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加黏湿料的混合破碎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年采石灰石规模已逾10亿t,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裸露地表易于开采的矿床日见枯竭,深埋地下难采矿床的能否被利用已成为保证我国水泥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广州越堡水泥公司6000t/d生产线的建设就遇到了深埋矿床开采的排水和石灰岩上伏第四纪覆盖物的加工利用问题。本文将对后者予以介绍。...

青海乐都华夏水泥JT窑节能综合技术改造项目座谈会举行

2011年9月25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技术进步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水泥协会组织,在青海华夏水泥公司召开了利用第二代JT窑技术实施窑炉综合节能技术改造座谈会。...

雷前治:三季度水泥市场变化大 需求波动是主因

9月26日,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接受媒体采访当中,对今年三季度的水泥市场状况做了简要分析。雷会长认为,三季度水泥市场变化较大,需求波动是重要原因。 ...

南京恒海:从“必然”走向“自由”

在中国水泥工业高速发展,水泥工程设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也浮现出了不少设计欠合理的工程,导致许多新建生产线建成后再作二次改造。如同样的3200t/d生产线,不同设计单位设计,有的可以高达4200t/d水平,也有的仅能勉强达标。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工程优化设计,怎样才能让业主真正满意,这仍然是设计院需要正视的问题。...

[原创]顺昌龙:混凝土施工服务行业领军者

深圳市顺昌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发科技园内。公司集商砼(商品混凝土)泵送、设备租赁及技术解决方案于一体,并集合自身优势发展工程机械再制造和混凝土供应链服务等业务,是目前全国,乃至亚洲最大、最专业的从事商砼泵送设备租赁和技术服务的企业。...

孙铁石:多数地区水泥产能将面临过剩

在2011第四届水泥浙商大会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孙铁石在大会上致辞并发表讲话。他表示,今年1-8月中国建材行业经济效益稳步上升,但产能过剩仍是当前水泥行业最大的挑战之一,建材工业的结构调整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原创]水泥企业应意识到进军砂石骨料行业的重要性

产能过剩是当今中国水泥行业最严重的问题。除了应用余热发电、高效粉磨、电机变频等节能降耗技术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开始进行产业链延伸——发展砂石和混凝土行业。...

工信部发布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

2011年9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发布了《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

[原创]张厚仁:走绿色生产道路 科学化规模化生产

7月16日,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推进会在南京召开,会议以“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将“绿色生产”推向整个行业。那么什么是混凝土的绿色生产?8月,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记者来到“博爱之都”南京,采访了南京混凝土协会会长张厚仁。...

国务院下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国务院日前下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分别下降10%。...

[独家]由中国动车事故、高铁现状反思中国水泥工业发展

进入2011年7月,随着京沪高铁的投运,中国高铁设备事故频发的消息见诸各种媒体,7月23日发生在温州的动车追尾特大事故、死伤几百名的惨剧更是将中国高铁推向风口浪尖。8月,中国高铁不得不面对现实,全面降速,值得我们深思。结合中国动车事故、中国高铁现状,举一反三,笔者在此对中国水泥工业也做些理性思考,希望给业界一些启迪,引以为戒。...

中联重科:零距离接触世界顶级隧道施工专家

8月21至22日,中联混凝土机械公司喷射机械手专项推广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盛大召开。作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设备制造商,中联此次面向客户隆重推出的是意大利CIFA公司研制的SPRITZ系列-CSS3混凝土喷射机械手。...

中国水泥网启动《中国水泥黄页大全》编制工作

中国水泥网于2011年8月启动《中国水泥黄页大全》(暂名)的编制工作。...

唐山冀东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近日,唐山冀东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冀东装备工程公司成立并成功上市,是借助ST唐山陶瓷的上市资源,通过资产重组实现的。...

海螺水泥启动印尼丹戎水泥项目前期工作

8月16日,海螺水泥、三一重工双双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期内两家公司净利分别实现233%、106%高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速难持续,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水泥工业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紧缺的矛盾日趋突出,多个地区闹煤荒、电荒。但我国在能源使用上又客观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能源大量浪费。其中最突出的浪费是对能源没有“量才而用”,普遍地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品级能源“降级使用”,只为取得100℃左右温度较低的热介质,用于采暖、空调、生活用热等。...

阅读榜