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不可缺少的发散政策(上)

2006-02-10 00:00

      一、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的基本情况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是政府性基金,是国家为限制袋装水泥、鼓励散装水泥,由政府部门向生产和使用袋装水泥的企业和单位征收的资金,专项用于发展散装水泥,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财政部先后1998年印发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综[2002]23号)。为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各地迅速制定实施细则,使专项资金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得到了规范和加强。征收的专项资金缴入同级地方国库,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所需专项资金由同级财政按批准的预算核拨,有效地防止了专项资金使用中的违纪现象。各级散办每年都按规定编制专项资金预决算计划,采取了预算报上一级散办审核后,再报同级财政审批,决算报同级财政审批并报上一级散办备案的做法,有效地加强了资金收支的宏观调控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管。用于基建、技改的专项资金均按规定程序办理资金计划、申请、拨付、使用手续。专项资金的使用基本做到了专款专用。从专项资金的收缴情况看,全国年度平均收缴率为90%以上;从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看,有些省市的生产性支出都占实际支出的95%以上。

      二、征收专项资金对促进散装水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达国家基本上用了20年的时间,在20世纪70年代初完成水泥从袋装到散装的改革,水泥散装率平均达到7 0%以上。我国发展散装水泥起步于1965年, 1975年起在国内全面推行。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政策限制了袋装水泥的生产和使用,同时成为扶持散装水泥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目前我国水泥产量超过9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的水泥散装率2000年仅1 9%。2001~2004年,是我国散装水泥发展较快阶段,尤其是2004年,散装率递增5个百分点,达到33.47%,散装水泥量增加7000万吨。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国务院对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意见的批复》 (国函 [1997]8号)要求,为实现我国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必须做好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实践证明,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政策提高了散装水泥的综合配套能力,促进了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同时通过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发展散装水泥的积极性,提高了社会各方面对散装水泥的参与程度,吸引了企业和个人对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的投入,充分发挥了专项资金的产业导向、经济杠杆、激励和组织保障作用。
     
      (一)产业导向作用

      首先,征收专项资金,确立散装水泥的发展方向。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都制定了以征收专项资金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法规,引导生产和使用企业向发展散装水泥方向迈进。社会各界人士普遍从政策中认识到散装水泥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以实际行动支持散装水泥工作。其次,向生产和使用袋装水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专项资金,从经济上加重违规企业负担,达到限制袋装水泥生产、使用的目的。此外,对发展散装水泥设施设备在资金等政策上给予优惠,充分体现国家发展散装水泥的产业政策导向。

      (二)经济杠杆作用

      用有限的专项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既体现专项资金对发展散装水泥的扶持,又有效地发挥了专项资金的经济杠杆作用。原则上推广发展散装水泥所需资金都按市场化运作要求,由企业自筹,各级散办根据企业所投入资金的实际情况,以拨款或贴息的方式给予一定资金的补贴。专项资金的投入主要用于散装水泥专用汽车、火车、船、中转库、发放库、流动罐、负压抽吸等设施设备及科研投入,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激励机制作用

      各省市在专项资金激励机制上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设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应用补助机制,对通过省、市级以上技术鉴定的散装水泥设备给予适当资金补助。在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时,省(区、市)、市 (县、区)级散办分别补助一定比例的资金,鼓励推广应用;各级散办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发展散装水泥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评为全国、省(区、市)一级散装水泥示范市、县(市)的给予资金等方面的扶持。这些举措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和企业发展散装水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基层和企业为超额完成散装水泥目标任务而努力。

      (四)组织保障作用

      专项资金为各级散办机构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各级散办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职责明确、目标落实。大部分散办还注重开展各类专业 (财会)技术和业务培训,提高了职工政治、业务素质,培养和吸引了一些高级专业人才,从而为实现散装水泥快速发展发挥了组织保障作用。

编辑: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7-01 08: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