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冀东水泥重塑版图 130亿疏通产能瓶颈

2008/01/11 00:00 来源:财经时报

......

  中材集团联手冀东水泥恰逢其时,对双方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此次合作是否奏响了水泥业并购的新年序曲?让我们拭目以待。。。。。。

  2008年伊始,中国中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材集团”)间接收获了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东水泥”)的控股权,并为这家唐山市的明星上市公司安排了130亿元的发展资金。借助中材集团的“大手笔”,冀东水泥区域优势将更加明显,进一步巩固在京津冀一带的地位,与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以及海螺水泥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而华北地区水泥业的版图或将重写。 

  130亿推动产能剧增 

  根据收购协议,最大的看点无疑是130亿元资金的安排。 

  冀东水泥公告称,唐山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1月2日与中材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中材集团在通过直接增资方式或上市公司增资方式控股冀东水泥集团的同时,用三年时间,投入资金不少于130亿元(含对冀东水泥集团的增资投入的资金),使其年生产能力达到1.3亿吨、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将冀东水泥集团打造成国内最大、世界前五名的水泥企业集团。具体投资计划为:2008年40亿元,2009 年40亿元,2010年50亿元。 

  券商把目光锁定在三年投入130亿元资金上。130亿意味着公司未来产能扩张的资金瓶颈将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产能扩张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冀东水泥现有产能约2000万吨,2007年公司相继投入资金建设 9 条水泥生产线(非公开增发项目),陆续在2008年中期投产,2008 年底水泥产能将超过4000万吨。预期2007、2008、2009年销售收入约为40亿、55亿和74亿元。 

  国金证券称,130亿元可用于新建3000万吨以上的水泥产能,如运用财务杠杆,则可扩张的规模更大。即使非常保守的预测,到2010年,冀东水泥的总产能达到8000万吨,则未来三年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也将接近50%,将成为国内扩张最快的水泥龙头企业。 

  国太君安分析师韩其成指出,华北、东北、西北“三北”合计水泥市场容量约有3亿吨,2010年容量将达到3.7亿吨左右;截至2010年三北淘汰0.7亿吨落后产能,提供的新增+淘汰的市场空间约有1.40亿吨左右。 

  这种产能的增长有需求的保证。冀东水泥地处北方地区的中心地带。近年来,环渤海一带基建炙热,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河北打造曹妃甸经济示范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冀东南堡大油田的开发,加上北京、天津限制水泥生产线的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商机。目前,冀东水泥实施“三北”战略,在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地不断扩大产能,强化三北区域的市场掌控能力。 

  傍央企大树 

  除了130亿的资金保证之外,中材集团的入主,还为冀东水泥带来了更深远的好处。 

  首先是资源获取的优势。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唐山市国资委变更为央企中材集团后,未来拓展业务,尤其在获取资源(土地、矿山)等方面将比以往更加顺利,收购兼并其他地方所属的水泥企业的困难更小,有利于公司未来在所处战略区域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冀东的经营区域也将进一步扩大,覆盖到整个北方地区,并有可能进入中南区域。公司发展空间由此打开。 

  其次,央企的技术支持也随之而来。目前中国出口的水泥大都采用新型干法生产技术生产。据东海证券提供数据,2006年全国新型干法水泥占比接近50%。然而,河北2006年新干占比37%;唐山新干占比32.52%,远低于全国的水平。可见,未来几年,河北省和唐山市淘汰落后产能的量将会非常大。2007-2010年,将淘汰落后产能2700万吨,相当于2006年河北省1/3的产能。预计2008年唐山也将开始大力淘汰。冀东水泥生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用于唐山的达700万-800万吨,占唐山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60%左右。因而,未来河北落后产能的大力淘汰为冀东的新建产能发挥提供了空间。 

  特别是,中材集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及装备技术代表着中国在该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也将为冀东水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未来对三北地区水泥整合后,冀东水泥市场份额将大幅提升并进而提升公司议价能力,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路径将逐步由引领市场到控制市场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将是水泥价格和毛利率水平逐步提升的过程。 

  来自行业的风险 

  当前水泥行业面临历史性的好机遇,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共同促进了水泥的市场需求。 

  但行业风险也在积聚。 

  中国水泥价格是全世界最低的,国际水泥巨头纷纷看好中国水泥业的发展并多次并购国内水泥企业,引发我国水泥企业的重新估值。另外,煤炭和电力成本的上涨、淘汰落后产能、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景气度的提高以及受到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水泥价格将继续冲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水泥行业是政府归入“两高一低”的高污染、高能耗和低附加值的行业之一,与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同属于高能耗制造业。 

  从污染物排放上来看,新型干法生产技术生产的水泥,减少了粉尘的污染,但二氧化碳的排放并没有得到减少。2006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为62亿吨左右,其中水泥业排放量达到6亿吨,接近总量的10%。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各国纷纷探索低碳道路,中国也充分体会到国际社会舆情的压力,政府确立了节能减排的政策风向标。 

  其中水泥业首当其冲。“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水泥节能降耗目标为吨水泥综合能耗在“十五”的基础上下降25%,每年平均下降5%左右,高于国家“十一五”整体能耗下降20%的目标。但是,2006年全行业没有完成目标,虽然2007年在淘汰落后产能和提高新型干法比例上基本达到标准,但是业内权威人士认为,2008年的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依然很大。 

  政府对水泥业产品的出口从税收上给予了限制,首先是2006年的8月,水泥业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低到11%。2007年7月1日,国家取消水泥制品的出口退税。 

  预计2008年水泥行业的企业兼并与重组将成为水泥行业的热门题材,包括外资的进入、大企业和大集团的兼并,以及小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liyan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冀东水泥响应全国“安全生产月”,启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活动

冀东水泥开展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强调党建引领,以案为鉴,以人为本,以宣传促行,提升安全意识,确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高效可持续发展。各企业举办启动仪式,员工参与安全体验活动,践行“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主题。

冀东水泥与隆基绿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就危固废协同处置、氢能在水泥行业的应用和光伏业务进行深入交流,并探讨业务合作领域、方式及切入点。

冀东水泥收年报问询函:被质疑客户依赖与供应商关系,净利润下滑引关注

冀东水泥收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关注点包括其营收大幅下降、净利润下滑超过两倍、客户依赖和供应商关系、以及高比例的长期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交易所要求解释业绩变动原因,核实供应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并详细说明坏账准备的合理性。

2024-06-01 冀东水泥

2024年企业亮点:创新驱动增长,世界最大碳纤维拉索通车,北新建材荣获多项大奖

这篇文章报道了多家企业在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指导下取得的重要成就。中复碳芯的世界最大规格碳纤维拉索应用于沣邑大桥,显示了中国在桥梁建设的技术实力;中国巨石获得我国首张ISO56005国际标准四级认证证书,展现了其在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领先地位;孟加拉的高端浮法玻璃生产线点火投产,体现了中国建材国际工程的先进技术;中建材环保院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北新建材荣获多项行业大奖,彰显了其在涂料和建筑材料领域的卓越表现。这些成果体现了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工厂实践: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助力碳达峰

CNBM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绿色工厂。旗下企业如青州中联、北新建材(陕西)和中材科技(阜宁)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产品制造,实现固废处理和碳捕集,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绿色生态实践,建设美丽工厂。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08: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