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五大因素加速混凝土机械在国内市场的渗透

2012/03/27 00:00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

  政府以发展预拌混凝土为提高水泥散装率的主要手段;受益于政策推动、中西部城镇化进程和水泥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混凝土预拌相比现拌的施工优势,预计2015年我国水泥散装率将达到65%(年均提升3.3%),预拌混凝土用散装水泥占比将达到53%(年均提升2.1%),但仍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泥散装率和60%~80%的预拌混凝土用散装水泥占比有很大差距;预计2012~2015年国内预拌混凝土使用量增速为20.3%、17.9%、15.2%、12.5%,增速仍将维持较高。

  由于城镇化率和政策推广力度差异,各地区散装水泥及预拌混凝土发展不平衡,西部及农村地区发展明显落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竞争最为激烈的商品混凝土市场并非搅拌站数量最多的地区。从水泥散装率、预拌混凝土使用率和保有混凝土机械的平均工程量来看,我们看好中西部城镇化进程对预拌混凝土推广使用的促进、基建工程建设中预拌混凝土使用率的提升、以及西部及东北市场混凝土机械的进一步渗透。

  五大因素正加速混凝土机械在国内市场的渗透;1)政策推动中西部地区及县镇农村购臵混凝土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全国泵车、搅拌车销量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从08年的15%、21%上升至2011年的24%、24%,未来还将继续上升。2)专业化第三方混凝土运输与泵送模式兴起;3)水泥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产业链向预拌混凝土延伸;4)混凝土机械制造商和经销商近年来大力促销;5)一、二线城市地产开发商逐步向三、四线城市扩张。在加速渗透过程中,行业自律指导价格的制定有助维持商品混凝土与散装水泥的价格差,维护行业秩序。

  在持续宏观调控未放松的背景下,混凝土机械当前市场环境仍较好,主要由于:1)租赁客户占比稳步提升,客户群体的转移促进新机销售;2011年国内泵车市场的搅拌站客户占比相比09年大幅下降19个百分点至35%,而租赁客户及建筑公司客户占比上升。2)产品大型化趋势已成,东、中、西部市场产品梯队特征明显,产品升级换代将提升新机销量增长空间。3)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速暂时回升,且保障房投资对商品房投资的下滑有一定对冲作用,西部投资增速高于中部、东部。

  客户的设备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影响其新机购买需求。1)国内混凝土搅拌站产能利用率近几年维持在40%以下,但若以发达国家高峰期平均单站产量为参照,我国搅拌站的渗透还有至少一倍的空间。2)相比搅拌站,搅拌车和泵车利用率较高;2011年利用率和平均工程量低于2010年,但仍高于08年和09年。泵车、搅拌车与搅拌站保有量的比值自07年至2010年基本稳定,而第三方运输及泵送模式的兴起导致2011年泵车、搅拌车保有量相对搅拌站的比值大幅上升。以模型测算,2012年我国泵车和搅拌车销量大概率上将与2011年基本持平;2012~2015年泵车、搅拌车的国内销量年均复合增速分别约为6%和8%,出口有望稳定增长。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排名]2023年中国混凝土产能TOP30排行榜发布!

[排名]2023年中国混凝土产能TOP30排行榜发布!

衢州虎山混凝土:跑出绿色转型“加速度”

下一步,衢州虎山将勇担“材料创造美好世界”使命,积极践行央企责任与担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更大效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泥行业破冰之路:应对设备更新与资金短缺的双重挑战

然而,正当水泥行业准备迎接设备革新带来的曙光时,却不得不面对行业整体盈利状况不佳的现实。

超低排放势在必行 水泥厂粉尘治理有妙招

压差毎减小400帕,电费一年能节省五六十万。

徐永模一行赴南方新材料拜访交流

徐永模首先对公司领导的热情接待表达了感谢,随后,双方围绕公司经营发展情况、2024年公司创新发展工作重点、湖南水泥及混凝土行业发展情况、预拌混凝土商业模式创新和发展思路、政府对预拌混凝土产业管理政策创新等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1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1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13

甘肃省

¥ 387.09
2024-06-1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1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13

云南省

¥ 343.37
2024-06-1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13

四川省

¥ 393.64
2024-06-13

重庆

¥ 389.81
2024-06-1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1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13

广东省

¥ 299.64
2024-06-13

湖南省

¥ 316.27
2024-06-13

湖北省

¥ 308.01
2024-06-13

河南省

¥ 354.60
2024-06-1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1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13

福建省

¥ 315.05
2024-06-13

安徽省

¥ 330.99
2024-06-1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13

江苏省

¥ 329.3
2024-06-13

上海

¥ 347.73
2024-06-13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13

吉林省

¥ 462.45
2024-06-13

辽宁省

¥ 435.38
2024-06-13

内蒙古自治区

¥ 384.17
2024-06-13

山西省

¥ 338.20
2024-06-13

河北省

¥ 379.49
2024-06-13

天津

¥ 408.21
2024-06-13

北京

¥ 389.43
2024-06-14 2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