,进行良好的融合;

二是智能制造处于进行时,并非最终时,水泥企业选择的智能化技术、设备需拥有持续发展,不断迭代改进的能力,并非是“一次性产品”;

三是智能化是全系统性的,相关的智能技术、设备应该具备未来可以纳入全系统流程的功能,而不是独立自主无法融合的。

放眼水泥行业,张成伟表示,未来的水泥智能制造应是多工厂协同、多知识协同、多专业协同模式,从单元级、车间级、工厂级逐步发展到区域级、行业级的途径会是水泥企业智能制造的新思路、新方向。

水泥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还会面临什么挑战和机遇?水泥行业该如何应对滚滚而来的智能制造浪潮?在中国水泥网即将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上,张成伟将带来精彩演讲,敬请关注!

编辑:孔澳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七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

绿色矿山建设是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为加快矿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中国建材集团:签署国际合同、发布国际标准、荣获数字化转型贯标最高评级......

企业在新的一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签署与老挝政府的重大项目合同,推进国际合作;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提升中国在全球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获得国家数字化转型最高评级,展现其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力;在先进陶瓷展览会上亮相,凸显行业领先地位;入选上海市总集成总承包链主企业,体现其在先进材料产业的影响力;牵头成立水泥行业绿色生态创新联合体,致力于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福建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方案中提出要求,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相比2020年底降低3.7%。

海螺集团向“绿”而行 向“新”发力

海螺集团将不断释放创新创造优势,瞄准新兴产业方向,以创新精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合力引擎。

2024争份额、降成本、控费用、活下去…

预计2024年仍有新增产能投放,虽各地错峰生产执行力度加大,但弱需求格局不会改变,行业高库存状态很可能持续,水泥价格较大可能继续呈现底部震荡走势,企业整体压力依然较大。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2 0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