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打造巨无霸 水泥市场迎来战国时代
9月26日,中国建材打造了这个水泥巨无霸的雏形——南方水泥集团。南方水泥的成立将中国水泥产业的竞争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它将与拉法基在中国市场短兵相接,也使中国市场初步形成了南方水泥、拉法基、海螺等几大水泥巨头并立的竞争格局。
打造水泥巨头
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由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3323.HK,以下简称"中国建材")联合湖南国资委、浙江龙头企业尖峰集团、江西水泥龙头企业江西万年青等水泥企业联合组建而成。
中国建材是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于2005年3月28日改制设立,2006年3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其主营业务包括水泥、轻质建材、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服务四大业务。在成立南方水泥之前,中国建材便已是中国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商。
中国建材提供给本报的资料显示,南方水泥注册地在上海,运营总部在浙江杭州,其首期注册资本为35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建材出资26.2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75%;浙江邦达出资4.37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12.5%;江西水泥出资1.4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其余几个出资方湖南国资委、尖峰集团以及北京华晨出资总额为1.88亿元,占注册资本的6.5%。
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透露,新成立的南方水泥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重组联合等方式,在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和湖南在内的东南经济区扩张,三年左右使其产能达到1亿吨。消息人士对本报透露,南方水泥的目标远远不止1亿吨,其未来5-10年的远期目标为3亿吨。
在中国建材的整个水泥产业大盘中,南方水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2006年4月和6月,中国建材分别成功重组了淮海经济区的第三大和第二大水泥企业泰山水泥和徐州海螺。目前,中国建材的淮海基地拥有24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这一数字使其已经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水泥企业,而这一生产基地今年年底的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其未来三年的目标是5000万吨。
由此,中国建材旗下的水泥产业产能将在三年后达到1.5亿吨,5-10年底的远期规划至少超过3.5亿吨。这一产能即使国际水泥巨头拉法基也望尘莫及。事实上,拉法基早已将其全球增长点放在了中国市场。
巅峰对决
与中国建材不同,拉法基将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放在了西南地区。拉法基集团成立于1833年,其业务分布于75个国家。对于拉法基而言,新兴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业务的核心增长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的水泥需求,使其每年耗费全球水泥50%的产量。
迄今为止,拉法基进入中国市场已经13年,1994年,拉法基水泥在原北京市怀北矿山水泥工业公司基础上成立了由其控股的合资企业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该项目作为拉法基在中国的第一笔投资,拉开了拉法基集团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序幕。此后10年,拉法基分别在北京、四川完成了几项并购计划,控股、兴建了4条水泥生产线,拥有了年产360万吨水泥的市场能力。
但奠定其市场地位的,还是其进入中国市场第11年后对于瑞安建业的并购。
2005年8月11日,拉法基与瑞安建业宣布合并双方在中国的水泥业务,双方以55%∶45%的比例合资建立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公司总资本8亿美元,并计划新增投资1亿美元,其业务重点放在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合资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1740万吨,在中国水泥行业将居前三位,拉法基在西南水泥市场的市场份额由此超过了20%。
其后,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对外宣布购入四川双马投资集团100%的股份,转让价格共计40484万元。这一交易使拉法基瑞安在中国的水泥年生产能力提高到2100万吨,更加稳固了其在西南地区的领导地位。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xm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