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6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0.96亿吨,同比增长9.67%,熟料产量6.47亿吨,同比增长4.15%。相比之下,去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9.94亿吨,同比增速为5.5%。从上半年的情况看,今年水泥和熟料增长水平全面超过去年同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透露,近期国务院审议批准了多项绿色低碳相关产业政策,包括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具体方案、通过惠民工程推行领跑者计划等,通过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应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013年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关于拟下达2013年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实施计划(第一批)的公示》。此次纳入《公示》的企业共有256家,其中7家为水泥企业,包括冀东水泥两家子公司,大冶尖峰水泥、湖南常德南方水泥等。...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明年起全省新建保障性住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的20%达标,并推进城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已发布的《清洁生产标准 水泥工业》和《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基础上,整合编制了《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将替代上述指标体系和标准。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建材联合会近日向建材行业各有关单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违规新增产能项目的监督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建材行业的企业对产能过剩的违规新建项目敢于揭发曝光,进一步发挥企业的自律和监督作用,共同遏制新增产能。从公告之日起,希望全行业各企业、行业有关人士,凡发现新建水泥产能和平板玻璃产能的,向地方政府和媒体进行举报。...
近日,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孔祥忠提出用碳交易的方法,即把政府对新建水泥项目的行政核准权变为碳交易市场,希望用市场机制来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的思路。...
为贯彻落实环保部等7部门《关于2013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近日,北京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监察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2013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中国建材联合会希望水泥、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展自查活动,对产能过剩的违规新建项目敢于揭发曝光,进一步发挥企业的自律和监督作用,坚决遏制新增产能。...
北京时间7月16日上午消息,据彭博社报道,墨西哥宣布未来六年投资3160亿美元修建数千英里新公路、铁路、电信基础设施及大修港口,该国总统称此举将提振出口公司竞争力并刺激增长。...
近日,有国内媒体爆出,在水泥产能过剩的云南,依旧有40余条投入生产的水泥生产项目在等候审批,领取生产许可证。这40余条生产线,是2009年严格管控产能过剩的38号文件出台之后建成的。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些项目为云南省工业主管部门违规自行核准,没有上报国家发改委备案,至今没有领到生产许可证。...
经研究论证,国务院决定,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共计50项。其中,取消和下放29项、部分取消和下放13项、取消和下放评比达标项目3项;取消涉密事项1项(按规定另行通知);有4项拟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是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
混合破碎指水泥生产中两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送入1台破碎机进行破碎的生产工艺。常见的混合破碎有石灰石与泥灰岩、石灰石与页岩、石灰石与黏土等。其中石灰石和黏土的混合破碎是两种物性差异很大的原料在一起的破碎,尤其是掺入塑性高、水分大的泥料时难度更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持续加强,水泥脱硝市场迅速膨胀,各方盲目的利益追逐,导致行业竞争恶化。中泰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屠天云告诉中国水泥网记者,低价竞争对水泥脱硝行业危害甚重,严重打击企业积极性,制约脱硝产业技术升级,甚至影响到脱硝工程质量。...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既不能因经济指标的一时波动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
7月1日-6日,华润集团乔世波总经理率团出访印尼,对当地的投资环境和相关产业投资政策与市场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先后拜会了中国驻印尼大使刘建超和公使衔经商参赞周惠、印尼国营企业部部长余世甘、工业部部长希达悦,并考察了查巴贝卡工业园区和罕王-富域产业园的矿山基地。...
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草案)》日前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市民和有关单位可以将书面意见直接寄送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7月21日。同时,上海将实行配额清缴制度,要求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于每年5月进行配额清缴,并可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履行配额清缴义务。...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2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703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12350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有条题为《陕西打造“低价电区” 能源“金三角”成本竞争》转载自《经济观察报》的消息与水泥企业有关。消息报道了陕西开始试图通过营造更低的成本环境,以获得更好的区域竞争力。通过一揽子政策将陕北地区打造成为国内首个“低电价区”,这些政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帮助企业渡过眼前难关;另一方面,是通过降低企业投资运营成本,凸显我们的竞争力”。...
...
与其他产品比比价,比出的成绩喜人,但不应是感到还没有得到什么似的。需要比的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在如何达到领先世界水平上、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上应该怎么去努力。在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计入、计足环境成本、资源成本。使水泥价值真正得到全面体现。...
不知不觉地,2013已过半,虽说时间飞速流逝着,但我国宏观经济并未再飞速增长,相反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就认为,我国现在更多的是进入了弱复苏状态。...
为推进建筑节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为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精神,结合福建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贯彻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提高城乡生态宜居水平,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精神,结合江苏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为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要求,结合四川实际,制定全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
如果当地采取给地方或地方控股企业降低电价的“喂奶”做法,从眼前看对当地企业也许是“福音”,但从长远看,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不太有利。...
据中国水泥网统计,2012年1-12月全国点火投产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共102条,新增熟料产能13897.3万吨(运转时间以310天计)。尤以新疆新增产能最多,新增生产线达19条。据在建项目正常进度情况测算,2013年全年新点火项目规模在1.2亿吨左右,产能过剩的压力将有增无减。...
李克强总理日前主持召开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走出了一招“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的妙棋,将有力缓解眼前的发展困局。...
日前,上海建工集团喜迎企业成立60周年华诞。60年来,该集团已经发展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总承包商、总集成商。上海建工集团以曲折的发展历程、辉煌的业绩诠释了“强者”一词的真正含义。...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自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最终销售价格的调整可能还将往后顺延。...
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相关碳交易机制试点实施方案正在酝酿和准备过程中,初步计划是2013年启动相关试点交易,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但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的同时,试点地区也确实出现了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与改革开放以来几次的产能过剩相比,现阶段的产能过剩呈现产能过剩有“越治理越过剩”的趋势和“低端过剩高端也过剩”的格局。鉴于前期的经验与教训,政策的制定必须既充分考虑现阶段的体制特点与经济环境,又前瞻未来的体制改革目标,从而提升政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混凝土生产企业在过去一直被人们视为技术含量低、生产形式粗放、污染严重超标的企业。为了改变这一行业形象,上海建工材料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通过研发环保节能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掌握了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把公司建成国内一流、技术领先、管理先进、具备强大竞争力的预拌混凝土大型企业。...
实践证明,扩大对外开放是提升我国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推动力量。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工业发展初步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正在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要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创新,深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混凝土以其良好的抗水性、优越的可塑性、优良的耐火性以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性而成为目前全世界用量最大和使用范围最广的人造材料。在今后几十年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它仍将会是最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尤其对于处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而言,工业化加速推进、城市化方兴未艾,基建规模将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可以说中国混凝土产业的历史大戏正渐入佳境。...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