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浙江水泥结构调整交响曲(五)

......

第五乐章:展望未来

  浙江水泥工业在“十五”期间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达到了95%以上,机立窑工艺及其他落后水泥工艺永远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浙江水泥工业率先跨入现代化。

  二是浙江新型干法水泥工业经过“十五”期间的激烈竞争与考验,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省平均技术经济指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尤其是能源消耗指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全省已有1/4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了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70%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采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企业竞争能力大幅度提升。

  三是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大幅度削减。据初步测算,由于机立窑的淘汰,使浙江省每年减少粉尘排放17.5万吨,二氧化硫减少2.8万吨,氟化物减少3500吨,按照环保部门年度环境公报显示的情况看,近几年浙江省空气中的悬浮物(TSP)是处于逐年下降状态,这与大规模淘汰机立窑取得的成效是紧密相关的。

  四是节省了土地资源。由于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的生产效率大大高于机立窑工艺,因此生产相同数量水泥,企业所占的土地要少得多,只有1/4左右,全省由于淘汰机立窑而节省土地约两万亩。

  五是由于熟料质量的提高,生产相同数量和标号的水泥所消耗的熟料量相对减少,一方面可以节省石灰石资源,另一方面也消纳了更多的工业废渣,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六是实物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全省从人均生产水泥350吨上升到1500吨,职工的劳动条件和职业卫生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总之浙江省水泥工业通过“十五”期间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浙江水泥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回顾浙江水泥工业取得辉煌成效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浙江水泥工业还面临着更艰巨和更光荣的任务。

  一是浙江省龙头企业的规模与国际、国内大企业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在完成水泥工业技术结构调整以后,如何加快现有水泥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是浙江水泥企业所面临的最关键和迫切的问题。浙江现有80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分布在54家企业中,平均熟料生产规模只有120万吨/年,最大的企业熟料生产规模也刚刚达到1000万吨/年,只有国外大公司生产规模的1/10,尤其在综合实力如资本拥有、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差距更大。

  二是国外水泥巨头开始全面进入国内市场,浙江水泥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2004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以后,在水泥行业遭遇产品价格下降、企业效益滑坡、银根抽紧等一系列困难之际,国际水泥巨头利用其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找准机会纷纷进入我国水泥业,采取所谓的“斩首行动”,对国内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实施兼并、收购、控股、参股等,短短几年时间,国内排名前几位的著名水泥企业如海螺集团、华新水泥等全部与外资联姻。国外企业以较低的收购价快速“蚕食”中国的水泥市场。外资大规模并购我国水泥企业必将极大改变国内水泥企业的竞争格局和竞争模式,并对水泥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浙江水泥行业在经历2005~2006年激烈市场竞争,并将机立窑基本淘汰以后,正当水泥行业需要休养生息和享受结构调整带来的成果之时,国际水泥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对我国水泥的并购活动已经大规模展开,其触角已伸到我们身边。由大转强的浙江水泥工业刚刚经历了技术结构调整的阵痛,即将步入组织结构的整合之时,外资已经追逐到了跟前。面对外资的并购与新的竞争格局的形成,浙江水泥企业该如何应对呢?各个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有的可能会加快与外资联姻,有的或许会被收购、兼并,也有的企业将依靠自身的力量寻找一条民族企业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这里,我们应该研究分析一下我们选择与外商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外商的优势又在哪里?

  首先,外商在提供水泥装备技术方面有优势吗?答案是否定的,国内对日产5000吨及以下的水泥装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设备价格方面优势明显。不但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已经把成套装备出口到国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这方面外商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其次,外商在水泥的生产成本方面比我们有竞争力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从以往外商在国内的投资企业的竞争能力来看,与国内企业相比,并不具有多少优势,或许他们的管理模式比国内企业更先进,但是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进步很快,而且更适应国内的文化背景和市场情况,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那么外商最大的优势又在哪里呢?毫无疑问,他们的优势在于拥有雄厚资本实力及着眼于全球经营的战略眼光。在国内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由于银行惜贷或者回抽资金,使得国内一些水泥企业尤其是一些发展比较快的大企业在资金方面出现困难,为了使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他们选择了与外商联姻。从企业的角度讲无可非议,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作为有志于今后要成为继续做大做强并走出去发展的企业来讲,与外商合作,尤其是与国际水泥生产巨头的联姻则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受制于人。这些水泥巨头是不希望国内企业跑到他们的市场范围内去竞争和抢夺水泥市场份额的。因此,目前外商频频向省内企业寻求合作的时候,浙江省一些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好,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一定要十分慎重,不能由于资金暂时短缺而把我们的长远发展目标丧失掉。国内企业与外商的合作只能是趋利避害,要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提升,这里最需要的是企业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恢弘气魄。

  浙江水泥企业已经在水泥结构调整和走出浙江的发展道路中显示出了非凡的能力,他们不畏强手、不怕竞争,善于经营之道。虽然他们目前的资本实力还不足以有兼并其他大企业的惊人之举,但是  只要给他们以时间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他们不怕与任何企业竞争,或许他们之中某些企业会被淘汰,有些企业会被其他企业兼并,但是一定会有强大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脱颖而出。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guest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6月6日浙江矿粉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6月6日,全国矿粉价格指数为53.47,环比下降3.26%,同比下跌24.32%。同时浙江S95矿粉报价201-242元/吨。

6月5日浙江混凝土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6月5日,华东混凝土价格指数为124.34,环比下降0.62%,同比下跌14.53%。同时浙江C30混凝土报价364-420元/吨。

6月3日浙江水泥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6月3日,华东水泥价格指数为113.25,环比上升0.15%,同比下跌3.45%。同时浙江P.O 42.5散装水泥报价448-479元/吨。

2024年05月30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05月30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5月30日浙江水泥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5月30日,华东水泥价格指数为113.08,环比上升0.59%,同比下跌5.07%。同时浙江P.O 42.5散装水泥报价441-478元/吨。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07: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