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高长明:关于32.5水泥的表白和说明

2018/06/12 14:33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所谓“全面淘汰32.5水泥是水泥工业史的必然规律,大势所趋”的说法。本人认为既不符合世界各国100多年以来水泥工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又违背其现实的发展趋势。......

  1.所谓“全面淘汰32.5水泥是水泥工业史的必然规律,大势所趋”的说法。本人认为既不符合世界各国100多年以来水泥工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又违背其现实的发展趋势。现在就要得出这样的结论,且不说它有罔顾事实之嫌,至少是为时过早,有失仓促。

  2.所谓“国际上水泥用量占比都是42.5水泥占50%,其余的50%则为52.5和62.5水泥,还在生产使用32.5水泥的国家已经很少很少”的说法,本人认为更是严重失实。国际上连62.5水泥标准都没有,哪来的产品?事实上,除特殊的个别情况外,世界各国现在都在生产使用32.5水泥。

  3.32.5水泥不是落后水泥或低质量水泥,更与立窑水泥各自属于两个分类体系,没有可比性。

  4.现今32.5水泥可以制配出高性能高耐久性的具有足够强度的混凝土来。32.5水泥在单位能耗、废料利用、碳足迹、循环经济等方面比52.5水泥优越,具有利好的发展优势和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2018年3月国际能源局IEA、水泥可持续发展倡议CSI等机构共同发布的最新版《水泥工业低碳技术路线图》中还有新的详细论证,兹不赘述。

  5.现今我国市场上各种各样不达标水泥冒充32.5水泥的比例很大,应痛下决心,大力严打,彻底取缔。

  6.我国32.5水泥的基本情况是太多太乱太滥,如果在短时期内欲将其占比由现今的60%以上削减到30%以下,因为监管需要的工作量非常繁重,而现有的监管能力缺口很大,采用常规的加强监管和打假的措施,力不从心,鞭长莫及,实际收效不大,旷日持久,32.5水泥并没有削减多少。鉴此,本人萌生了一个设想,是否可先采用普查32.5水泥生产许可证的手段,吊销一大批水泥质量不达标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进而再全面停止生产32.5水泥一段时间,这样估计在1年之内就有望将其占比锐减到30%左右,比常规依赖市场竞争和政府监管的途径效率高,见效快。这一设想是一权宜之计,待市场乱象根除,监管能力足够强大时,即可恢复32.5水泥的生产。当然这一权宜之计是否有可取之处,欢迎各位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7.王燕谋学兄6月5号在中国水泥网上发表了“不能取消32.5等级水泥”的文章,6月6日中国建材报以王兄致本报一封信的形式发表了该文,请不要利用我这一权宜之计来“反驳”王兄的意见。因为王兄所发表的是水泥工业正统的历史和现实,科学先进的观念,而我在32.5水泥方面,直到今天始终是坚定的“正统论”者,与王兄的观念毫无二致。6月5~6日两天我和王兄相互通电话三次(共1.5小时),沟通愉快,共识多多。

  8.我十分赞同王兄的“研究院并入中国建材集团公司,转制为企业,继续承担公益事业存在一定难度,为加强水泥质量监管,首先应调整国家质量检测和监管体制”的灼见。另外,解除这个症结必将对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大有裨益。

编辑:唐益平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产业峰会 | 高长明:中国水泥工业至2050年有望实现碳中和

新版GB 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水泥产品质量,对促进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成果。

精彩纷呈!“2023水泥‘双碳’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隆重召开!

9月12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2023水泥‘双碳’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在河南郑州隆重召开。

水泥行业如何降碳?高长明提出5条减碳路径!

上述减碳技术路径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有在科技研发与创新方面付出艰苦奋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改进提高,才能达到上述减碳措施的目标。

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为图片报告的全部内容。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74
2024-04-19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19

青海省

¥ 416.22
2024-04-19

甘肃省

¥ 372.95
2024-04-19

陕西省

¥ 306.73
2024-04-19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19

云南省

¥ 325.31
2024-04-19

贵州省

¥ 312.57
2024-04-19

四川省

¥ 352.34
2024-04-19

重庆

¥ 330.08
2024-04-19

海南省

¥ 402.19
2024-04-1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19

广东省

¥ 325.85
2024-04-19

湖南省

¥ 312.94
2024-04-19

湖北省

¥ 319.23
2024-04-19

河南省

¥ 297.33
2024-04-19

山东省

¥ 321.62
2024-04-19

江西省

¥ 317.07
2024-04-19

福建省

¥ 307.55
2024-04-19

安徽省

¥ 313.25
2024-04-19

浙江省

¥ 342.2
2024-04-19

江苏省

¥ 309.21
2024-04-19

上海

¥ 332.73
2024-04-19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19

吉林省

¥ 331.13
2024-04-19

辽宁省

¥ 302.53
2024-04-19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19

山西省

¥ 315.06
2024-04-19

河北省

¥ 342.12
2024-04-19

天津

¥ 338.21
2024-04-19

北京

¥ 349.43
2024-04-20 03: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