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贵州水泥市场现状分析——区域市场处在成长型阶段

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引致需求的拉动,近几年来,贵州水泥工业发展迅速,水泥市场从2004年以来以平均每年14.6%的需求增速递增,水泥消费量从2004年的1554万吨快速增长到增涨到2008年的2680万吨。尽管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遭受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国家的宏观经济的刺激政策,不但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而且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贵州省一系列投资计划就不断给当地水泥行业发出利好的消息,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因素,促使贵州省水泥产销两旺,行业发展处在品质全面提升的良好时期。...

2010-01-09 贵州地区市场
[万里行]第二十二站乌江水泥:五十年老国企期待“浴火重生”

1月6日上午,万里行车队来到贵州乌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乌江水泥)进行采风和技术交流。乌江水泥副总经理王兴才等公司领导盛情接待了万里行团队一行。...

[原创]云南水泥市场现状分析:重组整合,促进行业发展迈入良性循环

云南省水泥工业历史悠久,起步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云南省以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契机,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公路、铁路、机场、水电等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相继开工建设。房地产开发、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对水泥的需求尤为旺盛,极大地拉动了水泥产品的生产。为此,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投资商十分看好云南水泥市场,纷纷在滇选点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新线布局和建设也全面开花,水泥产销量不断增长。...

马泽民:关于水泥集团强势扩张的理性思考

近几年来,重庆、四川、陕西、河南、内蒙等省、市、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拉动水泥需求旺盛。就在本土企业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线的热情十分高涨之际,中西部地区却掀起了一股水泥集团强势扩张的狂潮,仅国家重点支持的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12家中就有9家争先恐后进入中、西部地区投巨资建大线、收大厂,打破了本地水泥市场平衡,至使本地水泥产能叠加增长,市场消化不良呼声大起,水泥产能过剩,为何水泥集团还要强势扩张?...

刘长发:2010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与建材工业

11月16日,“2009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年会”在浙江杭州市召开,中国建材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国建材工业规划院院长刘长发就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及建材工业的发展发表如下看法:...

雷前治:中国水泥已进入大企业间竞争时代

日前,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2009年天津水泥年会上指出,2009年中国水泥工业创造了三个最: ...

[原创] 昌兴:两大战略确保竞争优势

12月4日,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了昌兴水泥的总经理吴黎康。他向我们概述了其发展战略——“资源和能源战略,省会和中心城市战略”。具体来说,就是布局以资源和能源为重点,以省会和核心城市为重点。...

王燕谋:台泥收购昌兴水泥 有益华南市场

数日前,台泥国际将收购昌兴矿业大陆水泥业务(除安徽巢东水泥)的消息横空出世。这一被誉为2009年末中国水泥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件甫一传出,即在原本就不平静的水泥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各方人士都沉湎于台泥登顶“华南一哥”的重大变局,纷纷猜测昌兴矿业为何背离海螺这一“铁哥们”的时候,中国水泥网总顾问、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却高屋建瓴地指出:这一并购案件对两家企业,乃至整个华南市场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

[原创] 台泥收购昌兴 各取所需皆欢喜

2009年11月30日,对台泥而言,是一个可以载入公司发展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台泥国际与昌兴国际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签订一份与潜在收购有关的谅解备忘录。 ...

马泽民:政策和策略是水泥工业科学发展的生命线

日前,“2009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会议”在广东东莞胜利召开,重庆市水泥协会马泽民在发言中表示,政策和策略是水泥工业科学发展的生命。...

[万里行]两岸情意水泥连 续走万里水泥路——“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第二阶段台北启动

11月30日,“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第二阶段满载着首段的累累硕果在中国台北台泥大厦胜利启程。中国水泥网总顾问、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中国水泥网CEO邵俊、北京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运生、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耐磨材料与抗磨技术分会主任周平安、台湾水泥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裴传忠、等行业领导参加了启程仪式,台泥水泥资深副总经理黄健强、亚洲水泥台北总经理李坤炎、欣欣水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义雄等台湾水泥行业巨头领导也出席了仪式。同时中华建筑报、中国工业报、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时报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等多家媒体也前来助阵此次行业盛事。...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