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试解湿陷性黄土区域建高速公路难题

2007-06-01 00:00

  同心至固原段117.5公里高速公路二次铺设工程的开工,引出一个世界性难题。记者5月31日从自治区交厅了解到,我区交通专家有可能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

  据宁夏公路建设管理局同沿建设管理处工程师李建国介绍,同固段高速路全线属湿陷性黄土区域,因湿陷性黄土颗粒孔隙大、含大量可溶盐类,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受到破坏,在外力作用下,土地会发生显著下沉,因为,此区域的高度公路,路基容易沉陷,桥头跳车无法避免。

  湿陷性黄土区域建设高速公路是个世界性难题。在美国,采用每隔1米打孔灌入石油烧炼,使黄土凝结,每公里花费近1亿人民币元;而在国内其他地方,采取每隔1米打孔反复灌水,需要五六年时间,费用每公里8000万人民币。而我区专家经过反复研讨论证,创立的分三次铺设路面的做法,即在铺筑路面下面层后试通车,预留1-2年时间使其自然沉降,然后再铺筑中、上层面。观测数据显示,同固高速现路基沉陷已逐渐趋于稳定,故开始进行中面层铺设,将于今年8月底完工。待时机成熟后,再铺上层,届时,老百姓就能真正享受平坦光整的路面了。 

  这种做法虽然给过往车辆带来不便,但缩短了时间,节约了大笔费用,每公里只花费2000多万元。此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家,如果成功的话,将为湿陷性黄土区域高速公路的建设作出贡献。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7-01 18: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