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需求见底 趋势回升 关注政策转向

水泥全年策略思想主线是"着眼需求分析,紧盯政策变化":一方面是11年7月开始水泥开工投资增速由负变为正值、11-12年仍有3亿吨左右熟料投放,这两个信息部分证伪了之前1年的供给端逻辑,逻辑重新回到需求端、需求成为影响业绩变化最大变量;此外,纵观历史需求变化总是由政策变化所引致,政策通过影响预期和实际来影响业绩和估值,上半年政策力度和方向最为关键。...

宋志平当选“2011年中国企业十大人物”

2012年1月8日,“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十大新闻十大人物揭晓暨第八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入选“2011年度中国企业十大人物”。...

中国建材:水泥西进 重组“救市”

日前西南水泥公司高调成立,成为继中联水泥、北方水泥、南方水泥之后,中国建材联合重组的又一大手笔。据悉,在未来2~3年,西南水泥在云、贵、川、渝三省一市水泥产能超过1亿吨,占西南区域20%~25%市场份额,成为西南区域内最大的专业水泥公司。...

[独家]助磨剂行业健康发展需多方给力

作为助磨剂作用于物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些相关的理论还在探讨。没有可以“通吃”的助磨剂,不同的品种助磨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助磨剂推广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助磨剂有着一把钥匙开一个锁的意思。...

2012年节能减排需从四方面全面创新

20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并从“严格目标责任和管理”、“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坚持建设性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合作”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山西转型以煤为基 多元发展

“山西之长在于煤,发展困境也受制于煤。通过用煤炭资源换资本、换技术、换市场、换项目,山西转型跨越的蓝图定能实现。”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的话一语中的。...

乔龙德:水泥工业发展转型的五大目标任务

在水泥协会2011年会长扩大会议上,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发表讲话,站在联合会的角度上,看水泥工业的发展,对水泥协会的工作做个评价。并分析了建材行业和水泥工业下一步转型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王伟:穿越藩篱的哲学功课

在王伟的带领下,中材国际完成了传统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的改造,成功地实现了资本市场上市,取得了国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良好成绩。2009年2月11日,在沙特访问的胡锦涛主席视察公司RCC项目时,亲切接见了王伟。是什么让他取得了成功?我们来看看他的哲学。...

中国建材和宋志平双双荣膺“金紫荆奖”

11月24日,“2011中国证券金紫荆奖”评选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在香港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股票代码:HK3323)荣获“最佳上市公司”奖,董事局主席宋志平荣获“最具影响力领袖”奖。上述两个奖项是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中唯一获得者。...

冀东发展集团再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11月12日至14日,主题为“企业文化30年:实践路径与方式”的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京召开。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再次获得2011年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詹永利: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污泥期待国家增加鼓励政策

在2011年11月26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三届水泥工业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国际会议暨水泥窑炉协同处置污泥技术交流大会”上,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詹永利通过分析生活污泥现状及水泥窑处置生活污泥运行成本细节,结合我国现行政策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项目的影响,提出增加鼓励政策的建议。...

谭仲明:中国企业如何掌握国际市场话语权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深入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努力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国际竞争力,既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

国泰君安:着眼需求分析 紧盯政策变化

本篇报告行业内创新性的从细分行业、相关产业链、宏观政策、省区差异4个角度对水泥需求做了详尽的拆解,在新增供需边际和水泥煤炭价格差基础上,立足于地产开工、CPI、贷款增速三个贯穿始终的逻辑解构和预判对水泥需求、盈利的规律性和动态逻辑框架,所作宏观地产假设前提变化则结论按逻辑路径顺势变化。...

资本加大水泥投资是何缘故?

在股市低迷,股价接近历史低位的时刻,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选择大规模买入水泥股。在金融资本此举为短期获利的目的不同,产业资本恰在此时机展开战略扩张。...

《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为促进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9日发布《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围绕钢铁、有色、石化、建材、轻工、纺织、汽车、船舶、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等行业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达标备案管理,推动工业企业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宋志平:大力推进联合重组 深入实施管理整合

10月25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在北京举行“哈佛商学院案例发布会”,由哈佛大学约瑟夫·鲍尔教授和GA·邓乃文研究员联合撰写的“中国建材:推动中国水泥产业发展”案例正式出版,中国建材在中国水泥行业的并购整合经验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库。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发布会上发表讲话。...

管理层维稳 继续看好水泥、机械

近日,有分析师认为,国家将借保增长之名来继续进行经济和市场的维稳,并考虑市场自身的预期来择机出台定向投资刺激政策,从行为分析来看,短期继续关注投资相关的品种,持续看好水泥+机械板块。...

工信部: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工业转型升级关键路径

工信部负责人昨天表示,中国的工业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诸如“能源、资源、环境”方面的刚性约束。“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破解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七省区建材行业协会会长联席会议召开 乔龙德出席

8月23日,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山西、河南等七省(区)建材行业协会负责人齐聚古城西安,共同出席由陕西建材工业协会发起并承办的“七省(区)建材行业协会会长联席会议”,交流行业发展经验和信息,研究探讨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展望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西北行]吕桂新:产能过剩依旧是水泥行业发展突出存在的问题

8月5日,由中国水泥网和唐山龙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和主办的“龙亿科技水泥西北行”在青海祁连山水泥启程,青海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吕桂新在启程仪式上发表致辞,对本次西北行的启程表示祝贺的同时也表示产能过剩依旧是水泥行业发展突出存在的问题。...

新型干法窑系统漏风的原因分析及危害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水泥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由大变强,通过各种形式的重组联合,水泥产能集中度在不断扩大。随着中国水泥工业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生产一线操作技能跟不上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的要求,表现出个别企业操作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生产现场问题增多,设备生产潜能得不到最大发挥,熟料质量、生产煤耗、电耗与先进企业差距较大,制约了新型干法水泥的进一步发展。...

李大伟:“绿色生产”是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7月16日,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推进会暨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第一届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以“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会上,住建部标准定额司李大伟处长发表讲话。...

发改委建材调研组调研新疆六十二团

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一行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二团就镇江对口援建工作进行调研。...

[原创]爱德机械:稳健发展 争做行业领头羊

近日,芜湖市爱德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真在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时透露,爱德机械在2009年,2010年连续产值过亿,从几千万到上亿,企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三一:挺进欧洲腹地 三一重工德国贝德堡产业园开业

2011年6月20日,德国北威州科隆市,三一重工德国贝德堡产业园开业典礼成功举行。德国北威州经济部长福克斯贝格、中国驻德大使吴红波、湖南省省长徐守盛共同出席了三一德国产业园开业典礼并共同按下启动按钮。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和福克斯贝格、徐守盛、吴红波等分别在典礼上讲话。...

刘长发:对促进建材工业两化深度融合的思考

6月11日上午9时,2011第五届中国水泥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峰论坛在大连仲夏花园酒店拉开帷幕。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刘长发做《对促进建材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的思考》的报告。...

工程机械扬起风帆 苏北应与苏南同台共舞

今年以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一路高歌,1—5月份,全区实现业务总收入737.6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1.6亿元,同比增长36%;完成财政收入(不含基金)31.35亿元,同比增长127.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00.8%,是2007年全年的2.4倍,比2008年全年多出4.22亿元;提前两个月完成上半年财政工作目标。...

广东:河源河梅高速公路路面将加铺沥青混凝土

2011年年底前,广东河源市河梅高速公路将完成东源柳城至梅州程江路段共118.41公里的路面改造,届时行车将更舒适、更安全。这是记者近日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召开的协调会上获悉的。...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