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上海市《控制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技术导则》

2005/05/09 00:00 来源:

......

    各有关单位:
    针对目前本市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出现较多的情况,市建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材料生产等方面专家和部分现场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探讨,提出针对性技术措施,形成《控制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技术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控制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技术导则。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控制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技术导则

    一、设计

    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

    2、应重视屋面结构的保温设计,屋面的传热系数宜≤1.0w/㎡•k。

    3、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4、现浇楼板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10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90mm),单向板应≥L/30(L为板的短向跨度)。

    5、当房屋长度大于40米时,可在楼面中部设置后浇带。

    6、房屋层面阳角处和跨度≥3.9m的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阳角处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跨度≥3.9m的楼板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钢筋直径不宜小于Φ8。外墙转角处尚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配筋范围应大于跨板的1/3,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7、现浇楼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

    二、材料

    1、用于现浇楼板的混凝土的用水量不得大于180kg/m3。

    2、楼板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并控制掺合,料的掺量,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渣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20%。

    3、用于拌制现浇楼板混凝土的细骨料,不得采用细砂、特细砂(细度模数μr≥2.3)。

    4、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控制混凝土塌落度,保证现场浇捣时的塌落度高层应小于18cm、多层和中高层小于15cm。

    5、当有条件时,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等抗裂材料。

    6、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尽快建立混凝土收缩值检测和控制体系。

    三、施工

    1、施工单位必须对现场浇捣的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进行现场逐车检查,对不符合塌落度要求的不得使用。

    2、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楼板厚度和楼板中钢筋保护层厚度。

    3、混凝土楼板浇捣后,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和现行规范要求,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养护期及养护工作质量。

    4、楼板中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向双层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线管不宜立体交叉穿越,预埋管线处应采取增设钢筋网等加强措施。

    四、后期管理

    住宅工程竣工后、交付使用前,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和保养,防止温差引起楼板裂缝。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安徽省道路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道路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解决群众关心的道路扬尘问题。方案提出源头管控、运输车辆管理、路面维护保洁和道路施工扬尘治理四大重点任务,通过排查整治,力争提升扬尘治理标准化水平,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需加强组织领导、考核监督和长效机制建设,确保行动有效开展。

政策导向是推动水泥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水泥行业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推动散装水泥事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03年1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国家经贸委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致浙江水泥散装率连续三年全国省、区第一的贺信上批示:“散装水泥发展的经验值得总结,使我省各行业、产业都树立赶超意识,奋发向上,力争先进,开拓创新。向水泥产业的干部、职工致敬,并希望继续保持先进,取得新的成绩。”

“三大工程”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三大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三大工程”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来看,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建设或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6 05: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